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预防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姚应水,夏结来主编;赖纯米,武松,金岳龙,杨胜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8211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227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预防医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预防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内容和特点1
二、预防医学的发展历程3
三、健康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4
四、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与意义7
第一篇 预防保健策略和措施11
第一章 预防保健策略11
第一节 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11
一、全球卫生状况11
二、全球卫生目标和政策12
三、初级卫生保健13
第二节 中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三级预防策略13
一、中国的卫生工作方针13
二、中国的卫生工作成就和面临的问题14
三、三级预防15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16
第二章 预防保健措施19
第一节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19
一、健康教育19
二、健康促进21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23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23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23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24
四、中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24
五、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25
第二篇 环境与健康29
第三章 人类与环境29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29
一、环境及其基本构成29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31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32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33
一、环境污染的来源33
二、环境污染物的种类34
三、环境污染物的转归35
四、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7
五、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41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42
一、环境污染防治的组织措施43
二、环境污染防治的规划措施44
三、环境污染防治的技术措施45
第四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47
第一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47
一、大气理化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47
二、大气污染与疾病49
三、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51
四、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55
第二节 水环境与健康56
一、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56
二、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学要求57
三、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57
四、水污染与疾病59
五、改良饮用水水质的卫生对策63
第三节 土壤环境与健康68
一、土壤的状况及其卫生学意义68
二、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70
三、土壤污染与疾病75
第五章 食物与健康79
第一节 营养素与能量79
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及其参考摄入量79
二、能量平衡92
第二节 合理营养和膳食调查94
一、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94
二、食物的营养价值94
三、膳食结构96
四、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97
五、膳食调查98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营养101
一、孕妇及乳母营养101
二、婴幼儿营养104
三、儿童和青少年营养106
四、老年人营养107
第四节 营养与疾病108
一、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108
二、营养与代谢性疾病110
三、营养与心血管疾病114
四、营养与肿瘤115
第五节 临床营养116
一、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状况评估116
二、医院膳食117
三、营养支持121
第六节 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124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其特点124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125
三、有毒动、植物中毒130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133
五、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134
第七节 其他常见的食品卫生问题136
一、食品添加剂及其安全性136
二、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137
三、食物过敏139
第六章 生产环境与健康143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143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143
二、职业性损害144
三、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146
四、职业病的管理148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50
一、铅及其化合物中毒151
二、汞及其化合物中毒155
三、苯中毒159
四、刺激性气体中毒162
五、窒息性气体中毒165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呼吸系统疾患170
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及分类170
二、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170
三、肺尘埃沉着病171
四、其他职业性呼吸系统疾患175
第四节 物理因素与健康损害177
一、高温177
二、噪声180
三、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183
第七章 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190
第一节 医学模式的发展190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和转变190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2
第二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193
一、社会因素的概念193
二、社会制度与健康194
三、社会经济与健康195
四、社会阶层与健康196
五、社会文化与健康197
六、家庭与健康200
第三节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202
一、社会心理因素的概念202
二、社会心理因素的分类203
三、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203
第四节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205
一、吸烟与健康205
二、酗酒与健康206
三、药物滥用与健康206
四、饮食不当与健康207
五、缺乏运动与健康208
六、不洁性行为与健康208
第三篇 医学统计学方法213
第八章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步骤213
第一节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13
一、同质和变异214
二、总体和样本214
三、参数与统计量214
四、误差215
五、概率215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类型215
一、数值变量资料215
二、分类变量资料216
三、等级分组资料216
四、变量的转化216
第三节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216
一、设计216
二、收集资料216
三、整理资料217
四、分析资料217
第四节 医学统计学的主要作用和意义218
一、医学统计学的主要作用218
二、学习医学统计学的意义218
第九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220
第一节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220
一、数值变量资料的频数分布220
二、集中趋势的描述223
三、离散趋势的描述226
第二节 正态分布和医学正常值范围的制定229
一、正态分布229
二、医学正常值范围的制定231
第三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和总体均数的估计232
一、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232
二、t分布233
三、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估计234
第四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步骤235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235
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235
第五节 t检验和z检验236
一、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和z检验236
二、配对t检验237
三、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和z检验239
第六节 方差分析240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240
二、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242
三、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242
四、多个样本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244
第七节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和注意事项245
一、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245
二、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246
第十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249
第一节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249
一、常用相对数249
二、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250
三、率的标准化法250
第二节 率的抽样误差和总体率的估计252
一、率的抽样误差和标准误252
二、总体率的可信区间估计253
第三节 x2检验253
一、成组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254
二、配对设计分类变量资料的x2检验257
三、成组设计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258
第十一章 秩和检验261
一、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262
二、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263
三、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265
四、多个样本两两比较的Nemenyi法检验267
第十二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269
第一节 直线相关269
一、直线相关的概念269
二、相关系数的计算270
三、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272
四、直线相关分析应用的注意事项272
第二节 直线回归273
一、直线回归的概念273
二、直线回归方程的估计273
三、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274
四、直线回归分析应用的注意事项276
第三节 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276
一、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区别276
二、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联系277
第十三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278
第一节 常用统计表278
一、统计表的概念、结构与要求278
二、统计表制作的一般原则279
三、统计表的种类280
第二节 常用统计图280
一、统计图的概念、结构与要求280
二、统计图制作的一般原则281
三、统计图的种类281
第四篇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289
第十四章 流行病学概述289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89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和诠释289
二、流行病学发展历程290
三、中国流行病学的成就292
第二节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用途293
一、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293
二、流行病学的用途294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295
一、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295
二、流行病学的思维和观点296
第四节 疾病的分布297
一、疾病频率常用的测量指标297
二、疾病流行的强度300
三、疾病分布的形式300
第十五章 描述性研究308
第一节 暴发调查309
一、暴发调查的概述309
二、暴发调查的步骤309
三、暴发与流行的类型310
第二节 现况调查311
一、现况调查的概述311
二、现况调查的设计与实施313
三、现况调查的资料分析317
四、现况调查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318
五、现况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319
第十六章 筛检试验321
第一节 筛检与筛检试验321
一、筛检的概念321
二、筛检的类型322
三、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322
四、筛检的应用原则323
五、筛检的伦理学问题323
第二节 筛检试验的评价324
一、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324
二、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325
第三节 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331
一、优化试验方法331
二、采用联合试验331
三、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作为受试对象332
第十七章 分析性研究334
第一节 病例对照研究334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概述334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336
三、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340
四、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343
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343
第二节 队列研究344
一、队列研究的概述344
二、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346
三、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349
四、队列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352
五、队列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353
第十八章 实验流行病学355
第一节 概述355
一、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356
二、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点356
三、实验流行病学的主要类型356
四、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点与局限性357
第二节 临床试验358
一、临床试验的定义与特点358
二、临床试验的基本要素358
三、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360
四、临床试验的结果评价363
五、临床试验的偏倚及其控制365
第十九章 病因和病因推断366
第一节 病因的概述366
一、病因的概念367
二、病因模型367
三、病因的分类369
第二节 病因的研究方法369
一、病因探索资料的来源369
二、病因假说的建立370
三、病因假说的验证370
第三节 病因的推断370
一、病因推断的方法370
二、因素与疾病关联的形式371
三、因果推断的标准373
第二十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375
第一节 慢性病的预防控制375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防制375
二、恶性肿瘤的防制378
三、糖尿病的防制381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383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384
二、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388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88
附录 统计用表392
参考文献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