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生物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简明生物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435024.jpg)
- 张军林,廖贵芹,杨阳主编;方中明,阮景军,杨阳,张军林,彭玲,廖贵芹,魏倩,矍金旺编者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6645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生物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简明生物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1章 糖类5
1.1 糖类概述5
1.1.1 糖类的概念5
1.1.2 糖的分类和命名5
1.1.3 糖类的功能6
1.2 单糖6
1.2.1 单糖的结构6
1.2.2 单糖的性质9
1.2.3 重要的单糖及其衍生物12
1.3 寡糖14
1.3.1 二糖的结构14
1.3.2 常见的二糖14
1.3.3 糖蛋白的寡糖链15
1.4 多糖16
1.4.1 同多糖16
1.4.2 杂多糖19
1.5 壳寡糖的制备和应用21
1.5.1 壳寡糖的制备21
1.5.2 壳寡糖的应用23
第2章 脂类25
2.1 脂类概述25
2.1.1 脂类的概念25
2.1.2 脂类的分类25
2.1.3 脂类的功能25
2.2 脂肪和蜡26
2.2.1 脂肪的结构26
2.2.2 脂肪酸27
2.2.3 脂肪的性质28
2.2.4 蜡29
2.3 磷脂30
2.3.1 甘油磷脂30
2.3.2 鞘磷脂32
2.3.3 磷脂的性质32
2.4 萜类和类固醇33
2.4.1 萜类33
2.4.2 类固醇35
2.5 α-亚麻酸和卵磷脂的应用36
2.5.1 α-亚麻酸36
2.5.2 卵磷脂37
第3章 蛋白质39
3.1 蛋白质概述39
3.1.1 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39
3.1.2 蛋白质的分类40
3.1.3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41
3.2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氨基酸42
3.2.1 氨基酸的基本结构42
3.2.2 氨基酸的种类43
3.2.3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47
3.2.4 氨基酸的分离与制备51
3.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56
3.3.1 肽56
3.3.2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59
3.4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64
3.4.1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64
3.4.2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68
3.4.3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71
3.4.4 稳定蛋白质空间构象的作用力72
3.4.5 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73
3.5 蛋白质的性质与分离纯化78
3.5.1 蛋白质的性质78
3.5.2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80
3.6 蛋白质和多肽的应用86
3.6.1 多肽与健康86
3.6.2 蛋白质工程88
第4章 核酸化学91
4.1 概述91
4.1.1 核酸的概念91
4.1.2 核酸的分类91
4.1.3 核酸的功能91
4.1.4 核酸的化学组成92
4.2 核酸的结构92
4.2.1 核苷酸92
4.2.2 核酸的一级结构94
4.2.3 DNA的空间结构94
4.2.4 RNA的空间结构97
4.3 核酸的性质与分离鉴定99
4.3.1 核酸的理化性质99
4.3.2 核酸的变性与复性99
4.3.3 核酸的酸碱性质100
4.3.4 核酸的分离鉴定100
4.4 核酸的应用101
4.4.1 核酸疫苗101
4.4.2 基因治疗102
第5章 酶化学104
5.1 酶的概述104
5.1.1 酶的概念及化学本质104
5.1.2 酶催化反应的特点105
5.1.3 酶催化专一性的类型106
5.2 酶的命名和分类107
5.2.1 酶的习惯命名法107
5.2.2 酶的国际命名法108
5.2.3 酶的国际分类108
5.3 酶的结构和功能109
5.3.1 酶的分子组成109
5.3.2 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111
5.3.3 酶原与酶原激活112
5.4 酶的催化机制113
5.4.1 分子活化能与中间复合物学说113
5.4.2 酶催化专一性的机制114
5.4.3 酶催化高效性的机制115
5.5 酶促反应动力学116
5.5.1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116
5.5.2 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117
5.5.3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117
5.5.4 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119
5.5.5 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120
5.5.6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120
5.6 酶的分离提纯和活力测定124
5.6.1 酶的分离提纯124
5.6.2 酶活力的测定125
5.7 酶的应用126
5.7.1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126
5.7.2 在食品方面的应用127
5.7.3 在轻工、化工方面的应用129
5.7.4 在环保、能源方面的应用130
5.7.5 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131
第6章 维生素和辅酶133
6.1 水溶性维生素和辅酶133
6.1.1 维生素B1和羧化辅酶133
6.1.2 维生素B2和黄素辅酶134
6.1.3 泛酸(维生素B5)和辅酶A135
6.1.4 维生素PP和辅酶Ⅰ、辅酶Ⅱ135
6.1.5 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136
6.1.6 生物素137
6.1.7 叶酸和叶酸辅酶137
6.1.8 维生素B12和B12辅酶137
6.1.9 硫辛酸139
6.1.10 维生素C(抗坏血酸)139
6.2 脂溶性维生素140
6.2.1 维生素A141
6.2.2 维生素D141
6.2.3 维生素E143
6.2.4 维生素K143
第7章 生物氧化146
7.1 生物氧化概述146
