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交通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西交通史 下
  • 方豪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2718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935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180页
  • 主题词:中外关系-国际关系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西交通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篇 蒙、元及明387

第一章 蒙古之西征387

第一节 蒙古之兴起与内部之统一387

第二节 蒙古灭金与成吉思汗西征388

第三节 拔都与旭烈兀之西征匈、波391

第二章 元代邮驿对中西交通之贡献394

第一节 元驿之沿革与制度394

第二节 元驿之组织与牌符396

第三节 元驿与欧亚之交通398

第三章 元代与南海之交通399

第一节 元初对南海之经略399

第二节 天后与华侨之南进402

第三节 杨庭璧之出使南海404

第四节 史弼等之远征爪哇406

第五节 周达观之访问真腊406

第六节 汪大渊之历游南海408

第四章 元代之对外贸易412

第一节 元代对外贸易之条例412

第二节 蒲氏海外贸易之断绝414

第三节 元对航业巨子之压抑418

第四节 元代中印贸易之概况419

第五章 元代之贸易港421

第一节 泉州对外贸易之盛衰421

第二节 浙江对外贸易之要港424

第三节 上海设市舶司之经过425

第六章 元代西游之中国人428

第一节 耶律楚材及《西游录》428

第二节 长春真人及《西游记》432

第三节 刘郁与《常德西使记》434

第七章 元代记述中国之欧洲人、阿拉伯人及非洲人437

第一节 柏郎嘉宾等之出使蒙古437

第二节 定宗与路易九世之使节439

第三节 尼古拉·波罗父子之东游441

第四节 《马可·波罗游记》及其流传443

第五节 孟高维诺与泉州三主教446

第六节 和德理之东游及其贡献448

第七节 马黎诺里之奉使回忆录450

第八节 阿布尔菲达之中国记录452

第九节 伊宾拔都达之中国游记452

第八章 元代之基督教455

第一节 宋景教之衰落及宋元两代之遗迹455

第二节 元掌理基督教之机构及教堂分布457

第三节 元基督教之特权及与他教之关系459

第四节 元基督教著名人物之事迹与儒学462

第五节 马薛里吉思之功绩与《大兴国寺记》466

第六节 天主教之挣扎与中西交通之断绝470

第九章 元代之回教472

第一节 元代回教之分布概况472

第二节 广州、泉州等地之回教473

第三节 杭州、宁波等地之回教475

第四节 扬州、西安、昆明之回教478

第五节 元回教徒与中国文化479

第十章 元时之其他外来宗教482

第一节 犹太教482

第二节 摩尼教485

第三节 火祆教487

第十一章 元代中西学术之交流488

第一节 西域天文仪与历法之东传488

第二节 希腊几何学输入中国溯源491

第三节 回回国子学与外语之传授493

第四节 西方医学与艺术东渐记略494

第五节 中国算盘传入欧洲之探讨499

第六节 回教艺术所受中国之影响500

第七节 元曲与印度及回回之关系502

第八节 元代西域东来人士之华化504

第十二章 明初与西方及南洋之陆海交通506

第一节 明初与撒马尔干一带之交往506

第二节 明初与波斯附近一带之交往507

第三节 明初中外血统之混合与同化508

第四节 明初对南洋各地之政治方策509

第五节 明初对海外贸易政策之演变510

第十三章 郑和之下西洋515

第一节 郑和下西洋之记述与研究515

第二节 郑和家世及航海前之准备520

