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乡关系演变的制度和实践过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乡关系演变的制度和实践过程
  • 李扬主编;折晓叶,艾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124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城乡关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乡关系演变的制度和实践过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 城市与乡村之关系何以成为问题4

二 城乡关系的几个研究视角10

(一)冲突—融合论10

(二)结构转型论17

(三)统筹和一体化论39

三 研究路径和分析框架:一个“机会结构—互动机制—行动策略”的分析框架44

(一)日常生活情景和逻辑中的“结构—机制—行动”44

(二)研究视角、叙事线索和方法51

第二章 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60

一 农本经济延续下相对开放的城乡关系(1949—1952)64

二 总体性支配下城乡关系的国家性建构(1953—1978)68

(一)汲取乡村的内向型资金积累71

(二)工业上下马与劳动人口进出城72

(三)粮食短缺、“盲流”与城乡隔离制度的开端75

(四)替代家庭经济组织功能的合作化运动78

(五)全面分隔城乡的户籍制度81

(六)城市“单位制”和农村“集体制”85

三 乡村自主性增长下的城乡关系(1978—1984)90

(一)地方自主权扩大对于城乡关系的影响92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劳动力冗余的非农化94

(三)农产品价格双轨制与城乡要素市场化流动97

(四)财政包干与乡镇企业和乡村工业化99

(五)小城镇发展对城乡隔离格局的弱化104

四 竞争型增长下的城乡关系(1985—2002)107

(一)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农业“三要素”留乡还是进城?111

(二)劳动力流动与城乡职业分工体系的改变114

(三)双轨制与城乡工业竞争性增长116

(四)分税制与地方分成性增长和竞争118

(五)开发区建设与县际城市化竞争120

五 城乡统筹模式下的城乡关系(2002年以来)125

(一)“多予、少取、放活”、“反哺”与统筹城乡127

(二)二次分税制与地方政府经营模式的转换132

(三)民工潮与区域间城市化竞争140

(四)城乡统筹:县域城市化议题的提出146

第三章 要素流动中的城乡关系155

一 国家主导下的土地要素身份化: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160

(一)国家总体性计划体制下城乡土地功能差异162

(二)市场化改革与农村民间土地市场的兴起165

(三)土地市场兴盛与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168

(四)“还权赋能”:破解土地集体制与土地身份化的改革试验176

二 人口城市化:人口、土地和户籍三位一体的结构与解构181

(一)人口、土地与户籍三位一体的治理结构184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人地分离”186

(三)农民工进城与“半城市化”190

(四)行政主导下的农民城市化:“进城”和“上楼”196

三 农产品市场兴起:土地收益权变革与市场结构变迁202

(一)城乡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203

(二)农村工业化与城乡商品流通204

(三)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户经济与资本企业205

(四)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农产品市场转型208

(五)网络时代与农产品市场210

四 资源资本化与资本下乡213

(一)城乡资本的单向流动:农村资源资本化的困境213

(二)“资本下乡”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215

第四章 制度控制与“反控制”下的城乡关系224

一 将行动者引入观察和分析中心230

二 计划控制时代的反向机制235

(一)瞒产私分:对农产品剩余控制的抵制235

(二)“磨洋工”:对集体制生产控制的逃逸241

(三)外出:对谋生手段控制的挣脱242

(四)“盲流”:对“职业—身份”控制的摆脱244

(五)工业进社队:对城乡产业分割的突破246

(六)“包产到户”:对占有和经营方式控制的变革250

三 从双轨制到市场化:乡村的“反控制”空间253

(一)要素市场化交换:乡村的竞争机会254

(二)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反向“拉力”257

(三)劳动力市场化流动:农民工流动对制度控制的消解261

(四)村庄自然城镇化:城乡关系壁垒的打破269

(五)边缘社区:城乡二元结构在城市内的复制与竞争274

四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合作行动的“反控制”意涵281

(一)“乡”一方的反向视角和应对策略283

(二)输入和回应:农村再合作制度的缘起287

(三)农民依靠合作的“反控制”行为290

(四)农民再合作主要针对和解决的问题297

第五章 行政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下的城乡关系322

一 从“双轨”到“权力—资本—市场”三重机制327

(一)双轨治理:行政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基础327

(二)资本如何将权力与市场加以联结332

(三)行政权力和资本双重推动下的城市化浪潮337

二 县域城市化项目经营的统合模式351

(一)县域政府“统合化”新倾向353

(二)“项目平台”:中央管制政策约束下地方的应对策略363

(三)城市化“土地核心项目平台”的运作369

三 城乡“一体化”的诸面向和新议题385

(一)国家战略和地方行动386

(二)部门下乡,项目进村391

(三)资本借“项目”进村,农民被“腾地”上楼401

(四)资本下乡,农民进城408

(五)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420

第六章 结语427

(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难题428

(二)城市化还是城镇化434

(三)主体性建构和农民自组织参与442

(四)“结构—机制—行动”取向的分析潜力445

参考书目4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