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间艺术赏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间艺术赏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500389.jpg)
- 李中会;于芳;赵献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9588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民间艺术-赏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间艺术赏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制作类民间艺术赏析2
第一讲 壁画赏析2
第一节 我国壁画的产生与发展2
一、我国壁画的产生与发展概述2
二、石器时代的壁画3
三、先秦时期的壁画3
四、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4
五、隋唐时期的壁画5
六、宋元时期的壁画6
七、明清时期及近代的壁画7
第二节 壁画的种类及制作方法8
一、按时间顺序划分8
二、按创作技法划分13
三、按制作原料划分14
第三节 壁画赏析16
一、敦煌壁画赏析16
二、永乐宫壁画赏析21
三、景德镇陶瓷壁画赏析26
第二讲 陶器赏析29
第一节 陶器的产生与种类29
一、红陶30
二、彩陶31
三、黑陶32
四、白陶33
五、印纹陶34
六、彩绘陶器34
第二节 陶器的制作方法35
一、塑形前的准备35
二、塑形方法36
三、陶器的装饰37
四、陶器的烧制39
第三节 陶器赏析39
一、人面鱼纹彩陶盆赏析39
二、舞蹈纹彩陶盆赏析40
三、秦始皇陵兵马俑赏析41
四、唐三彩赏析42
第三讲 瓷器赏析46
第一节 中国瓷器的产生与发展46
一、瓷器的产生46
二、秦汉时期瓷器的发展47
三、隋唐时期瓷器的发展48
四、宋元时期瓷器的发展49
五、明清时期瓷器的发展50
第二节 瓷器的种类51
一、汝窑瓷51
二、官窑瓷52
三、钧窑瓷52
四、哥窑瓷53
五、定窑瓷53
六、薄胎瓷54
七、雕塑瓷54
八、玲珑瓷54
九、粉彩瓷54
第三节 中国瓷器的对外输出55
一、中国瓷器最早的对外输出55
二、中国瓷器对外输出的第二个阶段56
三、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56
第四节 瓷器赏析56
一、青釉贯耳瓶赏析56
二、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赏析57
三、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赏析58
第四讲 泥塑赏析62
第一节 泥塑的产生与发展62
一、泥塑的产生62
二、泥塑的发展63
第二节 泥塑的制作方法与保养63
一、泥塑的制作方法63
二、泥塑的保管方法64
第三节 泥塑的流派与不同产地的泥塑65
一、泥塑的流派65
二、不同产地的泥塑65
第四节 天津泥人张作品赏析70
一、“泥人张”艺术的起源70
二、“泥人张”的传承发展70
三、“泥人张”彩塑的制作71
四、“泥人张”彩塑的艺术特点71
五、“泥人张”名作赏析72
第五讲 漆器赏析74
第一节 漆器的产生与发展74
一、漆器的产生74
二、漆器的发展75
第二节 漆器的制作工艺与保养77
一、漆器的原料与辅料77
二、漆器的制作工艺78
三、漆器保养须知80
第三节 漆器的种类与赏析81
一、按漆器的制作工艺划分81
二、按漆器的产地划分83
第六讲 刺绣赏析90
第一节 刺绣的产生与发展90
一、刺绣的产生与早期发展90
二、刺绣在成熟期的发展91
第二节 绣品的制作过程、针法、工艺要求及特点96
一、绣品的制作过程96
二、传统刺绣针法及其运用96
三、刺绣的工艺要求99
四、刺绣的工艺特点99
第三节 刺绣的主要流派及绣品赏析100
一、苏绣赏析100
二、湘绣赏析101
三、粤绣赏析103
四、蜀绣赏析104
第四节 民间刺绣及绣品赏析105
一、汴绣赏析105
二、陇绣赏析106
三、山西民间刺绣赏析107
四、灵宝民间刺绣赏析110
五、锡伯族刺绣赏析112
六、青海民间刺绣赏析112
七、苗族刺绣赏析114
第七讲 织锦赏析117
第一节 织锦的产生、发展及种类117
一、织锦的产生与发展117
二、织锦的主要种类118
第二节 云锦赏析118
一、云锦的艺术特色119
二、云锦的种类119
三、云锦的织造120
第三节 蜀锦赏析120
一、蜀锦的产生与发展121
二、蜀锦的艺术特色122
第四节 宋锦赏析123
一、宋锦的产生与发展123
二、宋锦的工艺特色124
第八讲 景泰蓝赏析127
第一节 景泰蓝的产生、发展及艺术地位127
一、景泰蓝的产生127
二、景泰蓝的发展128
三、景泰蓝的艺术地位133
第二节 景泰蓝的特色与工艺133
一、景泰蓝的特色133
二、景泰蓝的工艺134
第三节 景泰蓝的原料、制作及展望136
一、景泰蓝的原料136
二、景泰蓝的制作136
三、景泰蓝今后展望137
第九讲 年画赏析140
第一节 年画的称谓、价值与象征140
