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区精神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区精神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416618.jpg)
- 马辛主编;闫芳,李占江,郭红利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9198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232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精神病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区精神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社区精神医学的基本概念1
一、社区1
二、精神疾病1
三、精神卫生1
四、社区精神医学2
五、社区精神卫生服务2
第二节 社区精神医学发展的历史沿革2
一、以道德和良知为标志的时期2
二、以多种职业康复项目为标志的时期2
三、以“非住院化运动”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为标志的时期3
四、以社区中“心理社会康复中心的建立”为标志的时期3
五、以“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相互融合”为标志的时期4
第三节 社区精神医学发展的动力4
一、精神疾病的性质和分布特征4
二、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5
三、精神卫生知识在社区人群中的普及5
四、卫生经济学的发展的需求5
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需求6
第四节 国内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发展历史和现状6
一、国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历史和现状6
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历史和现状6
第五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和特征8
一、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8
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9
第六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9
一、精神疾病监测9
二、精神疾病的分级预防10
三、精神卫生知识健康宣教10
四、心理生理障碍与心身疾病的防治10
第七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和实施11
一、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所需的人力资源11
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原则和方式11
第八节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的诊治康复模式13
一、社区精神科门诊服务14
二、社区精神康复家庭治疗联盟14
三、社区精神康复站14
四、社区精神卫生护卫联盟14
五、日间住院14
六、晚间住院15
七、宿舍服务15
八、家庭治疗15
九、社区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服务15
十、辨证行为治疗15
十一、精神科门急诊服务16
十二、社区精神疾病随访服务16
十三、主动性社区服务16
十四、社区精神科危机干预服务16
十五、个案管理16
十六、全科与社区精神卫生有机结合服务17
第九节 社区精神医学发展趋势17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及综合征19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19
一、认知过程障碍19
二、情感障碍32
三、意志行为障碍34
四、意识障碍36
五、易混淆的精神症状鉴别38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常见综合征38
一、幻觉妄想状态39
二、精神自动症综合征39
三、疑病症综合征39
四、Cotard综合征39
五、科萨柯夫综合征39
六、紧张症性综合征39
七、情感综合征39
八、强迫状态40
九、奥赛罗综合征40
十、Capgras综合征40
第三章 精神症状的检查与诊断思路41
第一节 病史采集41
一、接待病史提供者41
二、病史采集过程42
三、病史采集注意事项42
四、病史格式与内容43
五、既往史43
六、个人史43
七、家族史44
八、典型病史44
第二节 精神检查45
一、精神检查注意事项45
二、精神检查发生的环境45
三、精神检查者的态度46
四、精神检查的技巧46
五、精神检查提纲48
第三节 与精神科相关的辅助检查48
第四节 精神疾病的诊断思维方法49
一、注意多纬度的检查与分析50
二、沿着症状-综合征-疾病单元渐进分析50
三、对复杂或疑难病例不急于过早作诊断50
四、关于多轴诊断问题50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52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52
一、流行病学53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53
三、临床表现5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60
五、治疗与康复63
第二节 偏执性精神障碍67
第三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67
第五章 心境障碍68
第一节 概述68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68
一、生物学因素69
二、心理社会因素69
第三节 临床表现69
一、心境障碍的临床症状69
二、心境障碍的临床类型70
第四节 诊断71
第五节 治疗72
一、药物治疗73
二、电痉挛治疗82
三、心理治疗82
第六节 自杀的防范措施82
第七节 预防84
一、加强对患者及其照料者的精神卫生教育84
二、全面贯彻全病程药物治疗的治疗原则84
第六章 焦虑障碍86
第一节 概述86
一、焦虑的概念及意义86
二、焦虑障碍的主要表现86
三、焦虑障碍分类87
四、诊断与评估87
五、治疗原则88
六、预防与管理88
第二节 恐惧症89
一、概述89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89
三、临床表现90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91
五、治疗91
六、病程与预后92
第三节 惊恐障碍92
一、概述92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92
三、临床表现93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94
五、治疗95
六、病程与预后95
第四节 广泛性焦虑障碍95
一、概述9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96
三、临床表现9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97
五、治疗98
六、病程与预后98
第五节 强迫障碍99
一、概述99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99
三、临床表现100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101
五、治疗101
六、病程与预后102
