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464361.jpg)
- 田合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2009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伤寒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伤寒论》创作的理论体系是五运六气理论1
(一)《伤寒论》三阴三阳与六经2
(二)不能以“热病”概括一切外感病7
(三)《伤寒论》序言说张仲景族人多死于外感7
(四)理论和临床的结合8
(五)《伤寒例》论外感病属于五运六气理论9
(六)外感最多杂气17
(七)疫病17
二、六经病欲解时:仲景创作《伤寒论》之大纲20
(一)《伤寒论》以阴阳“时”为纲,六经为目21
1.解时21
2.时立气布34
3.六经病欲解时分两层次35
4.生阳死阴40
(1)少阴阳回欲愈40
(2)少阴阳亡不治40
(3)厥阴阳回欲愈41
(4)厥阴阳亡不治41
5.生命四元素在子丑寅三时42
(二)六经病欲解时,就是六经病向愈的时间43
(三)阴阳离合49
三、从五运六气角度解析六经病欲解时51
(一)少阳主春51
(二)心主夏主太阳51
(三)阳明主秋应肺金51
(四)太阴脾主冬天亥子丑三时寒水51
(五)太阳主外主表,太阴主内主里56
1.太阳主外,太阴主内56
2.救表、救里62
3.上焦68
(1)上焦位置69
(2)上焦生理69
(3)上焦病理70
(4)小结70
4.夏秋病在阳,冬春病在阴71
5.阴阳两仪71
(1)阳仪三经三气所致太阳病75
(2)阴仪三经三气所致太阳病78
(3)阳仪所致阴仪病80
(4)阴仪所致阳仪病80
(5)四季感邪80
(6)六经病欲解时与四时养生80
(7)任督统两仪80
6.病发于阳、发于阴81
7.合病并病110
(1)寅申分和辰戌分110
(2)合病并病110
8.昼夜卯酉分111
9.人体构造112
10.阳气怫郁124
11.阳病、阴病130
12.《伤寒论》寒温一统131
13.“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的误治134
14.柴胡汤证141
15.少阳统内外145
16.对睡眠的影响146
(六)太阳病三篇146
1.太阳病上篇146
2.太阳病中篇147
3.太阳病下篇147
4.太阳感六淫148
5.六经皆有表证148
6.少阳和太阴149
(七)少阳三焦寄于肝胆149
(八)一个少阳统三阴150
1.一个少阳统三阴150
2.相火本位与元气150
3.三阴以太阴为主152
(九)水火木金四象152
(十)二至病153
1.《内经》论述153
2.《伤寒论》论述153
3.腹诊156
4.手鱼际诊156
5.临床治疗156
(十一)创立辨证体系162
(十二)从发生学论人之三本及治病二统163
1.人之三本163
2.治病二统166
(十三)从三本论人之真气及病入膏肓166
1.真气为后天之气166
2.病入膏肓169
3.真气运行171
(1)膏、肓两关171
(2)腕、踝两关172
4.十二经脉173
5.饮食输布175
6.心肾175
(十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175
1.先天有形之神176
2.后天无形之神176
3.先天后天结合之神177
(十五)人之三本与丹田179
1.膻中丹田179
2.神阙丹田180
(十六)拯救《伤寒论》——正本清源探伤寒181
(十七)小结182
1.大表部发病186
2.大表部诊断186
3.大表部治疗188
4.大里部诊断195
5.大里部治疗196
6.病愈规律196
四、运气之轮常转——五运六气是本源197
五、外感病概说200
(一)外感病的种类200
1.以病因分类200
(1)六淫分类200
(2)按六淫阴阳属性分类200
2.按发病时间分类200
(1)四时正气为病201
(2)非时行之气为病201
3.以病名分类206
(二)外感病传变方式206
1.从表到里的传变方式206
(1)《素问·皮部论》所说从皮传腑206
(2)《素问·热论》所说的六经传变207
(3)《灵枢·百病始生》所说从皮传募原207
2.本经系统为病208
3.以胜相加传变方式208
(1)以五行胜克相加传变208
(2)以阴阳相加传变208
(3)“合病”“并病”传变209
4.旺气发病与滞后传变210
六、张仲景论营卫气血辨证和三焦辨证218
(一)张仲景三焦辨证218
(二)营卫气血辨证223
1.关于营卫的生理病理223
2.关于营卫失常所致外感病证223
3.关于营卫失常所致内伤杂病224
4.营卫生理病理与三焦225
七、外感病传变规律230
(一)《伤寒论》传变规律230
1.“病发于阳”太阳阳明病传变规律230
2.“病发于阴”太阴少阳病传变规律235
(二)《温热论》传变规律236
(三)《温疫论》和《湿热论》直中传变规律240
1.吴又可《温疫论》论直中240
2.薛生白《湿热论》论直中241
3.膜原七法242
(四)小结244
八、张仲景甘温扶阳重黄庭245
九、三阴三阳开阖枢247
1.从阴阳仪方面阐述247
2.从三阴三阳方面阐述253
3.分开、阖、枢三类阐述253
十、三阴三阳类别255
十一、排病现象之原因259
十二、再论阴火262
十三、张仲景怎样撰成《伤寒杂病论》266
(一)《汤液经法》不是张仲景撰写《伤寒论》的主要参考书266
(二)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用了《内经》理论267
(三)六经之名不可废270
(四)《伤寒论》离不开中医独特的阴阳五行理论270
(五)削足适履之风不可倡270
十四、现代三部六经学说的比较272
(一)刘绍武三部六病说272
1.表部272
2.里部272
3.半表半里部272
(二)胡希恕三部六经说273
1.表273
2.里273
3.半表半里273
(三)田合禄三部六经说273
1.横向三部六经273
2.纵向三部六经274
十五、五运六气将中医标准化275
(一)中医理论规范化275
(二)中医疾病规律化276
(三)中医临床技术规格化276
(四)中医临床技术的量化278
十六、田氏“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279
(一)纵向三部六经279
(二)横向三部六经280
(三)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281
(四)李东垣论“太极三部六经体系”283
1.横向三部六经体系284
2.纵向三部六经体系286
十七、医案289
1.太阳阳明病痹证290
2.太阳阳明病便秘293
3.太阴阳明病肺癌295
4.太阳阳明病肝郁(刺期门病案)300
5.阳明病头痛307
6.太阳阳明病头痛307
7.少阳病头晕308
8.少阳病月经不调311
9.二至病312
10.少阳阳明病哭泣、便难314
11.太阳病漏汗315
12.胸痹咳嗽316
13.闭经316
14.流感病例(2012年春广深流感远程治验病案)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