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如何为疑难案件找到正确答案 种“商谈”理论与考察进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如何为疑难案件找到正确答案 种“商谈”理论与考察进路
  • 刘婵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现代出版社
  • ISBN:978751436243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工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如何为疑难案件找到正确答案 种“商谈”理论与考察进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0.1问题1

0.1.1疑难案件的司法进路之思考1

0.1.2问题2

0.2相关研究综述6

0.3研究进路及方法:如何触及疑难案件司法运行的实际15

0.3.1主题、对象、切入点的确定15

0.3.2研究方法与理论预设17

0.3.3资料及其来源21

0.3.4用语界定及说明23

0.4结构与内容24

0.5创新与不足27

第一章 疑难案件及其司法进路探寻31

1.1为何关注疑难案件的司法问题31

1.1.1何谓疑难案件31

1.1.2疑难案件司法问题的研究意义43

1.2疑难案件的司法进路探寻45

1.2.1国外理论研究脉络及司法传统45

1.2.2我国关于法律适用疑难案件司法问题的学理探索50

1.2.3“事实”疑难问题的司法处理59

1.3“商谈式”司法作为问题起点的可能性及意义62

1.3.1“商谈式”司法理论的兴起——一种学术抽象与归纳62

1.3.2“商谈式”司法作为疑难案件问题起点的可能性69

第二章 疑难案件司法运行背景及概况——以A市检察司法为例72

2.1检察·基层·#A市:研究对象的确立72

2.1.1为什么关注检察司法72

2.1.2基层检察的意义74

2.1.3为什么选择A市75

2.2 A市社会背景及刑事司法概况77

2.2.1地区社会背景77

2.2.2 A市刑事司法概况78

2.2.3检察实践中的疑难案件81

2.3疑难案件“商谈式”司法运行的制度与实践概况87

——A市两例个案的检察运行观察87

2.3.1制度:疑难案件的检察决策机制87

2.3.2实践:两例疑准个案的“商谈式”检察运行91

第三章 疑难案件的检察组织内部商谈运行108

3.1问题的提出108

3.1.1检察组织内部商谈的意义108

3.1.2“诉前”疑难案件的类型109

3.2“诉前”如何商谈:不同商谈圈的运行与推进114

3.2.1个别咨询:承办人在同事间的智识吸收114

3.2.2主诉官讨论及科室讨论:信息与观点的自由传递117

3.2.3检委会讨论:共识与决定的形成122

3.3“诉前”如何商谈:行动者的表现132

3.3.1行动者的技术:适法工具与技能表达132

3.3.2行动者的策略:如何让自身处于更有利的地位140

3.3.3行动者的惯习:商谈运行与结论达成的倾向性143

3.4为何如此商谈:一个个案的立体观察152

3.4.1个案152

3.4.2检察院的表现:对“诉”与“不诉”的可能选择与现实决定153

3.4.3为何如此商谈157

第四章 疑难案件中的检法商谈160

4.1问题的提出160

4.1.1法庭之外的检察表现161

4.1.2“诉后判前”疑难案件的构成165

4.2“诉后判前”疑难案件之应对:形式多样的检法商谈170

4.2.1口头沟通式商谈:协调170

4.2.2书面说服式商谈:补充公诉意见书178

4.2.3制度规范式商谈:检察长列席审委会180

4.3商谈后的案件走向192

4.3.1撤诉还是不撤诉:商谈后的检察决定192

4.3.2撤诉后的检察处理与“不撤诉”后的法院处理197

4.3.3无罪判决后的检察态度199

4.4“制度边缘”的合作与抗争:为何如此商谈200

4.4.1检法商谈的制度边缘性200

4.4.2为何如此商谈202

4.4.3检法商谈的意义207

第五章 疑难案件商谈中的理据和“话语”211

5.1问题的提出211

5.1.1“理据”与“话语”视角的选定211

5.1.2商谈中的关键词:决策、理据、话语214

5.2“判后”疑难案件的决策理据216

5.2.1死刑抗诉案件的商谈理据218

5.2.2普通量刑抗诉案件的决策理据231

5.2.3定性“错误”抗诉案件的决策理据238

5.3商谈中的“理据”分析:检察司法样态再观察244

5.3.1承办人:商谈者的司法风格与认知倾向245

5.3.2案件特点:商谈对象的意义影响250

5.3.3认知、协调与纠错:商谈中的司法态度256

5.3.4解释游移与态度冲突:商谈理据的意义迷茫261

5.4商谈中的“话语”归纳264

5.4.1法律智识话语264

5.4.2社会效果话语269

5.4.3权力关系话语273

结语:“商谈式”司法面孔的经验找寻279

一、“商谈式”司法的经验面孔279

二、“商谈式”司法的经验模式归纳282

三、对“商谈式”司法经验面孔的框架性解释284

四、理论背景回应与思考287

后记291

参考文献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