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影响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532964.jpg)
- 汪诚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7515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环境影响-评价-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影响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和体系1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1
一、环境影响1
二、环境影响评价4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8
第二节 环境标准体系15
一、环境标准的概念15
二、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15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18
一、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层次划分18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8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9
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20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内容21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内容21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内容32
思考题34
第二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5
第一节 环境现状调查35
一、自然环境调查35
二、生态现状调查39
三、区域污染源调查39
第二节 环境大气现状调查与评价41
一、气象观测资料调查41
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44
三、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44
四、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46
第三节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6
一、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46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49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4
第四节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6
一、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56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58
三、环境水文地质勘查与试验59
四、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0
第五节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2
一、声环境现状调查62
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62
三、典型工程声环境现状水平调查和监测64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4
第六节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5
一、生态环境现状调查65
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66
思考题67
第三章 工程分析68
第一节 工程分析目的、原则与要求68
一、工程分析的实质68
二、工程分析的目的68
三、工程分析的原则与作用69
四、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70
第二节 工程分析方法72
一、类比分析法72
二、物料衡算法73
三、土石方衡算法74
四、实验法75
五、实测法75
六、查阅参考资料法76
第三节 工程分析的时段和重点76
一、工程分析时段76
二、工程分析重点77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77
一、基本内容77
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79
第五节 规划及产业政策符合性评价81
一、规划及产业政策符合性评价基础81
二、规划及产业政策符合性评价的技术要求与内容88
三、评价的主要技术方法及综合评价结论98
第六节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98
一、工程概况和工程基本数据98
二、工艺过程和产污环节101
三、其他环节污染因素分析101
四、非正常工况分析101
五、交通运输102
六、公用工程102
七、生态影响因素102
八、总平面布局合理性103
九、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分析105
十、污染物排放与总量控制106
第七节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109
一、工程概况109
二、选址选线比选论证109
三、施工方案分析110
思考题112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113
第一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13
一、地表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113
二、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8
三、水质模式128
第二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50
一、大气污染气象学150
二、大气扩散模式162
三、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175
四、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79
第三节 声环境影响评价185
一、环境声学基础185
二、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和反射效应197
三、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204
第四节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213
一、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213
二、固体废物环境影响216
三、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217
四、固体废物管理体系218
第五节 生态影响评价222
一、生态影响识别222
二、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的等级225
三、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的范围226
四、生态影响预测227
思考题229
第五章 环境风险评价230
第一节 概述230
一、环境风险评价概念230
二、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4
三、环境风险评价的作用236
第二节 评价工作等级判定及源项分析236
一、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237
二、源项分析237
第三节 环境风险后果影响预测分析方法243
一、环境空气244
二、水环境246
第四节 环境风险水平表征253
一、风险值计算253
二、环境风险可接受性评价方法253
第五节 环境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254
一、环境风险管理254
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255
第六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56
一、编制目的256
二、编制内容256
三、构建三级防控体系257
四、区域环境风险减缓措施与应急响应系统框架258
第七节 案例分析——某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项目259
思考题259
第六章 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评价260
第一节 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理论基础260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理论260
二、清洁生产的概念和理论261
第二节 循环经济评价268
一、循环经济的原则268
二、循环经济评价内容和方法270
三、循环经济体系构建279
第三节 清洁生产评价281
一、清洁生产标准体系281
二、清洁生产评价内容和方法282
三、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89
思考题294
第七章 公众参与295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意义和发展历程295
一、公众参与的意义295
二、国外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情况介绍295
三、我国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298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工作程序298
一、公众的范围298
二、信息公开299
三、公众意见调查内容299
四、公众意见调查方法300
五、公众意见的汇总分析和信息反馈301
思考题302
第八章 环境管理与减缓措施303
第一节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303
一、对项目选址布局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分析并提出修改方案303
二、对资源能源利用合理性的分析并提出完善方案304
三、对生产工艺技术先进性的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305
四、对污染控制措施可靠性的分析论证305
五、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补偿和替代方案分析论证307
六、综合列出建设项目须采取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要求311
第二节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与监测计划311
一、环境保护监督管理311
二、环境监测要求319
思考题322
第九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23
第一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323
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323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和特点324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326
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326
第二节 规划方案分析327
一、规划方案概述327
二、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识别328
三、规划协调性分析与评价329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333
一、承载力评价333
二、总量控制344
第四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347
第五节 规划合理性评价353
一、规模合理性评价353
二、结构合理性评价353
三、布局合理性评价354
思考题354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展望355
第一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355
一、概述355
二、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357
三、评价内容358
四、技术方法358
第二节 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361
一、概述361
二、程序362
三、内容364
第三节 基于低碳理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最新动向366
一、低碳理念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366
二、低碳理念应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途径367
第四节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最新动向369
参考文献370
附件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