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亚汉诗及佛教文化之传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亚汉诗及佛教文化之传播
  • 萧丽华著 著
  • 出版社: 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72205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亚汉诗及佛教文化之传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在「东亚」文化共同圈之下的汉诗与佛教文化1

日韩篇21

第一章 空海和尚《文镜秘府论》及其诗篇对日本汉诗的影响——以格律规范为讨论核心21

一、前言21

二、日僧空海大师23

三、《文镜秘府论》中的格律规范25

四、中国诗格对空海创作的影响28

五、空海作品对日本汉诗发展的影响37

第二章 山岳与修行——弘法大师山居诗研究45

一、前言:中国山居诗的传统45

二、空海山居诗的写作背景48

三、空海山居诗展现的内涵与形式50

四、空海「山居诗」与唐风传统的比较60

五、结语69

第三章 髑髅文学——空海和尚的九相诗73

一、前言:关於髑髅文学73

二、空海和尚〈九想诗〉分析80

三、空海和尚〈九想诗〉的思想来源83

四、空海和尚「九相诗」与盛唐「白骨」诗的比较90

五、结语94

第四章 唐代渔父词与日本《经国集》十三首〈渔歌〉之比较99

一、前言99

二、中国渔父形象的演变与文化意涵100

三、唐代渔父词的内涵流衍与文学特征104

四、日本《经国集》十三首〈渔歌〉的内涵与文学特征118

五、结语:中日渔父词的比较125

第五章 中日茶禅的美学渊源127

一、前言127

二、茶禅的起源129

三、茶与禅结合的时代:唐代茶禅美学135

四、日本茶道的建立及其美学特征148

五、结语162

第六章 新罗诗人崔致远的家国意识165

一、前言165

二、「天下—国家」与遣唐使169

三、崔致远的正朔观念与家国忧思175

四、中土诗人送崔致远或新罗文士的诗篇181

五、结语184

越南篇189

第七章 安南丁、黎、李三朝诗僧与唐宋诗僧「文学自觉」之比较189

一、前言:越南与中国的佛教文学因缘189

二、安南丁、黎、李三朝诗僧的文治事功194

三、中国唐宋诗僧的文学自觉202

四、结语:安南与中国唐宋诗僧之比较218

第八章 唐朝僧侣往来安南的传法活动之研究219

一、前言219

二、安南佛教发展的梗概220

三、唐朝与安南僧人在海上丝路往来的活动223

四、安南与唐朝佛教交互影响的样态245

五、结语250

第九章 越南儒学名臣黎贵惇的诗学观253

一、前言253

二、「士先识器而后文艺」与经世诗学255

三、「格物致知」与立言不朽258

四、「兴、观、群、怨」的诗学实践260

五、「使於四方」的使节诗学264

六、结语268

参考书目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