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产业链”理论与应用研究 以山西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产业链”理论与应用研究 以山西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4426454.jpg)
- 郭丕斌,吴青龙,周喜君,王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3471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产业链-产业发展-研究-山西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产业链”理论与应用研究 以山西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3
第一章 绪论3
一、问题的提出3
(一)研究背景3
(二)研究意义6
二、“全产业链”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6
(一)纵向一体化7
(二)供应链10
(三)价值链14
(四)产业链16
(五)循环经济18
(六)简评23
第二章 “全产业链”的基本理论24
一、“全产业链”的形成24
(一)“全产业链”形成动因分析24
(二)“全产业链”形成因素分析30
(三)“全产业链”形成过程分析35
二、“全产业链”的分类及特征分析37
(一)概念及其分类37
(二)治理模式分析45
(三)优缺点分析46
(四)资源型区域构建“全产业链”的理论基础50
案例篇55
第三章 国内外“全产业链”发展借鉴55
一、中粮集团“全产业链”经验借鉴55
(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介55
(二)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模式分析55
(三)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效果评价60
(四)启示62
二、奥地利Styria生态工业园经验借鉴63
(一)园区概况63
(二)模式分析64
(三)特点分析68
(四)启示69
三、山西潞安集团“全产业链”案例研究70
(一)山西潞安集团概况70
(二)潞安集团“全产业链”发展历程71
(三)潞安集团“全产业链”发展模式72
(四)效果评价74
(五)启示77
实证篇81
第四章 山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81
一、山西产业结构现状及产业竞争力分析81
(一)山西产业结构现状分析81
(二)山西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85
(三)山西产业国内竞争力分析90
二、山西支柱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94
(一)煤炭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95
(二)电力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107
(三)焦化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116
(四)钢铁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125
(五)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组织分析133
(六)化工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141
三、当前山西主要产业的产业关联分析150
(一)42个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感应度、影响力分析150
(二)山西六大支柱产业分配系数分析155
第五章 山西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167
一、国内外产业分工及转移的形势分析167
(一)金融危机后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167
(二)国内区域协作与产业转移的趋势168
(三)山西在国际、国内分工中的定位169
二、山西综改区建设的机遇分析171
(一)推进资源深度利用,形成新产业链171
(二)发展中高端产业,努力延伸产业链172
(三)实施产业融合,打造跨行业产业链172
(四)强化区域协作,推进产业链群发展173
三、山西发展“全产业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74
(一)必要性174
(二)可行性175
应用篇181
第六章 山西促进“全产业链”构建的总体规划181
一、总体思路181
(一)山西构建“全产业链”的总体思路181
(二)山西构建“全产业链”的图谱设计182
二、规划目标184
(一)煤—电—冶“全产业链”184
(二)LED及光伏“全产业链”187
(三)煤化工“全产业链”189
(四)煤层气“全产业链”192
(五)新材料“全产业链”193
第七章 山西促进“全产业链”构建的实施策略196
一、实施路径196
(一)前提:横向整合,做大做强196
(二)模式:纵向延伸,多元发展197
二、主要任务199
(一)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提高竞争能力199
(二)协同链:实现行业自律,提高话语能力199
(三)创新链:增强经济活力,促进持续发展200
(四)资金链:增强互助能力,降低风险水平200
(五)信息链:保障有效运行,提高响应速度200
(六)政策链:体现政策效力,增强引导效应201
三、实施策略201
(一)政府主导201
(二)企业实施203
(三)区域合作204
四、政策建议204
(一)宏观层面205
(二)微观层面206
(三)要素支持207
参考文献209
后记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