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
  • 顾黄初,李杏保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83470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402页
  • 文件大小:220MB
  • 文件页数:13658860页
  • 主题词:汉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学国文[现代文之部]》序(1949)&叶圣陶1

关于中等学校的国文教学(1949)&刘国盈8

改革我们的中学国文教学(1950)&董纯才13

《大学国文[文言之部]》序&叶圣陶29

语文学习三阶段(1950)&宋云彬38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个主要问题(1950)&郭绳武44

对国文教学的几点意见(1950)&潘开沛54

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1951)&人民日报社59

几个关于中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分析(1951)&白枫 张广酉 王年芳65

马克思主义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问题(1951)&任铭善73

大学课程“中国语文概论”的一个教学总结(1951)&黎锦熙79

“速成识字法”的创造经过(1952)&祁建华88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1952)&刘运沂93

中等学校语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1952)&徐世荣98

如何指导“说话教学”(1953)&郑光仪104

阅读作品要注意时代背景(1953)&周振甫109

改进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增加练习——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空谈倾向(1953)&徐仲华114

从《红领巾》的教学谈到语文教学改革问题(1953)&叶苍岑121

怎样自学语文(1954)&周祖谟130

评改作文要依据教学原则(1954)&杨文 晋凡137

关于钻研语文课本中文学教材的几点意见(1954)&黄药眠143

中学文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1955)&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文学编辑室151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前言(1955)&张志公159

语文教学的特征(1956)&林焕平164

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1956)&江山野170

中学汉语教学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957)&朱伯石177

培养孩子们的说话能力(1957)&斯霞187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厚古薄今倾向(1958)&张毕来193

普通话和语文教学(1958)&吕冀平201

“文”与“道”——关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之我见(1959)&刘培坤208

怎样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1959)&袁瑢216

漫谈语文的教与学(1959)&冰心223

黑山北关小学教学改革经验与心理学中某些理论问题的探讨(1960)&茅于燕227

语文课的“文”“道”问题(1961)&陈望道235

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1961)&文汇报社236

古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1961)&王力246

中学语文的选材标准和范围(1961)&吴伯箫251

反对把语文教成政治课(1961)&洛寒256

“教师下水”(1961)&叶圣陶262

切切实实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1961)&殷伟265

语文教师是经师,也是人师(1962)&林砺儒275

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1962)&吴天石279

漫谈说理文(1962)&朱光潜290

中小学语文课字、词、句、篇教学初探(1962)&沈佩畦296

谈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1962)&高润华300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文道结合”的问题(1962)&王楫307

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1963)&吕叔湘313

说工具(1963)&张志公325

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1963)&洛寒334

教育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963)&颜振遥344

改进语文教学的几点意见(1964)&曾仲珊352

改进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1964)&周学敏357

小学低年级三种识字测定指标的比较研究(1966)&朱作仁366

反对烦琐哲学 坚持精讲多练(1977)&张棣华376

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1978)&吕叔湘382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1978)&叶圣陶385

谈谈作文教学(1978)&朱德熙396

语文教学需要大大提高效率——泛论语文教学科学化和进行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问题(1978)&张志公 田小琳 黄成稳400

谈谈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问题(1978)&刘国正409

应大力开展汉字教学的研究和实验工作(1978)&张田若416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1978)&张鸿苓419

论语文是基础工具(1978)&洪宗礼427

略谈学好语文(1979)&苏步青437

谈谈语文教材(1979)&段力佩442

漫谈语文教学和教师修养(1979)&罗竹风446

语言规律与语文教学(1979)&蒋仲仁452

语文教学程序初探(1979)&张寿康462

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的几个问题(1979)&黄光硕469

练笔(1979)&沈蘅仲475

说“练”(1979)&何以聪482

“以作文为中心组织整个语文教学”的一点尝试(1979)&周韫玉491

朗读也要抓字、词、句、篇(1979)&过传忠501

充分暴露矛盾,大胆促进思维(1979)&徐振维 姚建庭509

努力使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科学化(1980)&李秉德517

试谈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思想(1980)&袁微子527

语文教学主要是文章教学(1980)&曾祥芹534

语文学习的习惯与语文能力的发展(1980)&苏州中学语文教研组 蔡大镛执笔538

必须打破“政治标准第一”的框框——谈谈中学语言教材改革(1980)&张炳隅547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980)&包忠文555

为什么要探索写作的基本功训练(1980)&常青561

中学语文阅读课文应如何处理(1980)&张定远570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的几个问题(1981)&吕叔湘576

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1981)&张志公585

谈“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1981)&杭苇600

语言训练教学法纲要(1981)&陆继椿61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981)&魏书生617

语文课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981)&黎见明623

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心理测验小结(1981)&张隆华 周庆元630

思路教学和教学思路(1982)&谭惟翰640

读书方法漫淡(1982)&孙移山646

重在点拨(1982)&蔡澄清655

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条件(1982)&袁金华 谢方泽 钱任初661

应当建立一门“阅读学”(1982)&韩雪屏 张春林 鲁宝元668

怎样以卡片为辅助手段进行语文教学(1982)&宁鸿彬674

“大语文教育”刍议(1982)&张孝纯680

我们对语文考试命题的改革(1982)&程力夫686

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1982)&张锐 朱家珏690

语文教学与“听知能力”的训练(1982)&李杏保699

改进议论文教学的尝试(1982)&曹文趣705

训练思想方法 提高说理能力(1982)&柳印生715

实和活——谈中学语文课的基本功训练(1983)&刘国正724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试谈语文课中“教”与“学”的关系(1983)&杨殿奎731

