图书介绍

中外出版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外出版史
  • 万安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8251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85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出版事业-文化史-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外出版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开启文明的硬质出版1

导言 开启文明的硬质出版3

第一章 古代非洲的硬质出版9

第一节 古代非洲的石质出版10

一、古代非洲的岩画出版10

二、古代非洲的铭文出版13

三、非洲其他出版文献的发现19

第二节 罗塞达石碑与古埃及象形文字21

一、罗塞达石碑与象形文字的破译22

二、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体系26

三、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演变28

第三节 古埃及的莎草纸出版30

一、莎草纸的诞生31

二、莎草纸的出版成就31

三、莎草纸的传播及其历史影响33

第四节 古代非洲硬质出版的成就34

一、石质出版载体上的历史铭文34

二、职业出版人:书吏(抄书员)38

三、莎草纸出版:硬质向软质过渡42

第二章 古代两河流域的硬质出版45

第一节 两河流域的文字符号47

一、两河流域的出版与文明47

二、出版符号的发生发展51

三、出版符号的赓续和传承55

第二节 两河流域的出版载体56

一、泥版书的出版载体56

二、木质出版载体60

三、石质和陶制等出版载体61

第三节 两河流域的出版成就63

一、出版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63

二、图书馆:最早的泥版书之家67

三、出版与教育的完美结合70

四、两河流域的出版影响74

第三章 古代中国的硬质出版77

第一节 结绳记事与仓颉造字77

一、绳的编结与功能78

二、绳作为符号意义的转进80

三、绳结之编与文籍之编82

四、仓颉造字与文字产生84

第二节 陶体与石体中的符号元素86

一、陶体上的刻符86

二、陶符中的文字元素91

三、玉器上刻符与文字元素93

四、石体上的符号元素94

第三节 甲骨文和青铜铭文97

一、甲骨文98

二、青铜铭文104

第四节 竹简木牍与印章108

一、竹简木牍108

二、印章与出版元素110

第五节 古代中国硬质出版的成就112

一、载体自身的变迁112

二、载体进步带来的出版成就114

第四章 南亚及亚洲其他地区的硬质出版119

第一节 古代印度的文字符号系统120

一、古代印度的印章文字121

二、阿育王铭文123

三、梵文的出现129

第二节 南亚次大陆贝叶书的发明、发展及影响131

一、贝叶书的诞生和制作流程132

二、贝叶书的传播132

第三节 南亚次大陆的石质出版135

一、摩崖石刻136

二、壁画的代表——阿旃陀壁画138

第四节 朝鲜半岛的陶质出版和日本的木质出版140

一、朝鲜半岛的陶质出版及成就140

二、日本木质出版及成就142

第五章 古代欧洲、美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硬质出版145

第一节 古代欧洲的硬质出版145

一、欧洲史前岩画的考古发现146

二、古代欧洲的硬质出版载体147

三、古代欧洲硬质出版时期的文字符号系统155

四、古代欧洲硬质出版成就157

第二节 古代美洲的硬质出版162

一、古代美洲文明的载体变迁162

二、古代美洲文明的文字符号系统167

三、古代美洲的硬质出版成就173

第三节 世界其他地区的硬质出版176

一、史前文明:环太平洋岩画出版177

二、北纬40°的桦树皮出版文化圈178

三、蒙古国的桦树皮文献178

四、毛利民族的“独特”出版180

中篇 以柔克刚的软质出版183

导言 以柔克刚的软质出版185

第一章 古代中国的软质出版189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帛书189

一、简牍的“软质化”190

二、帛书:古代中国最早的软质出版物190

三、缣帛的材料及缮写191

四、缣帛的收藏192

五、长沙子弹库帛书和马王堆帛书192

第二节 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传播和影响194

一、造纸术的起源194

二、造纸术的方法原理197

三、造纸术的后世影响198

第三节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及传播199

一、印刷术产生的支撑性条件:纸、墨及书册形制200

二、拓印和印章是印刷术发明的重要源头201

三、雕版印刷的发明201

四、活字印刷的发明204

五、套印、饾版及拱花技术207

六、中国印刷术在世界的传播及影响208

第四节 软质出版的书籍形制与出版制度210

一、软质出版书籍形制的发展演变210

二、中国古代的刻书系统和出版制度215

三、历代刻书风貌225

四、政府禁书与出版管制228

第五节 中国古代软质出版的成就230

一、手抄复制的软质出版成就230

二、拓印和雕版复制的软质出版成就233

三、活字和套版复制软质出版成就237

四、中国古代软质出版与文化发展239

第二章 近现代中国的软质出版243

第一节 晚清时期:软质出版的近代转型244

一、新印刷技术的大力引进与软质出版的近代转型245

二、教会出版:开启软质出版“近代化”端绪249

三、洋务派出版:近代软质出版的“官方译书”253

四、民营软质出版:“近代出版”主体地位逐步确立255

五、软质出版业近代转型的特征和动因263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软质出版266

一、民初至“五四”时期:新思潮与软质出版现代变革267

二、民国现代软质出版的黄金十年270

三、日本全面侵华致使中国现代软质出版业衰落273

四、抗战胜利后现代软质出版业的重建275

五、民国时期的重要软质出版机构275

六、民国时期的重要软质出版人物285

七、民国时期的现代软质出版印刷技术290

八、民国时期的软质出版经营活动292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软质出版事业297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现代软质出版活动(1921—1927年)298

