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深圳市志 改革开放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深圳市志 改革开放卷
  • 深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1285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812页
  • 文件大小:344MB
  • 文件页数:919页
  • 主题词:深圳市-地方志;改革开放-概况-深圳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深圳市志 改革开放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改革志3

概述3

第一章 体制改革机构11

第一节 深圳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11

第二节 深圳市政治体制改革办公室(市委政策研究室)14

第三节 专门改革工作机构15

一、深圳圳市经济体制改革专题小组15

二、深圳市房地产改革领导小组15

三、深圳市电价改革小组15

四、特区股份制改革联审领导小组15

五、深圳市产权转让领导小组16

六、深圳市企业制度改革试点领导小组16

七、深圳市劳动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领导小组16

八、深圳市社会审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16

九、深圳市公司规范与改组领导小组16

十、深圳圳市小城镇综合改革领导小组17

十一、深圳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17

十二、深圳圳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17

十三、深圳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17

第二章 价格改革与市场体系建设18

第一节 价格改革18

第二节 商品市场20

一、商业管理体制改革20

二、消费品市场20

三、生产资料市场21

四、期货市场22

五、市场法规建设22

第三节 资本市场23

一、证券市场23

二、货币市场24

三、外汇市场25

四、产权市场25

第四节 建筑与房地产市场26

一、建筑市场26

二、房地产市场27

第五节 劳动力市场28

第六节 技术市场30

第三章 国有企业改革32

第一节 经营方式改革32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32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33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35

第三节 领导体制改革39

一、经理(厂长)负责制和选举聘用合同制39

二、现代企业领导体制40

三、领导人员监督约束机制42

第四节 分配制度改革43

一、工资制度43

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45

第五节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46

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47

一、国资管理体制的构建47

二、国资管理体制的调整与完善49

三、国资管理体制的运作方式50

第四章 土地与住房制度改革52

第一节 土地管理体制改革52

一、概况52

二、土地市场调控55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55

第五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57

第一节 土地经营制度变革57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7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58

三、专业公司承包经营58

第二节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58

一、改革历程58

二、改革形式60

第三节 农村城市化改革60

一、改革背景60

二、改革历程62

第六章 对外经济体制改革64

第一节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64

第二节 对外招商引资体制改革65

第三节 口岸管理体制改革67

第四节 保税区的建立与发展69

第七章 社会中介组织改革71

第一节 发展概况71

一、行业协会和商会71

二、律师行业71

三、社会审计行业72

四、评估行业72

五、其他行业72

第二节 整顿与改革73

一、清理整顿73

二、律师行业改革73

三、审计行业改革74

第八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76

第一节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76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78