第三节 第一次奉使与历次之日期521

第四节 第二次至第四次奉使经过524

第五节 后三次之出使及末次行程526

第六节 旧港之出使与分?之航线530

第七节 出使之波折与出使之成就531

第八节 郑和之前驱及其辅佐人物535

第九节 与郑和同时之海外使节网537

第十四章 明初欧洲人对中国之记述539

第一节 明初欧洲与中国交通之断绝539

第二节 西班牙使节格拉维和之游记540

第三节 威尼斯派驻波斯使节之游记541

第四节 尼古拉公蒂东方诸国历游记542

第十五章 明代中叶之中西交通与华侨之拓殖544

第一节 与东南亚洲各国间之关系544

第二节 与南洋群岛各国间之关系547

第三节 与中亚西亚各国间之关系550

第四节 国人所著有关西方之典籍552

第十六章 明代中叶欧人之东来555

第一节 欧洲东行新航路之发现555

第二节 达伽马直航印度之成功556

第三节 哥伦布航海来华之企图558

第四节 葡萄牙海舶之初抵中国560

第十七章 嘉靖间西人在我国沿海之活动565

第一节 葡人在广东沿海之侵扰565

第二节 葡人在浙江沿海之侵扰566

第三节 葡人在福建沿海之侵扰574

第四节 浪白澳、濠镜等地之侵占577

第五节 天主教教士之再度来华580

第四篇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引言587

第一章 天文学与历学589

第一节 明末钦天监改用西法与历局之创设589

第二节 天文历法书籍之译撰与天象之观测592

第三节 明清间国人研究西洋天文学之成就596

第四节 西洋天文仪器之输入与自制之仪器600

第五节 国人对西洋天文历法之反对与争辩602

第六节 明清间钦天监以外西人之天文研究607

第七节 伽利略诸人天文学新说之传入中国610

第八节 南怀仁以后供职钦天监之西洋教士611

第九节 嘉庆年间钦天监观象台之气象记录612

第二章 数学617

第一节 《几何原本》之翻译与国人之研究617

第二节 其他几何学书籍之译撰与内容619

第三节 李之藻与孙元化译著之数学书620

第四节 割圆对数、代数输入经过及著作621

第五节 中国历算所受西洋数学之影响623

第六节 《西镜录》书之内容及其各种传本625

第七节 清初畅春园蒙养斋之传授算学626

第八节 国人在西洋数学初传时之态度627

第三章 机械工程学与物理学630

第一节 邓玉函之《奇器图说》及其蓝本630

第二节 王征之《诸器图说》及造器辑佚633

第三节 熊三拔之《泰西水法》及其功用635

第四节 南怀仁燃气轮之试验与理想636

第五节 清初自动机器与钟表之修造638

第六节 国人第一部关于钟表之著作642

第七节 国人对于西洋物理学之研究644

第四章 军器与兵制647

第一节 佛郎机之初传及中国之仿造647

第二节 第一次购募葡炮葡兵之经过649

第三节 第二次购募葡炮葡兵之始末653

第四节 征募澳门葡兵所引起之反对655

第五节 葡兵在登州孙元化幕之报效656

第六节 西炮与西书传入朝鲜之经过658

第七节 清军最初获得与仿造之火炮660

第八节 汤若望之铸炮与所著《则克录》661

第九节 南明与吴三桂军中之西洋炮663

第五章 生物学与医学665

第一节 最早传入中国之西洋生物学知识665

第二节 最早译入汉文之西洋动物学书籍666

第三节 明清间西人对中国动植物之研究669

第四节 西洋生理学、心理学及医学之传入672

第五节 见于《泰西人身说概》之解剖生理学677

第六节 国人之研究西洋医学及生理等学679

第七节 西洋药物学及病理与治疗之传入682

第八节 西洋医事教育与医院制度之传入685

第九节 明清间国人对西医与西药之反对686

第十节 明清间西教士对中医中药之介绍687

第六章 地理学(上)689

第一节 明季首先介绍地圆等说之著作689

第二节 利玛窦之世界地图与中国地图692

第三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之影响与贡献695

