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4530715.jpg)
- 徐军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20010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知识分子-参与管理-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及相关概念、理论1
一、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
(一)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内涵及构成1
(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3
(三)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6
(四)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与自由职业者8
(五)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与党外知识分子10
二、政治参与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1
(一)“政治参与”的内涵与外延11
(二)“有序的政治参与”的界定14
(三)“政治参与”与“参政议政”的联系和区别16
三、相关理论18
(一)中国共产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18
(二)知识分子理论21
(三)社会分层理论24
(四)政治参与理论27
第二章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产生和发展35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35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自由职业者3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的中国自由职业者46
二、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产生的时代背景47
(一)经济背景47
(二)政治背景49
(三)文化背景52
(四)社会背景53
(五)国际背景54
三、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孕育期(1978—1991年)55
四、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产生期(1992—2001年)60
五、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初步发展期(2002—2012年)63
六、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全面发展期(2012年以后)66
第三章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主要群体68
一、外企的中方管理技术人员68
(一)群体界定68
(二)现实状况69
(三)发展趋势71
二、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技术人员73
(一)群体界定73
(二)现实状况75
(三)发展趋势77
三、民营市场中介组织的专业人员78
(一)群体界定78
(二)现实状况81
(三)发展趋势84
四、民办社会组织中的管理和专业人员86
(一)群体界定86
(二)现实状况89
(三)发展趋势90
五、自雇知识分子92
(一)群体界定92
(二)现实状况94
第四章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属性及作用97
一、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97
二、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属性101
(一)它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吗?101
(二)它是一个独立的阶层吗?104
(三)它属于中间阶层吗?107
(四)它是精英群体吗?112
(五)它形成了利益集团吗?114
三、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115
(一)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投资、就业、消费的重要促进者、科研的创新者和财富的创造者115
(二)在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参与新的主体、政党党员新的来源、政治生活新的力量117
(三)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组织的重要建设者、社会活力的主要激发者118
(四)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产业的主要推动者、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贡献者119
(五)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产业升级的推动者、民间环保的生力军120
第五章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历程及原因考察122
一、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历程122
(一)孕育期(20世纪80年代初—2000年)122
(二)启动期(2000—2006年)123
(三)初步发展期(2006—2015年)123
(四)全面发展期(2015年以后)124
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对于政治的不同态度及原因125
三、政治参与的动因类型127
四、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主观原因130
(一)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130
(二)代表行业利益,反映行业诉求131
(三)参与国家政治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131
(四)提升个人社会地位,支持个人事业发展132
五、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客观原因133
(一)国家治理的需要133
(二)统战工作的需要134
(三)社会建设的需要134
(四)行业发展的需要135
第六章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途径与内容136
一、人大、政协途径及有关方式、内容136
(一)参加人大选举136
(二)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36
(三)在人大、政协相关会议及活动上建言139
(四)提出议提案并监督办理情况140
(五)反映社情民意141
(六)参与立法或执法监督工作141
二、政党途径及有关方式、内容141
(一)加入政党并担任一定职务141
(二)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143
(三)通过党的会议、活动来反映利益诉求144
(四)运用党际协商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145
三、政府、法院、检察院(简称“一府两院”)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146
(一)在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担任领导职务146
(二)在一府两院一些监督性、咨询性、荣誉性机构任职147
(三)与一府两院的对口联系149
(四)一府两院召开的听证会、专题座谈会149
(五)参与政府信访接待150
四、团体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150
(一)成为社会团体的成员,争取担任一定职务151
(二)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工青妇等组织152
(三)在工青妇等组织中积极建言、发挥作用152
五、行业途径及相关方式152
(一)参加和参与组织行业协会、商会152
(二)通过行业协会反映利益诉求153
(三)谋求在行业协会内的影响和控制力154
六、媒体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155
(一)在媒体上开辟专栏155
(二)与媒体联合成立公益服务机构155
(三)不时在媒体上就社会热点问题发出声音155
(四)借助媒体开展公益、评选活动156
七、其他途径156
(一)参与“同心”主题实践活动(综合途径)156
(二)个人接触(个人途径)157
(三)基层途径157
第七章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成效与不足159
一、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成效159
(一)个人及单位层面159
(二)行业与群体层面161
(三)地方与社会层面164
(四)国家与政党层面165
二、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不足167
(一)主体方面的不足167
(二)途径方面的不足170
(三)内容方面的不足173
(四)标准方面的不足174
第八章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特点、对策与趋势176
一、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176
二、引导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180
(一)加强主体建设180
(二)完善参与途径182
(三)提升参与质量185
(四)明确评价标准185
三、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186
(一)主体会进一步加强与均衡186
(二)心行会进一步理性与理想187
(三)途径会进一步完善与规范188
(四)内容会进一步提升与聚焦189
第九章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190
一、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群体比较190
(一)参与背景的比较190
(二)参与主体的比较199
(三)参与途径的比较203
(四)参与作用的比较207
二、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历史比较209
(一)参与背景的比较209
(二)参与主体的比较211
(三)参与途径的比较214
(四)参与作用的比较216
第十章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评价体系218
一、人大、政协途径下的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设定218
二、政党途径下的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设定222
三、政府(一府两院)途径下的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设定224
四、团体途径下的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设定226
五、行业途径下的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设定227
六、媒体途径下的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设定228
七、其他途径下的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设定228
附件1中介行业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与政治参与调查问卷汇总说明233
附件2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状况调查问卷汇总分析245
参考文献258
后记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