第三节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79

第四节 失业保险制度改革80

第五节 企业员工工伤保险制度改革81

第六节 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改革82

第九章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83

第一节 政府机构改革83

第二节 新型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85

第三节 政府职能转变87

一、工商物价系统转变政府职能试点87

二、企业无行政主管部门改革88

三、政府审批制度改革89

第十章 政府经济管理调控体制改革90

第一节 计划体制改革90

一、计划管理部门职能转变90

二、计划管理形式改革91

三、投资管理体制改革92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93

一、资金使用制度改革93

二、市对区县财政体制变革93

三、会计制度改革94

四、市区分税制改革95

五、政府采购制度改革96

第三节 税收体制改革96

一、税制改革96

二、税收征管体制改革98

第四节 金融体制改革99

一、信贷管理体制改革99

二、宏观调控间接化探索101

三、外汇管理体制改革102

四、会计支付结算方式改革103

五、金融监管改革103

专记:一、深圳圳体制改革调研105

二、深圳市年度改革要点(改革年度计划)106

开放志111

概述111

第一章 开放政策与举措115

第一节 特殊政策115

一、税收政策115

二、土地使用政策117

三、外汇管理政策120

四、银行信贷政策121

五、劳动用工政策123

六、产品销售政策124

七、出入境管理政策126

第二节 灵活举措128

一、开放口岸128

二、开放市场131

三、实施国民待遇141

第二章 开放窗口与基地142

第一节 设立开发区142

一、蛇口工业区142

二、南油开发区144

三、华侨城开发区144

第二节 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45

一、深圳科技工业园146

二、深圳市高新技术工业村147

三、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47

四、高新技术产业带148

第三节 设立保税区与保税市场148

一、沙头角保税区149

二、福田保税区150

三、盐田港保税区152

四、保税市场153

第四节 设立大工业区154

第五节 设立出口加工区156

第三章 外引内联158

第一节 招商引资158

一、招商机构158

二、招商委员会会议159

三、基础设施建设159

四、投资法律保障160

五、对外宣传161

六、对外及港澳台招商162

七、外商投资服务164

第二节 引进外资及港澳台资165

一、引进方式165

二、引进规模171

三、引进领域177

四、引进成效179

第三节 引进技术180

第四节 引进人才182

一、引智机构182

二、引进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人才182

第五节 对内经济联合184

第四章 对国外及港澳投资与劳务输出187

第一节 对国外及港澳投资187

第二节 劳务输出194

第五章 重大事件196

第一节 关于特区工作的重要会议196

一、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196

二、1980年3月广东、福建两省会议196

三、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196

四、1981年5~6月广东、福建两省和特区工作会议197

五、1984年5月全国特区工作会议197

六、1986年1月全国经济特区工作会议197

七、1987年2月全国特区工作会议197

八、1990年2月全国特区工作会议198

九、1992年7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198

十、1996年4月全国特区工作会议198

第二节 历次关于特区问题的重大争论199

一、关于设立特区的争论199

二、关于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199

三、特区还要不要“特”的争论200

四、关于姓“公”姓“私”禁区的争论201

开发区志205

概述205

第一章 蛇口工业区210

第一节 蛇口工业区设立210

一、地理环境210

二、区划沿革210

三、选址筹建211

第二节 机构与体制213

一、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213

二、蛇口工业区管理委员会214

三、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215

四、蛇口区管理局217

第三节 规划、建设与管理219

一、总体规划219

二、基础设施建设220

三、城区管理223

第四节 经济发展225

一、工业225

二、港口航运业229

三、房地产业230

四、金融保险业230

第五节 社会事业231

一、教育与培训231

二、文化与娱乐休闲233

三、医疗与卫生防疫234

第六节 改革探索234

一、“蛇口模式”234

二、工资与分配制度改革235

三、干部选拔聘用制度改革236

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238

五、住房制度改革238

六、基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239

七、社会保险体制改革239

专记:党和国家领导人与蛇口工业区241

第二章 南油开发区247