砥砺学生的思维(1983)&潘凤湘741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几点体会(1983)&张翼健745

说“碎语”(1983)&郑万钟752

打开青少年心灵的天窗——中学生写作心理调查报告(1983)&范守纲 朱乾坤 董金明 火观民 朱近赤756

兴“教练”式废“讲师”式——中学语文教学“彻底变法”之我见(1983)&姚竹青763

三十多年来我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主要意见(1984)&辛安亭769

从学语文到教语文(1984)&张?之781

语文教学全过程规划的初步设想(1984)&张志公794

初中语文能力过关问题探索(1984)&欧阳代娜805

小学语文训练的一些方法(1984)&霍懋征817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多学少考(1985)&赵宪初822

谈谈文言教学(1985)&张中行827

让语文教学比翼齐飞(1985)&林炜彤837

“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探索(1985)&钱梦龙846

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的实验报告(1985)&吕敬先862

作文评分中主观性问题的研究(1985)&黄煜烽 吴承红 启扬877

“大而化之”阅读教学观刍议(1985)&刘守立887

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学科(1986)&匡亚明 徐中玉 侯镜昶906

论语文教育研究的“三个面向”(1986)&顾黄初 李杏保909

关于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1986)&张富918

作文三级训练体系简介(1986)&刘朏朏 高原928

激发疑问 指导思维(1987)&卢元934

“标准化考试”与语文教学(1987)&王必辉942

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1987)&顾黄初945

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语文教学的哲学思考(1987)&陈钟梁955

论小学语文教育的审美特征(1987)&杨再隋962

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1987)&倪文锦971

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总体构想(1988)&周正逵980

调整高师中文专业教学计划 提高中学语文教师水平(1988)&于亚中988

要在语文教学中树立重视思维训练的新观念(1988)&吕志范998

系统科学与语文教学(1988)&佟士凡1007

语文教材的三种模式(1989)&张厚感1015

我的作文教学观(1990)&陆鉴三1018

关于建立语文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思考——兼论学科教育学的几个共性问题(1990)&阎立钦1026

语文教育学学科大系构想(1990)&王松泉1035

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1991)&李吉林1040

写字练习的心理学问题(1991)&汪潮1050

对中专语文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认识(1991)&胡大奎1056

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1992)&潘仲茗1060

从汉语的特点出发改革语文教学(1992)&杜常善1068

灯火阑珊处——语文教学改革管窥(1993)&刘国正1075

儿童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与作文训练(1993)&吴立岗1083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原则研究的三点思考(1993)&王伟1088

汉字教学改革的新尝试(1993)&刘庆俄1093

语言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1994)&于漪1099

语文教师的心理品质(1994)&钟为永1109

语文教学要强化语言训练(1994)&朱泳燚1117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1994)&申士昌1126

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1994)&韦志成1131

怎样建立中专职业技术语文教学的独立体系(1994)&吴佩琨1137

语文教材文化的建设和理论研究(1995)&朱绍禹1146

阅读教学规律试析(1995)&钟和诚1155

语文教学系统方法论纲(1995)&饶杰腾1168

得法养习 历练通文(1996)&陈日亮1174

语文能力测试和比较·结语(1996)&施仲谋1186

阅读教学中的两条比较思路(1996)&李道鉴1193

我理想中的教材和教法(1997)&章熊1199

语文教育和语言素质(1997)&陶本一1209

论中学语文教学的两个误区(1997)&孙光萱1217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研究与实验(1997)&顾振彪1229

语文教育中的语感问题(1997)&杨成章1237

“人文说”和“工具说”的分歧(1997)&王尚文1244

汉字研究和汉字教学(1997)&苏培成1250

文言文非诵读不可(1997)&张必锟1257

语文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论(1997)&陈菊先1266

四坚持 四优化 求创新——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材教法的科研实验(1997)&丁有宽1275

局面初创 成绩突出 任重道远——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建设现状述评(1997)&江明1281

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素养及其形成途径(1997)&颜禾1288

民主 科学 个性——语文素质教育思考(1997)&李镇西1297

展开双翼才能腾飞——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状况和思考(1998)&刘国正1304

新世纪语言教学体系初步构想(1998)&张传宗1315

培养听话与说话能力——语文教育的一个跨世纪课题(1998)&王世堪1321

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1998)&吴柳1331

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1998)&洪镇涛1341

试解语文教学的“斯芬克斯之谜”(1998)&庄文中1350

对中专语文新大纲主要精神的理解(1998)&谢海泉1357

让学生学有所成——说理技能训练个案研究(1998)&周玉荣1366

给孩子们编写唐诗选本的设想(1998)&叶至善1372

香港中学中国语文科课程的现在和将来(1999)&何文胜1377

语文教学的“病根”(1999)&顾德希1382

语文教学的破与立(1999)&刘永康1391

后记1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