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13辑 第9册 黄庭坚读书诗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龚鹏程主编;王秀如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322077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13辑 第9册 黄庭坚读书诗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
一、研究动机1
二、读书诗的定义2
三、研究目的4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5
一、研究黄庭坚诗歌之专著5
二、研究读书诗之专著14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进路16
一、研究范围16
(一)黄庭坚诗文的编辑与刊刻16
(二)本文的研究范围24
二、研究进路26
第二章 宋代读书诗的兴起原因29
第一节 科举制度与读书风气29
一、参与科举人数众多,读书人数遽增30
(一)省试规模扩大30
(二)取士名额增加33
(三)新增特奏名进士34
二、考试内容趋于多元化,注重议论思辨精神35
(一)考校范围广泛而多元36
(二)注重经世致用、泛观博览的诗赋考试37
(三)注重独立思辨、自出机杼的经义考试39
第二节 官私教育蓬勃42
一、中央官学42
二、地方官学45
三、书院47
第三节 出版文化事业兴盛48
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进步48
二、大量印制各类典籍49
(一)国子监雕印书籍的盛况50
(二)私家刻印书籍的盛况51
(三)坊肆刻印书籍的盛况52
(四)唐人文集的编纂与刊刻53
三、官私藏书发展空前54
(一)国家藏书55
(二)私人藏书56
(三)书院藏书57
第四节 宋诗的发展趋势58
一、中唐以来的哲学突破59
二、宋诗尚意的诗学取向60
三、宋诗题材广泛而多元62
第三章 黄庭坚的家学渊源与学术经历65
第一节 黄庭坚的家学渊源65
一、六世祖至祖父辈66
二、父辈68
三、岳丈孙觉与谢景初71
(一)孙觉71
(二)谢景初73
第二节 黄庭坚的学术经历75
一、学官生涯75
(一)学官职掌与黄庭坚对新学的态度76
(二)学官生活的清冷78
(三)交游与唱和79
二、馆阁生涯81
(一)修书校书82
(二)以茶佐书84
(三)馆阁宿直84
(四)贡举锁院85
(五)曝书会88
(六)馆阁聚食与文人雅集89
第三节 黄庭坚与藏书家的交游90
一、入馆前结识之藏书家90
(一)李常90
(二)刘涣、刘恕、刘壮舆92
(三)晏几道94
(四)其他藏书家95
二、馆阁时期结识之藏书家97
(一)钱勰97
(二)王钦臣98
(三)司马光与司马康父子100
三、贬谪荆州时期结识之藏书家102
第四章 黄庭坚读书诗之思想内蕴105
第一节 读经部诗与读子部诗106
一、从经典中学习人生典范106
二、以儒家经典养心治性108
三、以儒学观点阐释《庄子》齐物论110
四、以道教经典修炼养生112
五、从经书中累积诗歌语言114
第二节 读史部诗117
一、考当世之盛衰与君臣之离合118
(一)刘备与诸葛亮之离合118
(二)晋代清谈误国119
(三)唐室衰微之肇因120
二、观士人见危之大节与奉身之大义126
(一)陶渊明的用世大志与诗歌成就126
(二)南霁云殉国之大义127
三、知人之贤不肖129
(一)曹操谋篡之野心129
(二)谢安之矫情与侥幸130
第三节 读集部诗131
一、追寻典范132
(一)陶渊明之乐易132
(二)杜甫之忠义133
(三)元结之耿介135
(四)苏轼之固穷守节与耿介旷达137
二、鉴赏前人诗歌141
(一)庾信晚年之忧思风格141
(二)杜甫之美刺教化精神143
三、跨越时辈、擅场前辈145
(一)效沈炯以佛典为诗,次韵见巧145
(二)戏效禅月咏慧远,翻案出奇146
(三)与苏轼同题竞作,开发遗妍148
四、论述诗法,指点后进151
(一)人品为诗美之根源152
(二)以「清」为审美标准153
(三)用意刻苦,切忌好奇154
(四)注重诗歌言志传统155
五、其他157
第五章 黄庭坚读书诗之艺术风貌163
第一节 黄庭坚读书诗的体式分析164
一、阅读文本之分析164
二、诗歌篇题之分析165
三、各期诗歌之分析167
第二节 黄庭坚读书诗的艺术形式171
一、高度?括,巧于镕裁172
二、援引前人,证其论述175
三、善用翻案,别出新意177
四、意象为喻,阐释美感181
(一)以自然意象为喻182
(二)以人文意象为喻184
第三节 黄庭坚读书诗的章法布置187
一、布局匀称的平分式结构188
二、层层转换的多层次式结构191
三、上下勾连的交叉式结构192
四、时空切合的跨跃式结构193
五、衬托对立的反差式结构196
第六章 结论199
一、「文道合一」的诗学进路200
(一)以经典修养人品道德200
(二)以经典涵养学术思想201
(三)以经典薰陶艺术素养203
二、博通新变的艺术技巧205
(一)?括前人书卷,赋予新貌206
(二)援引前人思想,融通经典206
(三)推翻前人论述,独出新意207
(四)抛弃惯用意象,妙想出奇208
(五)脱除凡近章法,力求与人远208
三、句法与山谷诗之「文与道俱」211
参考文献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