一、年画的称谓140
二、年画的价值与象征141
第二节 年画的产生与发展141
一、年画的产生141
二、年画的发展142
第三节 年画的产地与种类142
一、年画的产地142
二、年画的种类145
第四节 四大产地年画赏析145
一、杨柳青年画赏析145
二、朱仙镇年画赏析148
三、桃花坞年画赏析151
四、杨家埠年画赏析155
第十讲 剪纸赏析158
第一节 剪纸的产生与发展158
一、剪纸的产生158
二、剪纸的发展159
第二节 剪纸的创作要求、工艺流程与装裱形式160
一、剪纸的创作要求160
二、剪纸的工艺流程163
三、剪纸的装裱形式163
第三节 剪纸的象征意义及流派164
一、剪纸的象征意义164
二、剪纸的流派165
第十一讲 明清家具赏析176
第一节 明清家具概述176
一、明以前家具概述176
二、明代家具概述176
三、清代家具概述177
四、明清家具比较177
第二节 明清家具的演变177
一、明代家具的演变177
二、清代家具的演变179
第三节 明清家具的特点179
一、明代家具的特点179
二、清代家具的特点180
第四节 明清家具的鉴赏、辨伪与收藏182
一、明清家具的鉴赏182
二、明清家具的辨伪184
三、明清家具的收藏186
下篇 表演类民间艺术赏析190
第十二讲 民间歌曲赏析190
第一节 民间歌曲的含义、艺术特点、发展脉络及作用190
一、民间歌曲的含义190
二、民间歌曲的艺术特点191
三、中国民间歌曲的历史发展脉络192
四、民间歌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194
第二节 民间歌曲的类别及作品鉴赏196
一、汉族民歌的类别及作品鉴赏196
二、少数民族民歌类别及作品鉴赏213
第十三讲 民间舞蹈赏析220
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含义、艺术特征及分布220
一、民间舞蹈的含义220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220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分布221
第二节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赏析222
一、秧歌222
二、高跷223
三、龙舞224
四、狮子舞224
五、陕北腰鼓225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赏析226
一、蒙古族的民间舞蹈226
二、藏族的民间舞蹈227
三、朝鲜族的民间舞蹈228
四、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229
五、傣族的民间舞蹈230
六、彝族的民间舞蹈231
七、苗族的民间舞蹈233
八、壮族的民间舞蹈234
九、土家族的民间舞蹈236
十、高山族的民间舞蹈236
第十四讲 民间戏曲赏析239
第一节 戏曲的产生、形成、发展及基本特征239
一、戏曲的产生、形成与发展239
二、戏曲的基本特征239
第二节 戏曲作品赏析241
一、京剧《定军山》赏析241
二、京剧《贵妃醉酒》赏析242
三、评剧《秦香莲》赏析244
四、评剧《花为媒》赏析246
五、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247
六、越剧《红楼梦》赏析248
七、黄梅戏《天仙配》赏析250
八、黄梅戏《女驸马》赏析251
九、豫剧《花木兰》赏析252
十、豫剧《穆桂英挂帅》赏析253
第十五讲 民间曲艺赏析255
第一节 曲艺的产生、发展、种类及艺术特征255
一、曲艺的产生与发展255
二、曲艺的种类256
三、曲艺的艺术特征257
第二节 曲艺作品赏析258
一、京韵大鼓《剑阁闻铃》赏析258
二、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赏析260
三、北京琴书《长寿村》赏析260
四、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赏析261
五、快板书《说大话》赏析262
六、单口相声《纠纷》赏析263
第十六讲 皮影戏赏析266
第一节 皮影戏的含义、产生与发展266
一、皮影的含义266
二、皮影戏的产生与发展266
第二节 皮影的制作267
一、选皮268
二、制皮268
三、画稿268
四、过稿268
五、镂刻268
六、敷彩269
七、发汗熨平269
八、缀结合成270
第三节 皮影戏的艺术特色与代表剧目270
一、皮影戏的艺术特色270
二、皮影戏的代表剧目271
第四节 皮影戏的流派与赏析271
一、冀南皮影戏271
二、海宁皮影戏271
三、陆丰皮影戏272
四、湖北皮影戏272
五、泰山皮影戏273
六、陇东皮影戏273
七、陕西皮影戏274
八、山西皮影戏274
九、晋南皮影戏274
十、孝义皮影戏274
十一、清徐皮影戏275
十二、京西皮影戏275
十三、成安皮影戏275
第五节 皮影戏的传承276
一、皮影戏传承的障碍276
二、今后传承方向276
参考文献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