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联网金融蓝皮书 201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互联网金融蓝皮书 2014
  • 罗明雄,司晓,周世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5177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515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应用-金融-白皮书-中国-2014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互联网金融蓝皮书 201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报告篇2

第一章 2013年度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与现状2

一.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模式2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2

(二)互联网金融的分类3

二.六大模式发展分析4

(一)第三方支付4

(二)P2P网贷5

(三)大数据金融6

(四)众筹7

(五)信息化金融机构8

(六)互联网金融门户9

(七)比特币10

三.行业暴露风险问题11

(一)行业自律与监管11

(二)发布自律公约与准入标准11

(三)监管前的调研与探讨12

第二章 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中外对比报告14

一.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现状14

(一)信息化金融机构14

(二)第三方支付15

(三)P2P16

(四)众筹16

(五)互联网金融门户17

(六)大数据金融18

(七)虚拟货币19

二.中外情况对比研究19

(一)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19

(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21

三.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26

(一)培养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26

(二)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要不断升级27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28

(四)完善监管体系29

(五)开展互联网金融消费教育31

第三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2011—2013年投融资报告33

一.互联网金融投资33

(一)概述:三年引风投15亿美元投资33

(二)2011年互联网金融融资概览36

(三)2012年互联网金融融资概览40

(四)2013年互联网金融融资概览43

二.互联网金融案例48

(一)2014年融资依然火爆48

(二)最大融资案例:人人贷49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50

(一)投资趋势:互联网平台将提供更大舞台50

(二)VC/PE将迎来新的良机51

(三)领跑者厮杀的战局52

(四)未来VC、PE们关注什么52

第二部分 行业篇56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56

一.第三方支付综述56

(一)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56

(二)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政策57

(三)第三方支付的未来趋势59

二.国际跨境支付背景下的国内支付机构发展策略60

(一)跨境支付构建新蓝海61

(二)跨境支付带来新挑战61

(三)跨境人民币支付预示新发展62

三.快捷支付及主流平台的产品多方位对比63

(一)行业背景分析63

(二)主要第三方支付平台概况64

(三)传统互联网VS.快捷支付的支付流程64

(四)支付宝与银联在线的升级之争65

(五)快捷支付的安全性隐患69

(六)用户体验与未来价值70

四.余额宝:利率市场化的加速器71

(一)余额宝:利率市场化的使命71

(二)货币基金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逻辑72

(三)互联网金融与利率彻底市场化73

五.微信支付:如何把虚拟照进现实74

(一)解决移动支付场景难题75

(二)完善微信平台生态体系,打通O2O体系76

(三)推动传统产业变革与升级77

(四)微信支付撬动大众金融78

六.快钱:支付改变金融实战79

(一)第三方支付行业情况79

(二)快钱如何解决行业支付难题80

(三)第三方行业支付解决方案的优势84

七.针对互联网金融安全的思考85

八.2013—2014年第三方支付行业大事记87

第五章 P2P网贷91

一.P2P网贷综述91

(一)P2P网贷行业的总体现状91

(二)2013年P2P网贷快速增长的原因92

(三)P2P网贷目前存在的问题92

(四)P2P网贷的未来93

二.P2P网贷基本概况93

(一)P2P网贷的定义93

(二)P2P网贷的精神理念94

(三)P2P网贷的起源及发展94

(四)国外著名P2P网贷平台94

(五)国内P2P网贷发展历程和现状96

三.2013年P2P网贷发展观察99

(一)2013年网贷指数99

(二)2013年网贷平台成交数据100

(三)2013年网贷出借人发展情况104

(四)问题网贷平台情况105

(五)2014年P2P网贷发展趋势106

(六)对P2P网贷投资者的建议107

