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祭礼与宋代郊祠符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祭礼与宋代郊祠符号](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4441872.jpg)
- 林美惠著 著
- 出版社: 复文图书有限公司
- ISBN:986636854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祭礼与宋代郊祠符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吉祭礼的文化体系1
前言 吉祭礼的定义1
第一节 吉祭礼的祭统模式2
1.礼官2
2.祭制2
3.庙制3
4.德禘4
第二节 吉祭礼的祭法模式6
5.齐戒6
6.祭名7
7.神位7
王宫制图8
8.巫祝及尸9
9.时日卜筮11
第三节 吉祭礼的祭义模式12
10.伦体12
11.报本反始13
12.四望14
13.五祀15
14.农祈16
结语 吉祭礼的文化惊奇18
第二章 吉祭礼的原型伦理23
前言 人间的伦理祭23
第一节 礼轴之一:祭所与人25
1.伦理祭一 祭所25
2.伦理祭二 所祭者26
3.伦理祭三 主祭之人27
4.伦理祭四·四季谒礼28
第二节 礼轴之二:特牲与少牢30
5.伦理祭五·筮日筮尸30
6.伦理祭六·宿尸宿宾及请祭期30
筮日宿尸宿宾图32
7.伦理祭七·迎尸正祭34
迎尸正祭及酳尸图35
8.伦理祭八·主妇及宾长献尸36
9.伦理祭九·献宾及兄弟36
10.伦理祭十·嗣举奠37
11.伦理祭十一·旅酬37
12.伦理祭十二·尸卒食及事尸礼毕37
13.伦理祭十三·暮燕及阳厌37
14.伦理祭十四·终嘏37
旅酬举奠终嘏图38
第三节 礼轴之三:有司彻41
15.伦理祭十五·尸出庙门41
16.伦理祭十六·埽寝堂41
17.伦理祭十七·设筵于寝41
18.伦理祭十八·主人授几41
19.伦理祭十九·初献42
20.伦理祭二十·尸卒爵42
21.伦理祭二十一·主人献侑42
22.伦理祭二十二·尸酌主人42
23.伦理祭二十三·主妇献尸及侑42
24.伦理祭二十四·尸酌主妇42
25.伦理祭二十五·宾长三献尸42
26.伦理祭二十六·主人酬尸42
27.伦理祭二十七·旅酬42
28.伦理祭二十八·尸侑降43
29.伦理祭二十九·礼终尸出43
30.伦理祭三十·?43
31.伦理祭三十一·阴厌43
有司彻图45
32.伦理祭三十二·不宾尸46
结论 原型伦理祭的质感美学52
第三章 吉祭礼的天人之统61
前言 原初心情的投射61
第一节 天与地的粗结构62
1.天地祭一·天神62
2.天地祭二·祭玉62
3.天地祭三·岁祭62
4.天地祭四·百灵62
5.天地祭五·地示62
6.天地祭六·祭乐62
第二节 祀天的仪式剧65
7.天地祭七·郊义65
8.天地祭八·圜丘65
9.天地祭九·配德65
10.天地祭十·亲耕66
11.天地祭十一·祭品66
12.天地祭十二·薪茅66
13.天地祭十三·祭服66
14.天地祭十四·祭舞66
15.天地祭十五·出祭67
16.天地祭十六·降神67
17.天地祭十七·迎尸67
18.天地祭十八·射牲67
19.天地祭十九·王盥67
20.天地祭二十·荐67
21.天地祭二十一·祝辞67
22.天地祭二十二·礼毕67
第三节 祭地的仪式剧69
23.天地祭二十三·祭地一·黄琮69
24.天地祭二十四·祭地二·夏至69
25.天地祭二十五·祭地三·埋祭69
26.天地祭二十六·祭地四·祝号祝辞69
27.天地祭二十七·祭地五·地戒69
圜丘图、方丘图72
第四节 明堂的仪式舞台73
28.天地祭二十八·明堂一·堂制74
29.天地祭二十九·明堂二·堂构74
30.天地祭三十·明堂三·教孝74
31.天地祭三十一·明堂四·布政74
32.天地祭三十二·明堂五·天人合教74
井田明堂图、方明图76
32.天地祭三十三·明堂六·明礼77
坛壝宫图、明堂朝诸侯图78
34.天地祭三十四·明堂七·鲁礼79
35.天地祭三十五·明堂八·九五80
九神图81
第五节 宗庙社稷的仪式舞台83
36.天地祭三十六·五帝一·五方帝83
37.天地祭三十七·五帝二·五人帝83
五方五人帝图84
38.天地祭三十八·社稷85
39.天地祭三十九·天子庙87
40.天地祭四十·诸侯庙89
41.天地祭四十一·大夫庙90
42.天地祭四十二·士庙90
43.天地祭四十三·庶人庙91
44.天地祭四十四·血祭92
结语 从不文明到文明之礼94
