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基础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基础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
  • 杜子图,翟刚毅,程光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8781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基础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础地质调查属性与关系1

第一节 基础地质调查内涵与定位1

一、基础地质调查内涵与属性1

二、基础地质调查基本定位1

三、规律与程序2

第二节 基础地质调查的地位与作用2

一、基础地质调查在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2

二、基础地质调查在地质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第三节 新时期基础地质调查特点与范畴4

一、基于新体制下的基础地质调查4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性基础地质工作特点5

三、国家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范畴6

四、地方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7

第四节 基础地质调查的宗旨与任务7

一、基础地质调查宗旨7

二、专业调查任务8

第五节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原则16

一、指导思想16

二、基本原则16

第六节 新时期基础地质调查成果与服务目标18

一、基础地质调查成果的层次18

二、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19

第七节 基础地质调查的几个关系与问题19

一、调查与研究的关系19

二、地质填图与地质找矿的关系21

三、区调与“矿调”的关系22

四、地质填图与综合研究23

五、国家公益性与地方公益性的关系24

六、公益性基础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关系25

七、基础地质先行与后续地质工作的关系26

八、公益性基础地质工作统筹规划部署的问题26

九、关于工作标准一致性的问题27

十、公益性成果共享与服务的问题28

第二章 国家基础地质数据谱系与数据更新29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对基础地质数据的需求29

一、国家基础地质数据作用29

二、建立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体系的意义29

第二节 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及组成30

一、国家基础地质数据30

二、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基本属性31

三、国家基础地质数据的范围31

四、国家基础地质数据组成31

五、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内容32

第三节 国家基础地质数据谱系35

第四节 我国基础地质数据数量与质量情况36

一、我国基础地质数据总体情况36

二、主要基础地质数据质量情况37

三、数据更新的理论和依据38

第五节 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机制40

一、总体思路40

二、技术路线41

三、主要任务41

四、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体系44

第三章 我国基础地质工作的发展46

第一节 1949年以前区调奠基阶段47

一、组织与机构48

二、重要事件48

三、主要工作49

四、进展与成果51

第二节 1949—1957年初创阶段53

一、组织与机构53

二、重要事件54

三、主要工作54

四、进展与成果55

第三节 1958—1980年大发展阶段55

一、组织与机构56

二、重要事件57

三、主要工作58

四、进展与成果59

五、经验61

第四节 总结与深化阶段(1981—1990年)61

一、组织与机构设置61

二、重要事件61

三、主要工作64

四、进展与成果67

五、经验68

第五节 改革调整与创新提高阶段(1991—1998年)69

一、组织管理69

二、重要事件70

三、主要工作71

四、进展与成果72

第六节 1999年以来加快发展与新领域拓展阶段73

一、1999—2005年转轨过渡发展期74

二、2006年以后凸显围绕资源环境需求,加强基础地质调查77

第七节 历史经验总结79

一、按照国家需求和地质工作规律规划部署地质工作79

二、坚持按照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工作81

三、新理论新方法应用81

四、生产—科研—教学的紧密结合83

五、人才队伍建设是驱动地质工作的内动力84

第四章 全国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工作程度86

第一节 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基本情况86

一、区域地质调查87

二、区域地球物理调查96

三、区域地球化学调查98

四、遥感地质调查与监测101

五、海洋地质调查101

六、基础地质图件编制与更新104

七、基础地质研究104

八、数字填图技术应用105

九、国家基础地质空间数据库建设105

十、探索建立基础地质数据图文更新机制106

第二节 人才队伍与技术装备现状106

一、人才队伍现状106

二、技术条件与技术装备107

第三节 全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110

一、区域地质调查110

二、区域地球物理调查113

三、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16

四、遥感地质调查117

五、海域基础地质调查117

第四节 主要问题与剖析151

一、总体上工作程度低,滞后于需求的发展151

二、区域地质调查机制有待完善152

三、区域地球化学数据有待更新提高153

四、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先行作用有待加强154

五、海陆地质工作程度失衡,海洋地质工作薄弱154

第五章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础地质工作155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基础地质工作155