第一节 南油开发区设立247

一、地理环境247

二、创设经过247

第二节 机构与体制248

一、南海石油深圳开发服务总公司249

二、深圳南油(集团)有限公司249

第三节 规划、建设与管理250

一、开发建设概况250

二、总体规划252

三、基础设施建设253

四、城区管理254

第四节 经济发展256

一、概况256

二、工业259

三、港口仓储业260

四、房地产业261

第五节 社会事业263

一、教育与培训263

二、文化263

三、卫生265

第三章 华侨城266

第一节 华侨城设立266

一、地理环境266

二、创设经过266

第二节 机构与体制267

一、华侨城建设指挥部267

二、华侨城集团公司268

三、华侨城归国华侨联合会269

第三节 规划、建设与管理269

一、总体规划269

二、基础设施建设271

三、城区管理273

第四节 经济发展274

一、工业274

二、旅游业276

三、房地产业278

第五节 社会事业280

一、教育与培训280

二、文化与娱乐休闲282

三、卫生284

保税区志287

概述287

第一章 沙头角保税区293

第一节 保税区建立293

一、缘起293

二、筹建294

三、功能定位295

四、建设规划296

第二节 机构与体制297

一、机构沿革297

二、管理体制300

第三节 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301

一、土地开发301

二、厂房建设302

三、市政公用和配套设施建设302

四、环境保护303

第四节 招商引资303

一、招商活动303

二、投资来源及规模304

三、引进项目305

四、投资效益307

五、企业选介307

第五节 区域管理308

一、企业设立管理308

二、人事管理310

三、劳动与安全管理310

四、土地管理312

五、海关监管312

六、检验检疫和边防检查313

七、治安管理314

第六节 法治建设314

一、行政规章315

二、制度建设315

第七节 扩区与出口加工区的批准设立316

一、缘起316

二、批准设立经过316

第二章 福田保税区319

第一节 保税区建立319

一、筹建319

二、功能定位320

三、建设规划320

第二节 机构与体制321

一、机构沿革321

二、管理体制323

第三节 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324

一、土地开发324

二、基础设施建设324

三、配套设施建设325

四、厂房仓储建设326

五、环境保护326

第四节 招商引资327

一、招商活动327

二、投资来源及规模328

三、引进项目328

四、投资效益329

五、企业选介330

第五节 区域管理330

一、企业设立管理330

二、人事管理331

三、劳动与安全管理332

四、土地管理333

五、海关监管333

六、边防检查334

七、检验检疫334

八、城市管理335

九、深港两地车牌管理335

十、国有资产管理336

十一、治安管理336

第六节 法治建设337

一、法规与规章337

二、制度建设337

三、依法治区337

第三章 盐田港保税区339

第一节 保税区建立339

一、筹建339

二、功能定位341

三、建设规划343

第二节 机构与体制344

一、机构沿革344

二、管理体制345

第三节 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346

一、土地开发346

二、南片区市政建设346

三、南片区配套设施建设347

四、南片区隔离设施验收347

五、北片区开发建设348

第四节 招商引资349

一、招商活动349

二、引进项目349

三、企业选介350

第五节 区域管理350

一、企业设立管理350

二、劳动人事与安全管理351

三、海关监管352

四、检验检疫和边防检查352

五、治安管理353

第六节 法治建设353

一、法规与规范性文件353

二、制度建设354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志357

概述357

第一章 机构与体制359

第一节 高新区设立359

第二节 管理机构360

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360

二、深圳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360

三、深圳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服务中心361

四、其他服务机构361

第三节 管理体制362

第二章 园区建设363

第一节 发展规划363

一、总体发展规划363

二、产业发展规划363

三、土地利用规划364

四、信息化建设规划364

五、环境保护规划364

六、城市设计规划365

第二节 基本建设365

第三节 招商引资366

第四节 合作交流367

第五节 法治建设368

第三章 产业结构369

第一节 电子信息产业369

第二节 生物工程产业373

第三节 光机电一体化产业374

第四节 新材料产业375

第四章 科研开发377

第一节 研发机构377

第二节 研发成果378

第五章 人才引进与培养381

第一节 与清华大学合作381

第二节 深圳虚拟大学园381

第三节 与科研部门合作382

第四节 博士后工作站383

第五节 企业员工在职培训384

经济协作志387

概述387

第一章 机构389

第一节 深圳市人民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389

一、机构沿革389

二、职能演变389

第二节 中共深圳市委驻深单位工作委员会390

一、机构沿革390

二、职能演变390

第三节 市政府经协办(驻深工委)代管机构391

第二章 对内经济联合392

第一节 内联政策措施392

