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代监察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代监察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529018.jpg)
- 刘社建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54731282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检查-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代监察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先秦监察概况1
第一节 原始社会后期监督概况1
一、监察制度不可或缺1
二、轩辕纳谏治天下2
三、几人尚识獬豸冠4
四、八骏日行三万里5
五、监督制度显雏形6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监察概况7
一、多举措加强监督监察7
二、出台监察法律12
三、御史监察初露头角13
四、盖棺定论说谥法13
第三节 春秋战国监察概况15
一、法家监察思想15
二、御史监察功能不断增强18
三、不断健全完善监察方式19
四、劝谏君主制度化21
五、健全监察法律21
六、以史书实施监察22
第二章 秦朝监察概况24
第一节 政治体制概况24
第二节 中央监察概况27
一、中央监察机关27
二、言谏制度30
第三节 地方监察概况31
第三章 汉朝监察概况34
第一节 政治体制概况34
一、中央官制概况35
二、地方官制概况39
第二节 中央监察体制40
一、汉初构建监察体制背景40
二、御史大夫44
三、丞相司直48
四、司隶校尉49
五、言谏制度52
第三节 地方监察制度54
一、地方监察概况54
二、郡县监察概况59
第四节 监察官员的选拔与管理61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监察概况64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概况64
一、政治制度概况64
二、监察制度概况67
第二节 三国监察概况71
一、曹魏监察概况71
二、蜀吴监察概况75
第三节 两晋监察概况77
一、政治体制概况77
二、中央监察体制79
三、地方监察概况83
第四节 南北朝监察概况84
一、南朝监察概况85
二、北朝监察概况90
第五章 隋朝监察概况96
第一节 政治体制概况96
一、隋初中央政治体制概况96
二、中央官僚体制的改革与发展98
三、地方管理体制101
第二节 中央监察制度102
一、中央监察概况102
二、中央监察机构104
三、言谏制度108
第三节 地方监察概况109
一、地方监察制度109
二、地方监察法律110
第四节 监察官员的选任与管理111
一、监察官员的选任标准与条件111
二、监察官员的考核与奖惩113
第六章 唐朝监察概况114
第一节 政治体制概况114
一、中央政治体制114
二、地方管理体制115
第二节 中央监察制度116
一、御史台的发展历程117
二、御史大夫与御史中丞119
三、台、殿、察三院122
四、御史台职责127
第三节 弹劾与言谏制度135
一、言谏官员设置136
二、进谏制度及作用141
第四节 地方监察制度144
一、黜陟使144
二、分道巡察146
三、地方监察系统147
第五节 晚唐监察概况148
第六节 监察官员的选拔与奖惩151
第七章 五代监察概况158
一、五代概况158
二、政治与监察制度概况159
三、监察机关职官设置及职掌160
四、谏官制度162
五、地方监察制度163
六、翰林学士163
第八章 宋代监察概况165
第一节 政治体制概况165
一、中央政治体制165
二、地方管理体制170
第二节 中央监察制度171
一、监察思想171
二、御史台173
三、言谏系统178
四、台谏合一182
五、审计监督184
六、监察法规185
第三节 地方监察制度187
一、路级监察188
二、通判190
第四节 监察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91
一、监察官员的基本要求191
二、地方监察官员的选拔194
第九章 元代监察概况197
第一节 政治体制概况197
一、中央政治体制197
二、地方管理体制199
第二节 中央监察制度200
一、监察概况200
二、御史台职权204
三、监察法规207
四、张养浩与《风宪忠告》209
第三节 地方监察制度211
一、行御史台211
二、肃政廉访司212
第四节 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214
一、监察官员选拔的一般原则214
二、御史台长官的选拔215
三、高级和中级监察官员的任用217
四、一般监察官员的任用217
五、监察机构中吏员的任用218
六、监察官员的选拔程序219
第十章 明代监察概况222
第一节 政治体制概况222
一、中央政治体制222
二、地方管理体制225
第二节 中央监察制度226
一、朱元璋的监察思想226
二、都察院229
三、监察御史234
四、六科给事中238
五、科道官员的作用242
六、监察法规245
第三节 地方监察制度246
一、提刑按察使司246
二、巡按御史247
三、总督与巡抚251
第四节 监察官员的选任、考核与升黜253
一、监察官员的选任253
二、监察官员的考核与升黜256
第十一章 清代监察概况259
第一节 政治体制概况259
一、中央政治体制259
二、地方管理体制263
第二节 中央监察制度264
一、都察院265
二、监察御史267
三、六科给事中272
四、都察院其他机构274
五、科道官员的作用275
六、《钦定台规》285
第三节 地方监察制度288
一、总督与巡抚289
二、提刑按察使司289
三、守道与巡道290
第四节 科道官员的选拔与考核290
一、科道官人选出身与限制291
二、科道考选的候选人资格292
三、科道官员人选的引见294
四、科道官的任命295
五、科道官员的考核与奖惩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