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西文明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西文明史 上
  • 杨茂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0976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文化史-山西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西文明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说明3

绪论5

第一节 “文明”的认知5

第二节 山西区域文明与地理环境10

第三节 山西区域文明的思想内涵和特征13

第四节 山西区域文明的历史地位和价值16

第五节 山西区域文明的历史分期和脉络21

第六节 山西区域文明的历史贡献和未来58

第一编 天地真蕴63

第一章 山西的古环境与古气候63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气候变迁65

第二节 人地关系67

第二章 神话传说与史前文化遗迹71

第一节 “三皇”时期的传说与山西73

第二节 五帝时期的传说与山西89

第三章 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125

第一节 山西是中国古人类的早期栖息地126

第二节 远古的拓荒者127

第三节 “黑驼山下的猎马人”132

第四节 吉县柿子滩文化137

第四章 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141

第一节 华夏文明的直根在山西142

第二节 “龙的传人”与“中国”源于山西147

第五章 原始艺术与建筑151

第一节 原始艺术152

第二节 建筑——穴居与穴居文化153

第二编 青铜时代163

第六章 农牧业相间生产格局下的经济发展163

第一节 农牧业夹杂的生产格局165

第二节 辉煌的青铜文化带动下的手工业发展175

第三节 商业的兴盛与城市的兴起186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193

第七章 华戎兼容的政治文明199

第一节 夏代文献中的山西与三大考古学文化201

第二节 商王朝势力在山西及山西境内的方国207

第三节 西周在山西地区的封国统治212

第四节 三晋的兴迭与法家思想的实践222

第五节 晋与三晋的制度228

第六节 持续不断的民族互动242

第八章 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61

第一节 城邑与人口的变化263

第二节 礼制的渗透与社会风俗的嬗变272

第三节 家族的兴衰278

第四节 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285

第五节 交通的发达289

第六节 女性角色的变化293

第九章 璀璨的文化教育与昌盛的学术299

第一节 独特的语言体系和完整的文字体系300

第二节 史学与文学304

第三节 晋系青铜器纹饰与其他工艺美术307

第四节 音乐与舞蹈313

第五节 汇聚农家、兵家、纵横家于一体的三晋法家316

第六节 儒家、名家与杂家321

第七节 发达的教育体系324

第八节 天文学的发展329

第十章 与时俱进的集体心理333

第一节 对天地山川、祖先、鬼神的崇拜与祭祀活动334

第二节 青铜时代认识观的发展336

第三节 神话传说与集体心态340

第四节 社会风气与时人的人生观、价值观343

第五节 诸子思想及其对民风的影响346

第三编 一统气象355

第十一章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355

第一节 农业、畜牧业、渔业的发展356

第二节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360

第三节 货币与赋役制度367

第四节 科技进步370

第十二章 政治与军事377

第一节 王朝更迭对山西的影响378

第二节 政治与法律382

第三节 军事战争与民族互动388

第十三章 社会与人口401

第一节 村镇和城市社区403

第二节 人口流动及移民文化405

第三节 社会习俗409

第四节 饮食与服饰的区域特色410

第五节 宗族士家的形成412

第十四章 文化艺术425

第一节 史学427

第二节 文学艺术428

第三节 建筑、绘画与雕刻艺术431

第四节 中西文化交流440

第十五章 集体心理445

第一节 固本与求异446

第二节 心理矛盾的相互转换449

附录455

图1 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图455

图2 春秋(晋)示意图457

图3 战国(赵、魏、韩)示意图458

图4 秦(太原、雁门、代、河东、上党诸郡)示意图4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