7.1.1 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146
7.1.2 高能磷酸化合物147
7.2 线粒体呼吸链149
7.2.1 呼吸链的概念149
7.2.2 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149
7.3 氧化磷酸化153
7.3.1 氧化磷酸化的概念153
7.3.2 氧化磷酸化机制154
7.3.3 氧化磷酸化调控157
7.4 线粒体穿梭系统158
7.4.1 甘油磷酸穿梭158
7.4.2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158
第8章 糖代谢161
8.1 多糖和寡糖的酶促降解161
8.1.1 淀粉的酶促降解161
8.1.2 纤维素的酶促降解162
8.1.3 糖原的酶促降解162
8.1.4 寡糖的酶促降解162
8.2 糖的无氧分解163
8.2.1 糖酵解的反应过程164
8.2.2 丙酮酸的去路168
8.2.3 无氧分解的生物学意义168
8.3 糖的有氧分解169
8.3.1 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169
8.3.2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173
8.3.3 有氧氧化的生物学意义174
8.3.4 三羧酸循环的回补途径175
8.3.5 乙醛酸循环176
8.4 磷酸戊糖途径177
8.4.1 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历程177
8.4.2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180
8.5 糖的合成代谢181
8.5.1 糖异生作用181
8.5.2 糖原的合成184
8.5.3 蔗糖的合成185
8.6 血糖及其调节187
8.6.1 血糖187
8.6.2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188
8.6.3 血糖的调节188
第9章 脂代谢192
9.1 脂肪的分解代谢192
9.1.1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192
9.1.2 甘油的分解代谢192
9.1.3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192
9.1.4 酮体代谢195
9.2 脂肪的合成代谢197
9.2.1 脂肪酸的合成代谢197
9.2.2 三酰甘油的合成代谢200
9.3 胆固醇代谢200
9.3.1 胆固醇的合成代谢200
9.3.2 胆固醇的分解代谢201
9.4 脂类代谢在工业中的应用201
第10章 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203
10.1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203
10.1.1 蛋白水解酶203
10.1.2 氨基酸的吸收203
10.1.3 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204
10.2 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205
10.2.1 氨基酸代谢概况205
10.2.2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205
10.2.3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207
10.2.4 氨的转运与尿素循环208
10.2.5 氨基酸碳骨架的转化途径211
10.2.6 氨基酸与一碳单位212
10.3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212
10.3.1 氮素循环与氮的同化212
10.3.2 必需氨基酸213
10.3.3 20种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概论213
10.4 谷氨酸发酵214
10.4.1 谷氨酸生产菌种的生物学特征214
10.4.2 谷氨酸生物合成215
第11章 核苷酸代谢217
11.1 核酸的酶促降解217
11.1.1 核酸酶217
11.1.2 核酸的酶水解218
11.2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218
11.2.1 核苷酸的降解218
11.2.2 嘌呤碱的分解代谢218
11.2.3 嘧啶碱的分解代谢219
11.3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220
11.3.1 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220
11.3.2 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222
11.3.3 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224
11.3.4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物合成224
第12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230
12.1 中心法则230
12.1.1 中心法则的建立230
12.1.2 中心法则的发展230
12.2 DNA的生物合成231
12.2.1 DNA的复制概述231
12.2.2 原核生物DNA的合成236
12.2.3 真核生物DNA的合成240
12.2.4 RNA指导下的DNA合成243
12.2.5 DNA的修复244
12.3 RNA的生物合成247
12.3.1 原核生物RNA的合成247
12.3.2 真核生物RNA的合成253
12.3.3 RNA的加工255
12.4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263
12.4.1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263
12.4.2 氨基酸的活化267
12.4.3 多肽链的合成267
12.4.4 多肽链的加工与蛋白质的运输271
第13章 代谢调控275
13.1 细胞代谢的调节网络275
13.1.1 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275
13.1.2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单向性278
13.1.3 代谢的基本要略278
13.2 代谢调节的四级水平279
13.2.1 代谢调节的概念279
13.2.2 神经系统对代谢的调节279
13.2.3 激素调节279
13.2.4 细胞水平调节280
13.2.5 酶水平调节281
13.3 基因表达的调节282
13.3.1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节——操纵子学说282
13.3.2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节284
主要参考文献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