四.2013年P2P网贷倒闭潮专题分析107

(一)问题平台宏观分析107

(二)问题平台微观分析110

(三)问题平台爆发的深入分析115

五.P2P网贷模式分析116

(一)模式分析116

(二)纯平台模式——拍拍贷及外国模式介绍117

(三)纯平台模式在中国的创新与演进121

六.从陆金所/人人贷/贝贝贷来看担保创新的中国实践123

(一)担保概念梳理123

(二)担保范围124

(三)P2P网贷担保模式124

七.借鉴P2P网贷理念服务普惠金融的实践127

(一)“开鑫贷+小贷公司+结算银行”三角结构服务小微企业128

(二)五重风控体系控制经营风险129

(三)准公益运营,肩负社会责任129

八.“中国式”P2P网贷企业130

(一)有利网的P2P网贷特色130

(二)有利网的担保和风控130

(三)为什么不做纯线上132

(四)有利网对监管的理解132

九.用金融思维做互联网的P2C实践133

(一)爱投资P2C模式的结构化设计133

(二)P2C的诞生源于巨大的市场需求134

(三)P2C模式的风控设计136

(四)P2C大额坏账风险低于P2P137

(五)2014互联网金融格局展望及政策期待138

十.O2O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138

(一)O2O实现互联网与金融完美结合138

(二)O2O为小贷典当行业打通发展渠道139

(三)O2O模式的重点——风险控制139

(四)协会助力行业健康发展140

(五)2014年移动终端的机遇与挑战140

十一.理想的风控模型现实的安全保障141

(一)发展:洞悉需求,寻找商机141

(二)模式:线上受挫,线下摸索141

(三)分控:多重信审,风险规划142

(四)市场:多重细分,灵活组合144

(五)未来:风险和挑战并存144

十二.P2P网贷转型:红岭创投的转型之路145

(一)“本金先行垫付”模式145

(二)创新是永恒的生命力146

(三)升级转型147

十三.国有P2P网贷平台的互联网金融实践149

(一)金开贷的成立背景及平台定位149

(二)金开贷经营模式151

(三)金开贷风险监控手段研究152

十四.当民间借贷遇上互联网156

十五.征信:P2P网贷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158

(一)国内P2P网贷机构面临的征信现状158

(二)加大征信支持、提升P2P网贷交易风控能力的实践探索159

(三)未来征信环境改变对P2P网贷行业发展的影响160

十六.2013年以来P2P网贷大事记160

第六章 大数据金融163

一.大数据吹响思维变革和产业变革的号角163

(一)大数据从数据大问题开始163

(二)大数据领域群雄逐鹿164

(三)大数据驱动思维变革和产业变革165

二.当互联网金融遇到大数据金融168

(一)大数据与互联网:变革巨轮的双引擎168

(二)互联网对传统征信的变革171

(三)大数据并非形而上学172

(四)用大数据作武器的刑侦大队173

(五)互联网金融:金融业渠道变革之路174

(六)大数据金融:金融业经营变革之道175

三.美国信用体系综述及特点177

(一)信用在金融中的作用177

(二)美国信用体系178

(三)互联网时代的冲击184

四.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平台:小微企业融资利器186

(一)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平台186

(二)小微企业融资利器190

(三)案例分析:华胜天成193

五.阿里小贷全景介绍196

(一)阿里小贷的前世今生196

(二)阿里小贷深入剖析200

六.2013—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大事记203

第七章 众筹205

一.众筹行业综述205

(一)众筹的定义205

(二)众筹的分类205

(三)众筹行业发展现状206

(四)众筹的优缺点207

(五)监管细则出台前,众筹仍面临着风险207

二.股权制众筹的法律之惑208

(一)股权制众筹之谜209

(二)国外股权众筹监管概览210

(三)对中国版JOBS法案的设想211

三.会籍式股权众筹平台的创新模式212

(一)无微不至:微创业·微投资·微天使·微股东212

(二)线下的股权众筹模式212

(三)线上的股权众筹模式213

四.众筹平台对金融业发展态势的影响214

(一)众筹的背景214

(二)众筹模式的基础条件和问题215

(三)众筹的影响及趋势216

五.2013—2014年众筹大事记216

第八章 信息化金融机构219

一.信息化金融机构综述219

(一)信息化金融机构的发展219

(二)信息化金融机构的路径特色221

(三)信息化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222

二.互联网金融“长尾是金”的启示223

(一)助推互联网金融的三股力量223

(二)传统金融并非一潭死水225

(三)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225

(四)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启示225

(五)传统金融实现转型的三条路径226

三.供应链金融,银行电商探索与实践综述227

(一)供应链金融的提出227

(二)供应链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意义228

(三)电商入侵供应链金融市场229

(四)银行电商的探索与实践230

(五)结论231

四.2013年银行电子商务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33

(一)银行电子商务的概念233

(二)银行电子商务进入快速发展通道234

(三)未来银行电子商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238

(四)银行发展电子商务是新形势下实现业务创新和提升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240