第二节 投资与招商引资393

一、内地在深圳投资393

二、深圳圳对内地投资396

三、内地在深招商引资397

第三节 内联企业398

一、内联企业选介398

二、主要内联企业名录401

第四节 经济技术协作活动403

一、举办荔枝节403

二、经济、科技洽谈会404

三、高层互访、友好往来405

第五节 驻深与驻外办事机构406

一、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驻深机构406

二、中央、国务院部委驻深机构408

三、军队系统驻深机构409

四、深圳市驻外省市机构409

第三章 扶持贫困地区发展411

第一节 政府对口扶持411

一、建立经济合作发展基金411

二、扶持省内山区县、新建市412

三、经济合作发展基金出省扶持413

四、实施同富裕工程及设立基金416

第二节 基金管理417

一、基金管理委员会417

二、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418

三、基金管理制度419

第三节 光彩事业420

第四章 驻深单位党的建设422

第一节 组织建设工作422

一、党员队伍422

二、基层党组织423

第二节 宣传思想工作424

一、宣传活动424

二、党员教育424

三、评优创先425

四、干部理论学习425

第三节 纪律检查工作426

一、纪检组织426

二、党风党纪教育426

三、信访、案件处理426

第四节 共青团工作427

一、团的组织427

二、团的活动428

深港关系志431

概述431

第一章 深港地域关系433

第一节 地理位置433

一、境域变迁433

二、深港边界434

第二节 交通运输435

一、广九铁路435

二、公路口岸436

三、海上航线437

第二章 深港官方接触与民间往来438

第一节 深圳市港澳事务协调领导小组438

第二节 深港官方、半官方接触439

第三节 深港民间友好往来441

第三章 深港边境事务管理443

第一节 边境事务联络443

一、边境会晤制度443

二、边境大型基建协调444

第二节 口岸过境管理445

一、旅客过境管理445

二、车辆过境管理446

第三节 过境耕作管理447

一、农民过境耕种447

二、渔蚝民过境作业448

三、过境搬运449

第四章 深港经济关系450

第一节 深港大型基建项目450

一、深圳河治理450

二、深港皇岗/落马洲人行通道桥工程451

三、铜鼓航道工程451

四、深港西部通道工程452

第二节 深港经济合作452

一、港商在深投资452

二、贸易合作453

三、金融合作453

四、旅游合作454

五、科技交流与合作455

第三节 口岸通关合作456

第五章 深港教育体育交流458

第一节 深港教育交流与合作458

一、深港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459

二、深圳大学“香港班”459

三、“华夏园丁迎新年大联欢”活动459

四、缔结“友好学校”460

五、庆祝香港回归祖国460

第二节 深圳与港澳体育交往461

第六章 深圳旅港同胞463

第一节 移居情况463

一、偷渡463

二、正常审批463

三、香港居民移居深圳圳465

第二节 香港深圳籍人士社团465

一、长洲宝安会所(镇安社)466

二、香港宝安商会466

三、罗湖区居港乡亲社团466

四、福田区居港乡亲社团466

五、南山区居港乡亲社团467

六、宝安区居港乡亲社团467

七、龙岗区居港乡亲社团467

八、盐田区居港人士社团468

第三节 知名人士对深圳的贡献468

一、参与经济建设468

二、资助及兴办公益事业470

三、参政议政471

口岸志475

概述475

第一章 口岸布局479

第一节 陆路一类口岸479

一、罗湖口岸479

二、文锦渡口岸480

三、皇岗口岸480

四、沙头角口岸481

第二节 海港一类口岸482

一、盐田港口岸483

二、大亚湾口岸484

三、梅沙口岸484

四、蛇口口岸484

五、赤湾口岸485

六、妈湾口岸486

七、东角头口岸487

第三节 空港一类口岸487

第四节 二类口岸488

一、沙鱼涌装卸点488

二、莲塘起运点489

三、蛇口装卸点490

第五节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490

第二章 口岸机构492

第一节 口岸综合管理服务机构492

一、建市前的口岸综合管理服务机构492

二、深圳市口岸管理委员会492

三、深圳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493

第二节 检查检验机构494

一、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494

二、深圳海关496

三、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498

四、深圳海事局503

五、中国船级社深圳圳分社506

六、深圳经济特区检查站507

第三章 口岸综合管理508

第一节 建设与开放508

一、建设改造508

二、验收开放508

第二节 综合协调服务510

一、综合协调管理510

二、后勤管理服务510

第三节 管理体制改革511

第四节 深港口岸合作515

一、会谈会晤机制515

二、日常协调配合516

第五节 共建文明口岸518

第四章 出入境边防检查520

第一节 证件检查520

一、护照、护照代用证件及区域性出入境证件520

二、签证522

三、出境入境证件检查523

四、边防检查验讫章524

五、出入境登记卡524

第二节 人员检查524

一、中国公民因公出境入境检查524

二、中国公民因私出境入境检查525

三、对外国人入境出境的检查527

第三节 交通运输工具检查与监护529

一、交通运输工具检查529

二、交通运输工具监护531

第四节 行李物品、货物和枪支弹药检查532

一、行李物品、货物检查532

二、枪支弹药检查与管理533

