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词汇语义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词汇语义学
  • 张志毅,张庆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8910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词汇学:语义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词汇语义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语义学和词汇语义学简史1

第一节 传统语义学1

1.1.1 语义研究的历史1

1.1.2 传统语义学的研究对象2

1.1.3 传统语义学的缺陷2

第二节 现代语义学3

1.2.1 20世纪20~30年代是现代语义学孕育期3

1.2.2 20世纪60年代是现代语义学诞生成长期3

1.2.3 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现代语义学发展期4

1.2.4 现代语义学的五个趋势6

第三节 词汇语义学9

1.3.1 词汇语义学是现代语义学的分支9

1.3.2 词汇语义学的特点11

第二章 义位结构论13

第一节 义位的界说13

2.1.0 义位的大中小三种概念13

2.1.1 直观定义:义位相当于义项13

2.1.2 操作性(或功能性)定义:义位是自由的、语义系统中的最小单位14

2.1.3 属性定义:义位是最基本的语义单位15

2.1.4 分析性定义:义位是义素的综合体15

2.1.5 系统性定义:义位是语义系统中的抽象常体15

2.1.6 结构性定义:义位是由义值(基义和陪义)和义域组成的16

第二节 义位的微观结构16

2.2.1 义值16

2.2.2 基义17

2.2.3 义位(基义)的二值划分17

2.2.4 义素学说简史19

2.2.5 基义内部义素的层级结构21

2.2.6 分析层级结构义素的方法23

2.2.7 陪义34

2.2.8 陪义观的沿革35

2.2.9 陪义的类型36

2.2.10 陪义的性质54

2.2.11 陪义的存在形态和标记56

2.2.12 义域59

第三节 义位的宏观结构64

2.3.0 义位在语义场中的结构64

2.3.1 语义场学说史64

2.3.2 语义场切分的主体因素66

2.3.3 语义场中的义位结构68

2.3.4 义位来源的三界说和义位的三种因素87

2.3.5 义位来源的三条信道和相对应的义位的三种形态97

2.3.6 义位的类型105

第三章 义位定性论112

第一节 义位定性说——柏拉图以来词义说的新审视112

3.1.1 指称说112

3.1.2 观念说117

3.1.3 用法说118

3.1.4 关系说120

3.1.5 行为反应说122

3.1.6 因果说123

3.1.7 概念说124

3.1.8 反映说125

3.1.9 四角说127

3.1.10 五因素说127

3.1.11 词义说的总结127

3.1.12 七因素新说128

第二节 义位的语言性130

3.2.1 义位功能的语言性130

3.2.2 义位特征的语言性130

3.2.3 义位义域的语言性131

3.2.4 义位语用的语言性131

3.2.5 义位的全民特点和民族特点显示的语言性132

3.2.6 义位历时特点的语言性132

第三节 义位的系统性134

3.3.1 关于义位系统性的假说134

3.3.2 假说证明的低谷阶段:运用低强度和一般强度支点事实136

3.3.3 假说证明走出低谷:发现运用高强度支点事实139

3.3.4 假说证明攀向高峰:义位的层级系统144

3.3.5 义位的非系统性146

第四节 义位的模糊性147

3.4.1 以哲学为先导的新概念147

3.4.2 含有集合意义的语言变量T148

3.4.3 模糊性的三种原生体150

3.4.4 具有相对模糊性的义位154

3.4.5 模糊与明确的相对性和互相转化156

3.4.6 模糊性的利弊157

第五节 义位的民族性158

3.5.1 义值的民族性159

3.5.2 义域的民族性161

3.5.3 义位的有无163

3.5.4 派生义位的民族性163

3.5.5 陪义的民族性165

3.5.6 义位聚合的民族性168

3.5.7 义位组合的民族性169

3.5.8 义位理据的民族性171

第四章 义位语用论172

第一节 义位组合论172

4.1.1 义位组合研究172

4.1.2 义位组合类型174

4.1.3 义位组合的选择规则176

4.1.4 义位组合的序列规则193

4.1.5 组合规则的再研究201

4.1.6 义位的组合意义201

第二节 义位语境论215

4.2.1 语境学说简史215

4.2.2 主体语境——语境A216

4.2.3 客体语境——语境B217

4.2.4 语言语境——语境C217

4.2.5 语境的界定218

4.2.6 义位语境意义218

4.2.7 义位语境意义的性质219

4.2.8 义位语境意义的特征221

4.2.9 义位语境意义的类别223

4.2.10 义位语境意义研究的价值227

第五章 义位演变论228

第一节 词义演变学说简史228

5.1.1 系统词义演变是语义学课题228

5.1.2 心理学模式229

5.1.3 修辞学模式230

5.1.4 逻辑学模式230

5.1.5 历史学模式231

5.1.6 训诂学模式232

第二节 对保罗派逻辑学模式的检验233

5.2.1 定量分析检验233

5.2.2 对定性分析的检验234

第三节 词义演变综论和新说235

5.3.1 词义演变界说235

5.3.2 词义演变研究的新趋势238

5.3.3 义位演变的语言学模式241

第四节 义位演变的原因260

5.4.1 词义演变原因研究简史260

5.4.2 客体世界的原因261

5.4.3 主体世界的原因264

5.4.4 语言世界的原因269

第六章 义位描写论277

第一节 义位两种变体的描写277

6.1.1 三种词典的描写比较277

6.1.2 描写原则278

第二节 义位描写的整体论279

6.2.1 现代语文词典的整体论279

6.2.2 宏观整体论280

6.2.3 微观整体论281

6.2.4 词典元语言整体论288

附录290

(一)参考、引用和转引主要文献290

(二)外国人名中外对照302

(三)主要术语索引306

第一版后记315

第二版后记317

第三版后记3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