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幸福能力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肖冬梅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5539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幸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幸福能力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幸福言说方式的转换:幸福理论突破的基础1
一、“幸福是什么”的发问方式:传统理论存在局限的根本原因1
(一)“幸福是什么”是传统研究中的理论原点2
(二)“幸福是什么”发问方式的局限性2
二、现成论: “幸福是什么”问题背后的哲学思维方式4
(一)“幸福是什么”问题所蕴含的思维方式4
(二)现成论的基本特征及其运用于幸福研究中的缺陷5
三、“生成论”:幸福研究中应有的哲学立场6
(一)生成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维方式6
(二)幸福研究中坚持生成论的必然性8
四、“幸福意味着什么”和“如何实现幸福”:生成论视角下的言说方式9
(一)从“幸福是什么”到“幸福意味着什么”和“如何获得幸福”10
(二)在“如何获得幸福”的追问中转变研究内容和方法11
第二章 生命存在之更完满体验:幸福的意蕴13
一、人存在境遇中的压力及所形成的需要:透析人的生命存在之关键14
(一)人存在境遇中的第一重内在压力:符合生命存在的共性14
(二)人存在境遇中的第二重内在压力:保持人生命存在的特殊性18
(三)人存在境遇中的第三重内在压力:解决人生命存在的本有矛盾21
(四)人存在境遇中的外在压力:适应环境和符合社会要求25
(五)两种发展需要的形成:人存在境遇中内外压力的结果26
二、生命的存在:生成论视角下幸福理论中的逻辑出发点与旨归28
(一)存在者、活动方式和存在境遇:生成性的个体生命存在之内蕴29
(二)个体生命存在:人生幸福的出发点和幸福理论的逻辑起点30
(三)完满的个体生命存在:幸福的落脚点和幸福理论的价值旨归32
三、生命存在的片面理解:传统幸福理论的误区37
(一)自然生命:快乐论幸福观37
(二)理性生命:完善论幸福观39
(三)神性生命:宗教幸福观40
四、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生命幸福观中的幸福41
(一)生命存在的从较不完满到较完满的过渡:幸福的客观标准41
(二)更完满的生命存在状态之体验:幸福的主观标准48
(三)生命活动:幸福的来源51
(四)更合乎内源性发展需要的生命活动:幸福的基石52
(五)外在性与内源性发展需要满足的结合:实现幸福的主要途径53
(六)生命存在的维度:幸福分类的依据54
第三章 “幸福能力”:“如何实现幸福”的追问中不可掩蔽的幸福范畴56
一、“幸福能力”概念的提出57
(一)能力的一般解读57
(二)幸福能力的内涵59
二、“幸福能力”概念提出的依据64
(一)“幸福能力”概念的提出是逻辑推理的必然64
(二)“幸福能力”概念的提出是实证支持的结果72
三、幸福能力的特点和实质75
(一)幸福能力的特征75
(二)幸福能力的实质79
四、幸福能力与其他能力的联系和区别82
(一)幸福能力与生存能力的联系和区别83
(二)幸福能力与道德能力的联系与区别85
(三)幸福能力与情绪能力的联系和区别85
第四章 静态和动态:考察幸福能力整体结构的双重维度87
一、幸福能力结构体系的静态剖析87
(一)结构的一般分析88
(二)幸福能力结构的“运作维度”88
(三)幸福能力结构的“内容维度”95
(四)幸福能力结构的“目标维度”96
(五)幸福能力结构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100
二、幸福能力及其结构的动态考察101
(一)幸福能力及其结构的发生102
(二)幸福能力及其结构的发展阶段107
三、幸福能力结构的生成和发展的动力112
(一)幸福能力结构生成和发展的动力来源112
(二)幸福能力结构生成和发展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115
(三)活动是幸福能力结构生成动力之间相互作用的桥梁和中介116
第五章 生产性人格:幸福能力发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118
一、生产性人格体现出人与世界特殊的定向关系119
(一)人格的核心和特性119
(二)人格基础和人格定向122
(三)生产性定向和生产性人格124
二、生产性人格是幸福能力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和动力129
(一)确定了人重视生命存在的基本立场129
(二)形成了人趋向自我完善的半自动化运作方式132
(三)提供了人与世界关联和作用的正确模式134
三、幸福能力的发展是生产性人格定向的肯定和强化136
(一)发现幸福的能力有助于个体对其生产性人格定向的肯定137
(二)获得幸福的能力有助于个体对其生产性人格定向的固化138
(三)拓展幸福的能力有助于个体对其生产性人格倾向的强化140
第六章 解除障碍和建构美好:幸福能力发展的外在集中体现143
一、限制性的生命活动模式:个人幸福的主要障碍144
(一)生命活动的类型144
(二)生命活动方式主要取决于生命活动模式145
(三)幸福的主要障碍来源于限制性的生命活动模式147
二、解除和建构:幸福能力所体现的双重主题150
(一)解除限制性的生命活动模式是幸福能力的重要体现150
(二)建构合乎内源性发展需要的生命活动模式是幸福能力的关键体现152
(三)解除限制和建构美好是长期训练和努力的过程157
三、建构积极愉悦的生命活动模式:幸福能力的初步性集中体现158
(一)积极愉悦的幸福之意蕴和作用158
(二)发挥幸福能力实现个体积极愉悦的生命活动模式161
四、建构自我实现的生命活动模式:幸福能力的提升性集中体现166
(一)自我实现理论和自我实现的幸福之意蕴167
(二)发挥幸福能力建构自我实现的生命活动模式169
五、建构自我扩展的生命活动模式:幸福能力的跃升性集中体现174
(一)自我扩展的幸福之意蕴174
(二)自我扩展的幸福之层次176
(三)自我扩展的生命活动模式之实现180
第七章 现实探寻:幸福能力培育的主要内容和路径186
一、培育发现幸福的能力之主要内容与实现路径187
(一)发现幸福的能力之培育内容188
(二)发现幸福的能力之自我培育的主要路径193
(三)发现幸福的能力之外在培育的主要路径202
二、培育获得幸福的能力之主要内容与实现路径210
(一)培育获得幸福的能力之普遍内容及实现路径211
(二)获得积极愉悦的幸福之能力培育的具体实现路径222
(三)获得自我实现的幸福之能力培育的具体实现路径226
(四)实现自我扩展的幸福之能力培育的具体实现路径230
三、培育拓展幸福的能力之主要内容与实现路径236
(一)拓展幸福的能力之培育内容236
(二)拓展幸福之能力培育的主要路径241
结语247
参考文献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