第五节 反偷渡533

第六节 边防检查设备534

第五章 海关监管535

第一节 货运监管535

一、一般贸易货物535

二、加工贸易货物536

三、边境小额贸易货物538

四、特区进出口货物538

五、进出境运输工具540

六、进出口货物监管方式543

第二节 行李邮递物品监管544

一、行李物品544

二、邮递物品550

第三节 征税551

一、关税551

二、其他税费553

三、关税的减免和退补555

第四节 统计557

一、进出口贸易统计557

二、统计分析558

第五节 报关管理与稽查558

一、报关注册登记558

二、企业信誉评估560

三、稽查工作560

第六节 查缉走私561

一、旅客走私的查缉561

二、邮递渠道走私的查缉562

三、货运渠道走私的查缉563

四、沿边沿海走私的查缉564

五、海上走私的查缉565

六、私货处理567

第六章 进出口商品检验569

第一节 出口商品检验569

一、出口农畜产品569

二、出口食品与水产品570

三、出口轻工产品571

四、出口机电产品572

五、出口纺织品与服装572

六、出口石油化工产品573

七、其他出口商品573

第二节 进口商品检验574

一、进口农产品、食品574

二、进口轻工与纺织品575

三、进口成套设备与机电产品576

四、进口石油化工产品577

五、进口机动车辆577

六、进口金属材料577

第三节 口岸查验577

一、出口鲜活商品及输港蔬菜查验578

二、进口废物查验578

第四节 商检监督管理579

一、进口商品监督管理579

二、出口商品监督管理580

三、进出口商品标志581

四、外资检验鉴定机构的监督管理581

五、行政处罚581

第五节 鉴定业务582

一、数重量鉴定582

二、装运工具适载条件鉴定582

三、包装检验鉴定582

四、残损鉴定583

五、外商投资财产价值鉴定583

第六节 检务与产地证签证583

一、检务工作583

二、产地证签证584

三、UL、CSA委托检验业务585

四、质量认证585

第七节 商检科学技术585

一、科研人员结构586

二、实验室建设586

三、科技应用586

第八节 “三检合一”后的商品检验588

一、工业产品检验588

二、产地证工作591

三、科技管理592

四、检验检疫技术保障593

第七章 动植物检疫595

第一节 动物检疫595

一、进境动物检疫595

二、出境动物检疫596

三、室内检验及有害生物截获598

四、检疫处理598

五、检疫技术与科研598

六、进出境濒危物种管理600

第二节 植物检疫600

一、进境植物检疫600

二、出境植物检疫602

三、植物检疫处理602

四、实验室建设及科研成果603

第三节 运输工具检疫604

一、火车检疫与消毒604

二、汽车检疫与消毒604

三、船舶检疫与消毒605

四、飞机检疫与消毒605

五、集装箱检疫605

第四节 旅客携带和邮寄进境检疫物检疫606

一、旅客携带进境检疫物检疫606

二、邮寄进境检疫物检疫606

第五节 检疫监督管理606

一、注册登记管理制度606

二、隔离检疫监督607

三、生产、加工、存放过程检疫监督608

四、疫情监测与疫情调查608

五、检疫封识和标志管理609

六、检疫单证与业务印章管理609

七、进出境动植物检疫行政处罚610

第六节 信息化建设610

第七节 “三检合一”后的动植物检疫611

一、动物检疫611

二、植物检疫612

第八章 国境卫生检疫616

第一节 检疫查验616

一、出入境车辆检疫查验616

二、出入境船舶检疫查验617

三、出入境飞机检疫查验617

四、出入境人员检疫查验618

五、出入境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检疫查验618

六、入出境尸体、棺柩、骸骨检疫查验618

第二节 卫生监督619

一、口岸及口岸饮食、服务业卫生监督619

二、入出境交通工具卫生监督619

第三节 传染病监测620

一、监测体检620

二、监测管理621

第四节 食品卫生监督检验621

一、口岸现场卫生监督621

二、进口食品卫生后续管理621

三、进口食品卫生检验622

第五节 “三检合一”后的国境卫生检疫622

一、卫生检验622

二、食品检验检疫623

第九章 海事管理625

第一节 通航管理625

一、通航环境管理625

二、船舶交通管理626

三、海难救助626

四、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628

五、安全管理629

第二节 船舶监督管理630

一、船舶登记630

二、船舶签证630

三、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查验630

四、船舶安全检查631

五、安全管理体系审核632

第三节 危险品管理与防污染632

一、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监督管理632

二、船舶防污染监督管理633

第四节 船员管理635

一、船员培训、考试和发证635

二、海员出境证件636

第十章 船舶检验637

第一节 入级船舶检验637

第二节 非入级船舶检验639

第三节 外轮代理检验640

第四节 船舶安全检查641

一、“安全月”检查641

二、开航前的安全检查642

三、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642

第五节 船用产品检验643

一、工厂认可643

二、产品检验643

第六节 集装箱检验645

一、联合检验645

二、独立检验645

第七节 船检技术服务与咨询646

一、技术服务646

二、技术咨询646

第十一章 特区检查站的管理648

第一节 管理沿革648

第二节 人员证件检查649

一、进出特区有效证件种类649

二、进特区人员证件检查650

三、外国人进出深圳特区检查651

四、深圳珠海往来人员证件检查651

第三节 车辆及货物检查651

