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导弹测控系统总体设计原理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导弹测控系统总体设计原理与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4457101.jpg)
- 成求青,李波,余浩章,邓洛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8185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导弹试验-试验设计-总体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导弹测控系统总体设计原理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导弹的分类及飞行试验任务2
1.2 试验靶场的组成与功能4
1.3 测控系统的地位和作用4
1.4 测控系统的规划与建设7
1.5 导弹测控技术的发展8
1.6 本书内容结构11
第2章 测控系统总体设计概要13
2.1 系统与总体设计14
2.2 总体设计主要任务16
2.3 总体设计主要问题18
2.4 总体设计的实现19
2 4.1 测控需求论证19
2.4.2 系统的综合与分析21
2.4.3 台站布局与配置23
2 4.4 系统集成25
2 4.5 系统分析评估26
2 4.6 总体方案拟定26
2.4.7 设计方案落实27
2 4.8 试验验证28
2.5 对总体设计的要求29
第3章 测控时空基准及参数换算33
3.1 常用时间系统的定义与转换计算34
3.1.1 常用时间系统的定义34
3.1.2 时间系统的转换计算37
3.2 常用坐标系的定义与转换计算38
3.2.1 常用坐标系的定义38
3.2.2 坐标系的转换计算44
3.2.3 相关参数的转换计算58
3.2.4 坐标系间相关欧拉角的计算65
第4章 大气与目标特性对测控的影响71
4.1 大气影响及其参数估算72
4.1.1 光信号的大气传输损耗72
4.1.2 电信号的大气传输损耗73
4.1.3 大气折射误差75
4.2 光学目标特性参数估算77
4.2.1 阳光目标有效反射面积77
4.2.2 激光目标有效反射面积86
4.2.3 目标有效辐射面积87
4.3 雷达目标散射截面积估算90
4.3.1 简单形体的RCS90
4.3.2 组合形体的RCS93
第5章 外测分系统101
5.1 光学外测102
5.1.1 光电经纬仪102
5.1.2 激光测量雷达107
5.2 无线电外测111
5.2.1 单脉冲测量雷达111
5.2.2 中长基线干涉仪系统121
5.2.3 短基线干涉仪系统126
5.2.4 非相参测速定位多站系统128
5.2.5 多站联用129
5.2.6 多测速系统129
5.3 GNSS外测131
5.3.1 GNSS基本情况131
5.3.2 GNSS外测系统组成与功能137
5.3.3 弹载转发器系统弹道参数解算139
5.4 实况景象记录143
第6章 遥测与安控分系统147
6.1 遥测分系统设计148
6.1.1 系统组成148
6.1.2 设计分析157
6.2 安控分系统设计165
6.2.1 主要故障及安控方式165
6.2.2 安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68
6.2.3 系统设计171
6.2.4 主要指标分析181
第7章 弹载测控与配套分系统187
7.1 弹载测控分系统188
7.1.1 无线电设备188
7.1.2 激光合作目标199
7.1.3 光信标与雷达角反射器202
7.2 引导分系统204
7.2.1 概述204
7.2.2 引导误差分析205
7.2.3 引导概率估算206
7.3 通信系统207
7.3.1 通信在测控中的作用及要求207
7.3.2 系统组成与功能208
7.3.3 几种基本系统的原理与应用209
7.4 时统分系统218
7.4.1 时统在测控中的作用及要求219
7.4.2 系统组成与功能220
7.4.3 时统设备223
第8章 系统集成与接口设计225
8.1 测控台站组成与配置226
8.1.1 台站整合226
8.1.2 布局优化227
8.1.3 台站配置229
8.2 站址勘选与测量236
8.2.1 站址勘察236
8.2.2 站址坐标测量237
8.3 系统接口设计240
8.3.1 信息交换关系241
8.3.2 信息传输结构与接口241
8.3.3 信息传输协议247
8.3.4 信息传输内容与格式250
8.4 设备安装标校250
8.4.1 地面站设备的安装标校251
8.4.2 船载测控设备的安装标校256
8.4.3 机载测控设备的安装标校258
8.4.4 星体标校259
8.5 系统连接匹配261
8.5.1 测控信息连接261
8.5.2 指挥调度信息连接266
8.5.3 时统信号的连接267
8.5.4 引导信息的连接271
第9章 关键技术性能计算分析273
9.1 视见距离计算274
9.2 跟踪性能计算274
9.2.1 地面站跟踪性能275
9.2.2 机载站跟踪性能276
9.2.3 船载站跟踪性能280
9.3 非跟踪设备视见范围计算285
9.3.1 地面固定设备视野范围285
9.3.2 机载固定设备视野范围286
9.3.3 船载固定设备视野范围287
9.4 作用距离估算288
9.4.1 光电设备作用距离288
9.4.2 雷达设备作用距离294
9.4.3 激光雷达作用距离297
9.5 测量精度分析299
9.5.1 基本概念299
9.5.2 误差源分析300
9.5.3 各种体制的精度估算方法308
9.6 测量可靠性分析321
9.6.1 基本概念321
9.6.2 系统可靠度预估324
9.6.3 可靠性指标分配325
第10章 设计验证试验329
10.1 系统仿真试验330
10.1.1 仿真概述330
10.1.2 系统建模332
10.1.3 仿真运算338
10.2 系统联调试验358
10.2.1 传输正确性检查359
10.2.2 传输误码和时延测试360
10.2.3 系统总联测试361
10.3 系统校飞试验362
10.3.1 系统性能校飞363
10.3.2 精度鉴定校飞363
10.3.3 作用距离鉴定校飞365
第11章 系统优化设计367
11.1 概述368
11.2 优化设计的一般过程368
11.3 主要模块的设计369
11.3.1 设计变量369
11.3.2 数学模型370
11.3.3 约束条件370
11.3.4 目标函数370
11.3.5 优化方法371
11.4 优化设计的实现372
11.4.1 一般原则372
11.4.2 设计工具373
11.4.3 测控总体设计专家系统375
附录A 正交多项式最小二乘法拟合参数计算379
参考文献390
名词索引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