五.2013年互联网基金实践综述241

(一)传统基金的发展与困境241

(二)互联网基金的异军突起242

(三)2013年互联网基金探索与实践243

(四)互联网基金实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44

(五)结论245

六.在Bank 3.0时代重塑客户体验246

(一)为什么要重视在Bank 3.0时代的客户体验246

(二)在Bank 3.0时代重塑客户体验247

(三)在Bank 3.0时代重塑客户体验的途径250

七.电子银行如何助力普惠金融253

(一)个人网银操作便捷,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安全253

(二)手机银行适用性强,适合农村客户使用254

(三)电视银行服务民生深入人心254

八.民营银行:认识自身缺陷与挑战,拥抱互联网金融257

(一)中国民营金融传统一脉相承257

(二)当前民营银行“生不逢时”259

(三)民营银行的五大先天性缺陷259

(四)民营企业家向银行家转变面临五大挑战261

(五)拥抱互联网金融,利用后发优势263

九.2013年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实践综述263

(一)发展历程263

(二)国内现状264

(三)困境与障碍265

十.2013年度民营银行政策及民营银行发展综述266

(一)政策及影响266

(二)目前国内民营银行的现状267

(三)挑战与机遇并存268

十一.证券行业的互联网金融之路269

(一)券商互联网金融发展不足的原因269

(二)券商迈向金融电商之路存在的问题270

(三)券商的创新之路271

十二.传统金融业互联网化大事记272

第九章 互联网金融门户275

一.互联网金融门户综述275

(一)互联网金融门户发展状况275

(二)互联网金融门户发展特点277

(三)互联网金融门户发展趋势278

二.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转型路径279

(一)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279

(二)中小企业进入综合服务平台的周期波动280

(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转型路径281

三.贷款搜索服务平台的发展——好贷网282

(一)中国宏观资金供求情况282

(二)信贷互联网金融门户分析284

(三)信贷互联网金融门户的未来趋势286

四.金融垂直搜索不止是门户289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概述289

(二)金融垂直搜索的市场分析290

(三)金融垂直搜索背景下的行业展望291

五.从91金融看互联网金融门户行业发展293

(一)互联网金融门户行业293

(二)互联网金融门户行业现状294

(三)互联网金融门户行业发展趋势295

(四)91金融的行业优势和竞争力297

六.保险营销互联网新模式的探索298

(一)互联网大门前的中国保险业298

(二)线上线下联动的标准服务探索者——大童网300

(三)保险本地信息与信用背书结合的平台——和讯放心保303

七.信用卡门户的发展306

(一)我爱卡诞生的背景306

(二)信用卡和个人信贷相关的市场环境307

(三)信用卡的模式创新309

八.基于云服务的移动个人记账理财平台312

(一)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景312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313