第四节 明季鄂本笃由陆道来华之经过699

第五节 《东西洋考》所记述之海舶与针路701

第六节 艾儒略之《职方外纪》与《西方答问》704

第七节 《职方外纪》所记述之海舶与海道707

第八节 龙华民《地震解》之编著及其内容709

第九节 杜奥定《渡海苦迹》所记航海情形710

第十节 徐霞客与西洋教士关系之探索713

第十一节 毕方济、卜弥格诸人所绘之地图715

第十二节 白乃心、吴尔铎横断亚洲之旅行716

第七章 地理学(下)718

第一节 南怀仁之《坤舆图说》与《坤舆外纪》718

第二节 樊守义著中文第一部欧洲游记719

第三节 康熙时西教士测绘之全国地图725

第四节 《皇舆全览图》之测绘方法与贡献727

第五节 清廷派员测绘西藏地图之经过730

第六节 清廷派员测绘琉球地图之经过731

第七节 十八世纪欧洲印行之中国地图734

第八节 宋君荣等绘制之《大清一统舆图》735

第九节 蒋友仁之《坤舆全图》与地动学说737

第十节 杨炳南撰《海录》与谢清高之生平740

第十一节 明清学人对西洋地理学之反对743

第八章 音乐746

第一节 利玛窦携入之西琴与所撰《西琴曲意》746

第二节 汤若望之贡献与水力推动之新乐器748

第三节 明季在各省及澳门、台湾所见之西乐749

第四节 顺治、康熙二朝北京天主教堂之乐器751

第五节 清圣祖之爱好西乐与西教士之传授753

第六节 《律吕正义》编纂经过及德理格之成就756

第七节 乾隆宫中之西乐与中国乐书之翻译760

第九章 图画762

第一节 利玛窦传入之西画及《墨苑》之翻刻762

第二节 艾儒略、汤若望、罗如望传入之西画764

第三节 明清间国人对西画之赞赏与反感765

第四节 康熙时宫中之西洋画及作画教士767

第五节 西洋画流传之广与教内外之传习768

第六节 郎世宁之中国画与乾嘉间之西画771

第七节 艾启蒙、王致诚、潘廷璋诸人之成就774

第八节 西士集体合作《乾隆战功图》之经过775

第九节 嘉庆前中国版画所受西方之影响778

第十章 建筑781

第一节 澳门最古之西洋建筑781

第二节 南京、北京之西洋建筑784

第三节 台湾南北之西洋建筑786

第四节 广州等处之西洋建筑788

第五节 上海、杭州之西洋建筑790

第六节 西教士与圆明园工程792

第十一章 语文学796

第一节 《西字奇迹》与《西儒耳目资》之贡献796

第二节 国人对拉丁注音之研习与反对798

第三节 荷兰人在台湾所传授之红毛字801

第四节 葡萄牙语文在澳门附近之流行804

第五节 拉丁文之应用与西洋馆之设立805

第六节 中西文文法与字典书籍之编译809

第七节 中国思想对法、德、英文学之影响811

第十二章 欧洲宗教与神、哲等学之东传813

第一节 明末天主教再传我国之机会与动机813

第二节 明清间天主教之盛行及其传布地区817

第三节 明清间天主教盛行之原因及其背景823

第四节 明清间佛教与天主教之互攻及争辩832

第五节 明清间耶稣会会士与理学家之争辩840

第六节 明清间天主教与我社会习俗之抵触843

第七节 明清间西洋理则学、神哲学等之输入846

第八节 占星学之入华与清初教会中之迷信852

第九节 明清间民间仇教与朝廷禁教之原因858

第十节 雍正后天主教失势之原因及其检讨871

第十三章 中国经籍之西传876

第一节 明末至清康熙间中国经籍之西译876

第二节 清雍正、乾隆年间中国经籍之西译880

第三节 清圣祖命西教士研究《易经》之经过882

第四节 中国经籍西传对西洋哲学之影响886

第五节 中国经籍西传对西洋政治之影响888

第十四章 中国美术之西传892

第一节 欧洲美术之罗柯柯时代892

第二节 中国庭园布置术之风行893

第三节 中国绘画之西传与流行895

第四节 中国用具在欧洲之流行896

第五节 华瓷之西洋化及其西传897

附录901

一、方豪:六十年来之中西交通史901

二、韩琦:重读方豪《中西交通史》925

出版后记9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