二、苏区的现代软质出版(1927—1936年)300

三、全面抗战期间各根据地的现代软质出版(1937—1945年)301

四、共产党领导的国统区软质出版活动303

五、解放区的现代软质出版事业305

第三章 古代欧洲的软质出版309

第一节 古希腊古罗马的软质出版310

一、莎草纸的普及310

二、莎草纸被限制与新型软质出版载体羊皮纸的发明312

三、文字符号的发展与变化313

四、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图书出版的社会背景315

五、古希腊、古罗马的软质出版成就317

第二节 造纸术传入前的中世纪软质出版324

一、文字符号的发展与变化325

二、软质出版新载体羊皮纸得到普及327

三、修道院抄写制度与书籍的制作328

四、造纸术传入前中世纪软质出版的成就331

第三节 造纸术传入后的欧洲软质出版334

一、造纸术的传入改良与文字符号系统的成熟335

二、欧洲软质出版载体与木版印刷技术的结合340

三、软质图书形制与出版检查制度342

四、造纸术传入后的欧洲出版组织与软质出版成就343

第四章 近现代欧洲的软质出版351

第一节 新印刷术的发明与使用352

一、古腾堡活字印刷术的出现352

二、印刷术的传播与应用355

三、印刷技术的革新与发展359

第二节 近现代欧洲的软质出版业362

一、不断发展的图书出版业362

二、软质图书形制的变化368

三、处在高压管控下的出版业373

第三节 近现代的欧洲软质出版成就377

一、繁荣的图书出版业377

二、近现代成长成熟的软质图书发行业384

三、欧洲软质出版的新探索387

第五章 世界其他地区的软质出版391

第一节 亚洲其他地区的软质出版391

一、东亚地区的软质出版392

二、南亚与东南亚地区的软质出版400

三、中亚和西亚地区的软质出版406

第二节 美洲地区的软质出版409

一、古代美洲文明中的软质出版409

二、近现代美洲地区软质出版发展情况415

第三节 非洲地区和大洋洲地区的软质出版420

一、非洲文明中的软质出版420

二、大洋洲文明中的软质出版424

下篇有容乃大的虚拟出版429

导言 有容乃大的虚拟出版431

第一章 声光电磁发明发现:虚拟出版的“萌芽期”435

第一节 声光电磁的发明发现与音像出版萌芽435

一、机械技术的精密化与声音的记录和出版436

二、光学技术的应用与影像出版440

三、电子技术的发展与音像出版442

第二节 感官世界的全面开启444

一、延伸的耳朵:唱片出版的符号意义444

二、延展的眼睛:录像出版的发展447

三、世界音像出版的发展和成就449

第二章 计算机革命:虚拟出版的发展期459

第一节 各种虚拟出版新载体的快速成长459

一、信息化和全球化:虚拟出版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459

二、计算机时代的主要虚拟出版载体463

三、从“红皮书”到“白皮书”466

四、发展期虚拟出版物的特点468

五、发展期虚拟出版对出版传播的影响470

第二节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带来的虚拟出版技术革命470

一、激光照排技术471

二、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474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476

四、数据库应用技术478

第三节 发展期的虚拟出版对传统出版的重构485

一、桌面出版的兴起485

二、传统出版的流程再造488

第三章 数字出版:虚拟出版的当下状态491

第一节 数字出版及其新载体的创新发展491

一、数字出版的内涵与外延492

二、出版内容的单向浏览时代——Web1.0494

三、出版内容的聚合与用户分享时代——Web2.0497

四、出版内容的万物感知与智慧控制时代——Web3.0501

第二节 数字出版物的主要形态502

一、电子图书出版503

二、数字期刊出版505

三、数字报纸出版508

四、网络游戏出版510

五、数字动漫出版511

六、数字音乐出版512

七、网络广告出版513

第三节 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与主要成就514

一、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与成就514

二、亚洲其他地区数字出版的现状与成就516

三、欧洲数字出版的现状与成就519

四、美洲数字出版的现状与成就523

五、澳洲和非洲数字出版的现状与成就525

第四章 虚拟出版的发展趋势529

第一节 虚拟出版新技术的不断发展530

一、大数据处理技术与大数据出版530

二、云计算技术与云出版531

三、元数据技术在虚拟出版中的应用532

四、VR技术和AR技术与出版的结合533

五、人机交互技术与出版的融合536

第二节 移动出版和按需出版539

一、移动出版539

二、按需出版548

第三节 人工智能出版和大脑意识出版552

一、人工智能出版552

二、大脑意识出版561

参考文献567

一、报刊文献567

二、论著573

三、学位论文580

四、电子文献581

后记5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