一、地质填图的发展与演变155

二、基础地质调查进展与现状161

三、新的填图战略和国家填图计划的制定169

四、地质填图的组织与管理170

五、核心任务与主要工作173

六、社会服务与价值174

第二节 国家填图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75

一、美国国家地质填图计划175

二、加拿大国家地质填图计划186

三、澳大利亚地质填图计划192

四、英国地质填图计划194

第三节 填图方法、成果表达与社会服务196

一、填图内容196

二、填图比例尺的选定197

三、比例尺的更替197

四、填图类型与填图系列198

五、地质填图方法技术201

六、填图工作流程(以美国地质填图为例)203

七、地质填图标准204

八、提交的成果与成果表达207

九、填图成果的评价与社会服务209

第四节 区域地球物理和区域地球化学调查209

一、区域地球物理调查总体情况210

二、地球物理调查技术发展现状212

三、主要国家航空物探工作程度214

四、区域重力调查217

五、区域地球化学调查217

第五节 遥感地质调查及应用218

一、遥感技术在地质填图中应用218

二、InSAR技术发展现状219

第六节 新时期欧洲基础地质工作的战略转变220

一、社会需求导致地质调查战略转变220

二、欧洲地质调查现状和面临的形势220

三、地质填图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及应用222

第七节 地质填图发展态势231

一、世界主要国家地质填图进展231

二、国际发展态势236

三、与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对比分析239

第六章 城市地质——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质调查243

第一节 城市、城市群、城市地质243

一、城市化发展和城市群243

二、全球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发展244

三、应对城市化发展的城市地质调查245

第二节 城市地质发展现状与趋势248

一、城市地质工作的需求248

二、国外城市地质概况250

三、中国城市地质工作发展与现状255

四、城市地质发展趋势257

第三节 城市地质调查内容和方法258

一、城市地质调查目标任务258

二、城市地质调查主要工作内容259

三、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法263

第四节 城市地质工作的原则与对策265

一、城市地质调查的原则265

二、我国城市地质调查对策与建议266

第七章 区域经济与基础地质工作布局268

第一节 我国重要经济区划268

一、经济区划分的原则和参考因素268

二、我国重要经济区划及其沿革269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与基础地质工作布局274

一、地质工作与区域经济的关系274

二、重要经济区特点及地质工作需求274

第三节 融入区域经济的基础地质工作277

一、区域经济格局277

二、重要经济区基础地质工作主要任务279

三、重要经济区基础地质工作布局279

第四节 面向生态文明的基础地质工作281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地质工作的关系281

二、面向生态文明的基础地质工作重点任务283

第八章 基础地质调查进展与成果285

第一节 填补和更新国家基础地质图件287

一、工作程度显著提高287

二、地层、岩石、构造等方面取得丰富地质成果287

三、更新了一批区域地质图件289

四、国家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体系建立293

第二节 支撑区域地质找矿294

一、发现一批矿点和找矿线索294

二、基本查明重要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295

三、圈定一批找矿远景区298

四、区域重力调查支撑隐伏找矿取得成效301

五、成矿带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发挥基础先行作用301

第三节 融入经济建设,服务国家需求301

一、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先行301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302

三、农业地质调查服务于生态农业发展304

四、国土规划的基础304

第四节 立典调查研究夯实地质基础305

一、“金钉子”剖面调查研究居世界前列305

二、岩石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夯实地质基础306

三、典型生物群调查研究取得新进展307

第五节 国土认知水平显著提高310

一、完成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第一代全国分省《区域地质志》310

二、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调查与理论创新取得新的重大突破311

三、蛇绿岩带和高压变质带调查取得重要发现311

四、前寒武纪构造事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314

五、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研究取得新认识315

六、第四纪地质调查与研究取得新进展316

七、遥感地质调查与监测为国土生态安全提供决策依据316

第六节 地质理论与技术方法取得创新与发展318

一、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地质调查理论与方法318

二、制订了一套满足我国需求的填图技术标准体系319

三、数字填图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321

四、开启三维地质调查新时代322

第九章 中长期发展战略与对策324

第一节 发展的背景324

一、发展的背景与国际环境324

二、我国地质工作形势与发展趋势325

三、基础地质工作面临的挑战326

第二节 未来发展的需求328

一、需求的背景328

二、经济社会发展与基础地质调查需求转变329

三、国家可持续战略对基础地质调查的需求332

四、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地质调查的需求333

五、区域协调发展对基础地质调查的需求334

六、驱动科技进步与地学发展的需求335

七、基础地质调查的常态需求336

八、基础地质调查需求量化与预测336

九、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36

第三节 发展的思路与方向338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338

二、发展思路339

三、发展方向341

四、技术路线343

第四节 目标与任务345

一、发展目标345

二、主要任务346

第五节 基础地质调查布局349

一、地质工作布局及其意义349

二、区域战略350

三、工作布局351

第六节 对策与措施353

一、对策建议353

二、工作部署建议359

三、保障措施372

第十章 欧美地质调查战略对我国的启示374

第一节 战略背景374

一、战略背景和需求374

二、面临的挑战375

第二节 英国地质调查战略目标与任务377

一、目标377

二、任务379

三、保障措施——人才与资源381

第三节 欧美地质调查战略对我国的启示381

一、促进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融合382

二、构建保民生、保安全的国家地质工作支撑服务体系383

三、着力公益性地质工作方向,强化基础数据集成、更新与发布384

四、健全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385

五、拓展面向生态文明的地质工作386

六、创新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服务与评价体系387

参考文献3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