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蒋介石与中国集权政治研究 1931-193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蒋介石与中国集权政治研究 1931-1937
  • 刘大禹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9968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蒋介石(1887~1975)-集权-研究-1931~1937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蒋介石与中国集权政治研究 1931-193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1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研究现状6

三、研究的方法与框架19

第一章 中国集权政治的渊源24

第一节 集权政治的理论阐释24

一、集权与中央集权25

二、极权与独裁政治30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集权政治的论述34

第二节 中国集权政治的沿革与重建诉求36

一、古代君主专制时代的集权沿革36

二、晚清集权政治制度的变革38

三、民初集权制度的解构39

四、训政初期国民政府的权威缺失42

第三节 世界经济大萧条的政治应对43

一、各国政治体制的集权应对43

二、法西斯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6

第二章 “九一八”后蒋介石的艰难抉择50

第一节 宁粤冲突、和解与制度变迁50

一、宁粤对峙的动因与焦点52

二、宁粤和解过程中的政治诉求57

三、宁粤政治态度的制度实现62

第二节 抗日与剿共:蒋介石的两难选择——以处理热河危机为中心66

一、热河危机初期:抗日优先于“剿共”67

二、热河沦陷时:抗日与“剿共”两难72

三、塘沽协定签订:对日停战与集中“剿共”75

四、抗日与“剿共”两难选择之原因79

第三节 国民党的政治分野与党建的滞后84

一、国民党的政治分野85

二、蒋介石与国民党的党建90

第三章 蒋介石党政军权力的集中99

第一节 蒋介石个人集权的形成99

——以五全大会前后为中心99

一、五全大会召开前的政治背景100

二、五全大会的政治与人事变化105

三、个人集权的特征与路径111

第二节 国民政府权力困境中的军事因素116

一、行政院与军事委员会的关系117

二、保甲制度推行的程序考察120

三、行政院行使权力陷入困境之原因125

第四章 集权政治的权力运行模式131

第一节 国民政府中央权力在各部的运行——以内政部为例131

一、内政部的权责与人事更替132

二、“九一八”后蒋介石对内政部的吏治理念140

三、内政部在权力运行路径中的地位144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中央权力在各省的运行——以何键主政的湖南省为例148

一、省市的制度与权责规定149

二、中央政府在湖南省的权力运行151

三、何键主持湘政的态度160

第三节 秘密组织与个人集权政治——以力行社为例164

一、中国传统集权政治中的秘密组织164

二、“九一八”后蒋介石与力行社的成立166

三、力行社的人事与活动170

四、力行社的发展174

第五章 蒋介石个人集权政治的外部支持177

第一节 个人集权政治的舆论支持——以《时代公论》为中心的考察177

一、《时代公论》的创刊178

二、《时代公论》对集权政治的主张182

三、其他媒体的集权政治主张186

四、舆论界支持集权政治的原因与作用189

第二节 舆论空间与集权政治的关系(1931—1935)——以《独立评论》与《时代公论》相对照192

一、《独立评论》与《时代公论》的创刊194

二、《独立评论》与《时代公论》对集权政治的态度198

三、舆论与权威人物集权意愿的同向性200

四、个人集权的加速与舆论空间的缩小205

第三节 宋美龄的政治参与对蒋介石个人集权的影响209

一、宋美龄政治参与的机遇:蒋宋联姻初期的相互需求210

二、宋美龄政治参与的特质:以“贤内助”到“政治人”213

三、宋美龄政治参与的效能:加速蒋个人集权的形成217

第六章 集权政治的制度空间与政治文化222

第一节 责任内阁制的制度空间222

一、党治模式下的责任内阁制223

二、军事权威建立的集权政治227

三、蒋介石个人权威确立的制度空间230

第二节 个人集权政治形成的政治文化235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惯性遗留与民主政治的艰难成长235

二、传统政治文化的复活与政治权威的替代241

三、集权政治的形成与民主政治发展的受阻245

第七章 现代化视角下集权政治的效能247

第一节 中央权威的重构与抗战准备247

一、中央权威的重构与政治现代化推进248

二、国防建设的加强与抗战准备的加速251

第二节 蒋介石的人才方略与困境253

一、人才选任的专家政治理念253

二、集权需求与裙带风特征的实践259

三、选人目的与任人方式的两难264

第三节 政治形态的艰难转型268

一、攘外与权威领袖的艰难确立268

二、兼职与树立个人威权的人治模式270

三、个人集权政治并未走向独裁政治272

余论 集权政治的合理性与路径依赖275

参考文献278

索引301

后记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