(三)移动理财应用的发展空间313

九.P2P网贷行业门户:网贷之家315

(一)P2P贷款模式发展概况315

(二)P2P网络贷款模式的兴起和发展316

(三)网贷模式及平台发展现状317

(四)网贷行业的政策环境及发展前景318

(五)网贷行业发展催生“P2P网贷门户”318

十.普惠金融道路的探索322

(一)中外理财行业发展322

(二)便捷在线理财诞生322

(三)普惠金融的市场环境与行业前景323

(四)普惠金融的监管323

十一.P2B行业分析325

(一)P2B发展的行业背景325

(二)P2B行业的作用326

(三)网贷服务平台的企业愿景326

十二.理财APP未来将为百姓提供私人银行级服务327

(一)多数记账理财APP耐不住“寂寞”329

(二)大众用户需要“好管家”330

(三)专注为银行业提供“配套服务”331

十三.2013—2014年互联网金融门户大事记332

第十章 虚拟货币334

一.比特币综述334

(一)比特币简介334

(二)比特币发展历程335

(三)比特币职业分类336

(四)比特币发展带来的思考337

二.比特币的前世今生337

(一)比特币的产生背景337

(二)比特币与货币非国家化338

(三)比特币的发展趋势338

三.比特币的密码学基础338

四.比特币的价值支撑:网络算力341

(一)算力的角色和价值341

(二)算力的意义和未来343

五.世界其他数字货币及中国的元宝币346

(一)莱特币的基本参数347

(二)点点币的基本参数348

(三)狗币的基本参数349

(四)交易货币瑞波币的基本参数351

(五)域名虚拟货币Namecoin351

(六)不需要挖矿的未来币Nextcoin352

(七)中国的元宝币Ybcoin的基本参数353

六.2008—2014年比特币发展大事记356

第十一章 互联网金融监管359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综述359

(一)第三方支付360

(二)P2P和众筹361

(三)大数据金融362

(四)虚拟货币监管362

二.解读中国金融稳定报告364

(一)定义和特征364

(二)互联网金融阶段分析365

(三)互联网金融分类365

(四)互联网金融监管366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367

(一)引言367

(二)对互联网金融功能和风险特征的基本判断367

(三)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369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369

(五)结论和展望374

四.2014年最新政策及解读375

第三部分 政策篇386

第十二章 政策综述和回顾386

一.国家政策387

二.主管中央部委政策389

(一)人民银行(国家外管局)389

(二)银监会392

(三)证监会392

(四)保监会393

(五)工信部394

(六)行业协会394

第十三章 地方政府支持政策396

一.北京:起点高行动快396

二.上海:利用“互金”引领创新399

三.浙江:阿里领跑400

四.江苏-南京:六朝古都金融新解400

五.广东-深圳:又一次领航改革403

六.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汇总404

第十四章 政策建议410

一.国家层面410

(一)正确把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411

(二)加快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411

(三)明确责任分工,营造科学有序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412

(四)制定完善监管制度和办法413

二.地方政府层面414

(一)明确支持范围,形成错位发展414

(二)优化工商注册,支持获取资质414

(三)支持业务拓展,加强产业聚集414

(四)优化发展环境,完善金融生态415

(五)加强工作保障,推进工作落实416

三.总结416

(一)加强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监管和风险管理417

(二)构建有效的横向合作监管体系417

(三)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418

第四部分 综合篇420

第十五章 中国的金融改革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遇420

一.我国金融体系依然存在问题,需要推进金融改革420

二.当前金融改革的内容与互联网金融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421

三.金融改革为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具体机遇422

四.互联网金融企业把握金融改革机遇需要注意两点424

第十六章 以好贷网实践来谈互联网重构金融的十大要点425

第十七章 互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430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的创新430

(一)行业组织的概念430

(二)行业组织的基本功能431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产生的必要性432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的现状433

(五)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的创新建议436

二.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生态系统建设探讨437

(一)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生态系统的创新模式438

(二)打造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生态系统438

(三)总结启示440

第十八章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442

第十九章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问题研究445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与消费金融权益问题的提出445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445

(二)互联网金融的类型和特点446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提出447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行为分析447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消费侵权行为分析447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难点449

三.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国际比较研究与启示452

(一)西方国家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主要做法452

(二)西方国家的经验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启示454

四.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我国金融消费保护的路径选择455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立法455

(二)开展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和信息安全教育455

(三)督促金融产品提供方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管理455

(四)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监管协作456

(五)构建“多元化”互联网金融纠纷解决体系456

第二十章 移动支付APP的安全问题研究458

一.移动支付APP的发展前景与服务体系458

(一)移动支付APP将是未来移动支付的重要形式458

(二)移动支付APP服务正在不断拓展、优化459

二.移动支付发展最大掣肘是安全问题459

三.移动支付APP安全问题的全面解析461

(一)支付流程内的便捷与安全平衡问题461

(二)支付流程外的安全问题466

四.对策建议:各方协同,提升移动支付的可用性472

(一)用户:加强多重防护,提升安全意识,做移动支付行动派472

(二)移动支付APP:优化安全风控能力、提升服务质量473

(三)银行:主动服务,承担社会责任474

(四)监管方:完善法律环境,打造协同保障机制474

第二十一章 互联网金融三字经476

文库致谢479

打造21世纪的走向未来丛书4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