第四节 处置突发事件652

社会保险志655

概述655

第一章 社会保险机构658

第一节 深圳市社会保险管理机构658

第二节 区社会保险管理机构661

第三节 镇社会保险管理机构662

第四节 社会保险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663

一、深圳市社会保险委员会663

二、深圳市社会保险管理监督委员会663

三、深圳市医务劳动鉴定机构663

四、深圳市社会保险学会664

第二章 养老保险665

第一节 企业养老保险665

一、发展状况665

二、覆盖范围666

三、缴费667

四、待遇670

五、管理673

第二节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与养老保险674

一、离退休制度674

二、养老保险制度679

三、管理680

第三节 农村养老保险681

第四节 自谋职业者养老保险682

第三章 医疗保险684

第一节 覆盖范围684

第二节 缴费685

第三节 待遇686

第四节 费用偿付689

第五节 管理690

一、医疗保险机构和参保单位管理690

二、定点医疗单位管理690

三、医疗保险用药管理691

四、市外医疗转诊、特殊检查治疗和特殊病种管理692

第四章 工伤保险693

第一节 发展状况693

一、特区工伤保险发展状况693

二、特区外工伤保险发展状况694

第二节 覆盖范围694

第三节 缴费695

第四节 待遇696

一、工伤医疗待遇696

二、因工残废保险待遇696

三、因工死亡保险待遇697

第五节 工伤认定管理700

一、工伤事故认定700

二、工伤事故调查701

第六节 工伤医疗、预防和康复管理702

一、工伤医疗管理702

二、工伤预防管理702

三、工伤康复管理703

第七节 医务劳动鉴定703

第五章 失业保险705

第一节 发展状况705

第二节 覆盖范围706

第三节 缴费707

第四节 待遇708

第六章 专项业务管理711

第一节 企业年金711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712

第三节 职工家属统筹医疗713

一、覆盖范围及缴费713

二、待遇及其费用结算714

三、管理714

第七章 社会保险基金716

第一节 构成与收支716

一、收入716

二、支出717

三、结余719

第二节 财务管理720

一、收付方式720

二、财务核算721

三、账户管理721

四、管理架构723

第三节 保值增值723

第四节 监督与审计726

一、内部审计监督726

二、政府审计监督726

第八章 法治建设与信息化建设728

第一节 法制宣传728

第二节 监察730

第三节 依法行政731

一、依法行政责任制731

二、精简审批事项731

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731

四、信访732

第四节 信息化建设733

一、信息系统建设733

二、信息化服务734

三、信息化管理735

精神文明建设志739

概述739

第一章 机构744

第一节 领导机构744

第二节 办事机构747

第二章 精神文明建设规划749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大纲(试行草案)749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八五”规划750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752

第三章 思想道德教育755

第一节 思想教育755

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755

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759

三、“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762

四、“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763

五、“三个代表”教育764

第二节 道德教育764

一、制定道德规范764

二、社会公德教育765

三、职业道德教育766

四、家庭美德教育767

第四章 科教文化事业769

第一节 科技769

第二节 教育771

第三节 文化773

第五章 深圳精神776

第一节 深圳观念776

第二节 深圳精神的形成778

第三节 深圳精神的实践781

一、“特区与老区山区心连心”活动781

二、“义工联”助人为乐活动782

三、义务献血活动783

专记:“蛇口风波”始末784

第六章 建设文明城市788

第一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788

第二节 “三优杯”竞赛活动790

第三节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791

第四节 创建文明市、文明区活动792

第五节 基层创建活动793

一、创建安全文明小区793

二、创建文明村镇794

三、创建文明企业795

四、评选文明单位796

五、评选文明市民797

六、“军警民”共建活动798

第七章 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人物风貌799

一、学雷锋标兵——陈观玉799

二、人民的好公仆——贺方军801

三、公务员的楷模——刁显辉803

四、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柳献共804

五、扶贫攻坚的好干部——臧金贵805

六、“五星义工”——舒思远807

附录810

深圳市民行为道德规范(1995年6月26日)8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