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圭璧、璋邸射图95
第四章 北宋郊祠的文化符号103
前言 一百六十七年的文化天地103
第一节 北宋的郊礼104
1.太祖郊106
2.太宗郊107
3.真宗郊107
4.仁宗郊110
5.英宗郊113
6.神宗郊114
7.哲宗郊117
8.徽宗郊(钦宗缺)119
第二节 北宋的祠礼126
1.景灵宫及地方宫观的造神126
2.儒家的奋斗137
3.礼乐文化的幻灭141
第三节 北宋的祷礼仪节146
1.仁宗明堂仪与徽宗扩建郊坛明堂146
2.神宗元丰六年享太庙及郊礼151
3.北宋郊祠的雅乐词154
4.徽宗的祭乐舞制176
结论 一百一十三条与六十八首宗教乐章179
第五章 南宋郊祠的文化符号188
前言 一百五十三年的文化天地188
第一节 南宋的郊礼189
1.高宗郊190
2.孝宗郊193
3.光宗郊197
4.宁宗郊198
5.理宗郊203
6.度宗郊209
7.瀛国公郊(昰、昺附)211
第二节 南宋的祠礼218
1.高宗祠218
2.孝宗祠220
3.光宗祠221
4.宁宗祠222
袷享位次图、祧庙位次图224
5.理宗祠232
6.度宗祠233
7.瀛国公祠(昰、昺附)234
8.祠玉牒239
第三节 南宋的祷礼仪节239
1.高宗郊礼仪节239
2.景钟及郊赦与天地祭坛244
3.明堂礼神玉252
4.孝宗郊祀明堂并用仪256
5.光宁理度与朱蔡姜261
五声五行之象图、五声相生图267
五方五行五声十二律图267
6.南宋郊祠的雅乐词273
结论 五十九首祭乐的送圣281
第六章 宋代祭孔的文化符号291
前言 神圣或圣贤291
第一节 北宋的圣人意义294
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缺)294
神宗、哲宗、徽宗、钦宗295
第二节 南宋的圣人意义301
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301
度宗、瀛国公(昰、昺)303
朱子305
第三节 朱子沧洲精舍的释菜仪311
沧洲精舍释菜仪313
拟沧洲精舍释菜仪图313
第四节 度宗咸淳三年祭孔神位314
1.正位 2.配位 3.从祀 4.从祀314
5.东廡从祀 6.西庑从祀314
拟大成殿祭孔及贤人之释奠图317
第五节 祭孔的庙乐318
1.迎神,凝安·黄钟为宫318
2.迎神,凝安·大吕为角318
3.迎神,凝安·太簇为征318
4.迎神,凝安·应钟为羽318
5.初献盥洗,同安318
6.升殿,同安318
7.奠币,明安319
8.奉俎,丰安319
9.文宣王位酌献,成安319
10.兗国公位酌献,成安319
11.邹国公位酌献,成安319
12.亚终献用文安319
13.配位酌献,成安319
14.饮福,绥安319
15.彻豆,娱安319
16.送神,凝安320
结语 由纯朴至复变又至醇儒322
第七章 宋代明礼的变异符号328
前言 日月星辰垂象328
第一节 灾异感应说330
1.正星异十五330
2.东方星异五332
3.北方星异六334
4.西方星异四335
5.南方星异八336
6.精星日月十三336
第二节 北宋异明339
1.太祖异339
2.太宗异342
3.真宗异343
4.仁宗异347
5.英宗异351
6.神宗异352
7.哲宗异354
8.徽钦异356
第三节 南宋异明361
9.高宗异361
10.孝宗异369
11.光宗异374
12.宁宗异377
13.理宗异378
14.度宗异383
15.瀛昰昺异385
结论 由正明礼到变明礼390
1.正变之间的天人感应390
2.日月星辰的宗教化390
拟井田星位五行五方图391
十二分星图392
第八章 礼仪宗教与文化省思401
前言 道德宗教的源起401
第一节 天人之际的礼系统403
明堂五行图、明堂五方帝府图411
第二节 天人哲学的神圣义415
第三节 神圣与心性之学424
结论 礼仪宗教的道德宗教426
参考书目434
图片示例458
图1.炎黄子孙遥祭二帝459
图2.炎黄子孙祭黄帝459
图3.至圣先师460
图4.孔子儿孙合照461
图5.南宋铜虎462
图6.祭天重现462
图7.宋高宗像463
图8.中岳庙464
图9.登封观星台464
图10.哥贝克力丘,疑是万年前神庙465
图11.竹占465
图12.走访西拉雅,一窥神秘夜祭、牵曲466
图13.西拉雅族祀壶文化、兽头骨、公廨467
图14.祭阿立母仪式、哮海祭田间道路、大公廨468
图15.祭地基主、灶神、阿立祖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