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移与退出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转移与退出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机制研究
  • 张学敏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1532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农村-土地承包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转移与退出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背景1

1.1.1 问题提出1

1.1.2 研究背景3

1.2 相关概念界定7

1.2.1 离农农民7

1.2.2 承包地9

1.2.3 经营权退出与承包权退出9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11

1.3.1 研究范围界定与主要研究内容11

1.3.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15

1.3.3 数据来源与应用17

1.4 本书框架18

1.5 可能的创新点20

1.5.1 细分离农农民类型,弄清其承包地依存关系、效用价值与持地目的20

1.5.2 发现退出机制缺失,农村新的人地矛盾:“公平与效率”二重悖论21

1.5.3 重构退出补偿标准,并进行了离农农民承包权退出补偿标准测算21

1.5.4 按是否国家供养,分情况针对性进行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补偿21

2 理论基础23

2.1 土地产权理论23

2.1.1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23

2.1.2 现代西方土地产权理论24

2.1.3 农民承包地产权25

2.1.4 农民承包地产权的转移27

2.2 地租与地价理论30

2.2.1 马克思地租与地价理论30

2.2.2 西方经济学的地租与地价理论32

2.2.3 地租、地价与农民土地权益34

2.3 土地制度变迁理论36

2.3.1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变迁37

2.3.2 土地制度变迁的成因40

2.4 土地依存理论42

2.4.1 农业社会农民对土地的依存42

2.4.2 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对土地的依存42

2.4.3 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变迁44

2.5 经济行为理论45

2.5.1 经济人假设45

2.5.2 农民的经济行为目标46

2.5.3 农民的经济行为方式47

3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理论分析49

3.1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逻辑解释49

3.1.1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理论逻辑:效用价值变迁与持地目的异化49

3.1.2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现实逻辑:承包地粗放经营与撂荒57

3.2 农村新的人地矛盾:“效率与公平”二重悖论61

3.2.1 承包地的“效率”悖论61

3.2.2 承包地的“公平”悖论67

3.3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类型69

3.3.1 经营权退出69

3.3.2 承包权退出69

3.3.3 不同类型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适宜类型选择70

3.4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行为的理性分析72

4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调查与实证分析76

4.1 调查样本选择76

4.1.1 样本区选择77

4.1.2 样本农户选择77

4.1.3 样本区概况78

4.2 调查方法81

4.2.1 整村调查81

4.2.2 问卷调查81

4.2.3 专题访谈82

4.3 调查问卷整理与统计82

4.3.1 样本组的数据整理与描述性统计82

4.3.2 样本农户的数据整理与描述性统计83

4.4 样本农户承包地退出状况90

4.5 样本农户承包地退出特征91

4.5.1 农户类型特征91

4.5.2 区域特征93

4.5.3 环境条件特征93

4.6 样本农户承包地退出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94

4.6.1 退出收益的经济学解释94

4.6.2 研究假设97

4.6.3 变量设定100

4.6.4 模型选择102

4.6.5 结果分析103

5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条件分析110

5.1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必要条件分析110

5.1.1 经营权退出的必要条件110

5.1.2 承包权退出的必要条件112

5.1.3 承包地退出的必要条件成因113

5.2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充要条件分析122

5.2.1 经营权退出的充要条件122

5.2.2 承包权退出的充要条件123

5.3 离农农民转户与承包地退出的制度变迁125

5.3.1 转户强制无偿退出承包地(1978—1995年)126

5.3.2 转户自愿无偿退出承包地(1996—2005年)127

5.3.3 转户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探索(2006年至今)129

5.4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条件不足与机制缺失131

5.5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机制框架及其内在逻辑联系132

6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动力机制135

6.1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动力135

6.1.1 政治动力136

6.1.2 经济动力138

6.1.3 社会动力142

6.2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动力的作用机制144

6.3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动力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47

6.3.1 总体动力不足,结构性动力短缺147

6.3.2 各主体动力功能耦合不畅150

6.3.3 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动力作用缺乏152

7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补偿机制153

7.1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补偿依据154

7.2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补偿标准154

7.2.1 统筹城乡试验中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补偿标准156

7.2.2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补偿标准的构成164

7.2.3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补偿标准的计量166

7.3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补偿的责任主体168

7.3.1 政府168

7.3.2 集体经济组织170

7.3.3 新的农地经营者171

7.4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补偿的成本分担与资金来源171

7.4.1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补偿成本分担172

7.4.2 承包地资源价值的补偿资金来源173

7.5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补偿方式176

7.5.1 一次性经济补偿177

7.5.2 社会保障补偿178

7.5.3 多样化退出补偿178

8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风险防范机制180

8.1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风险类型180

8.1.1 经营权退出的风险类型180

8.1.2 承包权退出的风险类型181

8.2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风险特点187

8.2.1 主体多元性187

8.2.2 外部性188

8.2.3 传递性189

8.3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风险防范189

8.3.1 退出前环节的风险防范189

8.3.2 退出中环节的风险防范191

8.3.3 退出后环节的风险防范193

9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195

9.1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激励与约束的原则195

9.1.1 “依法、自愿、有偿”原则195

9.1.2 撂荒担责原则196

9.1.3 企业、市场和政府三者相结合原则196

9.2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的激励机制197

9.2.1 经济激励197

9.2.2 社会保障激励198

9.2.3 就业培训激励199

9.2.4 财政补贴激励199

9.3 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政策约束机制200

9.3.1 用途约束200

9.3.2 撂荒约束200

9.3.3 惠农约束201

9.3.4 退地约束201

10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03

10.1 研究结论203

10.2 政策建议206

10.2.1 优化惠农补贴制度206

10.2.2 建立农民“退休”制度207

10.2.3 建立承包地退出补偿制度207

10.2.4 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制度209

10.2.5 建立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210

10.2.6 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10

参考文献211

附录:调查问卷226

后记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