第六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102
一、概述102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03
三、临床表现103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104
五、治疗104
六、病程与预后105
第七章 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106
第一节 谵妄106
第二节 痴呆108
一、痴呆的临床表现108
二、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11
三、痴呆的治疗113
第三节 老年期抑郁障碍116
一、流行病学116
二、病因学116
三、临床表现117
四、发作形式、病程和预后11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19
六、治疗121
第四节 晚发精神分裂症126
一、流行病学126
二、临床特征126
三、治疗126
第八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28
第一节 概述128
一、药物依赖的基本概念128
二、药物依赖的形成因素129
三、药物滥用的危害130
四、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131
第二节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32
一、基本情况132
二、酒精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133
三、酒依赖的预防、治疗以及康复137
第三节 阿片类药物成瘾139
一、成瘾机制139
二、阿片类药物成瘾戒断综合征140
三、阿片类成瘾的脱毒治疗141
四、阿片类成瘾复发的预防143
第四节 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及中毒所致精神障碍145
一、药理作用145
二、滥用后的临床表现145
三、苯丙胺类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分类146
四、诊断与治疗146
第五节 镇静安眠药成瘾147
一、巴比妥类147
二、苯二氮?类148
第六节 大麻滥用150
一、大麻滥用及中毒的表现150
二、诊断及治疗150
第七节 烟草依赖151
一、烟草的有害成分151
二、烟草依赖的机制152
三、烟草依赖的治疗152
第八节 临床少见成瘾药物所致精神障碍153
一、止咳类药物成瘾153
二、镇痛药物成瘾154
三、麻醉药成瘾155
四、丙泊酚成瘾156
第九章 精神发育迟滞158
第一节 概述158
第二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159
一、遗传因素159
二、母孕期损伤160
三、围生期有害因素160
四、出生后有害因素161
第三节 临床表现161
一、早期症状和表现161
二、主要临床表现162
三、其他症状162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163
一、诊断163
二、鉴别诊断163
第五节 治疗及康复164
一、医学治疗164
二、康复164
第六节 预防165
第十章 儿童期常见精神障碍168
第一节 概述168
第二节 儿童孤独症171
一、概述171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72
三、临床症状172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174
五、治疗及治疗规范176
六、不典型孤独症178
七、Rett综合征178
八、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178
九、Asperger综合征179
第三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80
一、流行病学18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80
三、临床表现18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82
五、治疗与预防183
六、病程与预后185
第四节 抽动障碍186
一、流行病学186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86
三、临床表现18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87
五、治疗与预防188
六、病程与预后189
第五节 儿童情绪障碍190
一、儿童焦虑症191
二、儿童恐怖症194
三、学校恐怖症196
四、儿童强迫症198
五、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200
第六节 对立违抗性障碍及品行障碍202
一、流行病学202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202
三、临床表现20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03
五、治疗与预防204
六、病程与预后205
第十一章 精神科急症206
第一节 概述206
一、急诊精神病学的步骤206
二、特殊情况207
第二节 精神药物急性中毒208
一、评估208
二、治疗210
三、苯二氮?类药物中毒处理211
四、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中毒的处理212
五、锂中毒的处理213
六、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处理213
第三节 谵妄的处理214
一、临床表现214
二、治疗及处理214
第四节 自伤、自杀的处理215
一、自伤215
二、自杀216
第五节 冲动和暴力攻击行为的处理218
一、概念218
二、与冲动和暴力攻击行为相关的精神疾病218
三、发生冲动和暴力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219
四、冲动和暴力攻击行为的评估及处理219
第六节 兴奋状态的处理220
一、与兴奋状态有关的常见疾病221
二、急诊处理221
第七节 精神障碍患者意外事件的处理222
一、噎食222
二、肺栓塞223
三、心源性猝死223
第八节 其他精神科急症的识别及处理224
一、拒食224
二、缄默/木僵状态224
三、惊恐发作225
四、幻觉妄想急性发作226
第九节 急诊心理危机干预226
一、亲人死亡引起的悲伤(居丧)反应227
二、破产或重大经济损失227
三、恋爱关系破裂227
四、婚姻关系破裂227
五、重要考试或晋升失败228
第十二章 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229
第一节 精神药物治疗概述229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231
一、分类231
二、作用机制233
三、临床应用234
四、不良反应和处理236
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239
六、抗精神病药物间的换用239
第三节 抗抑郁药240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241
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243
三、新型抗抑郁药243
第四节 心境稳定剂245
一、碳酸锂245
二、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抗癫痫药物247
第五节 抗焦虑药248
一、苯二氮?类248
二、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250
第六节 促认知药250
第十三章 精神疾病的康复和家庭干预252
第一节 精神疾病康复适宜技术252
一、基本概念252
二、精神疾病康复的发展简史253
三、精神康复的基本策略254
四、精神康复的基本原则255
五、精神康复中常用的心理社会康复治疗技术256
六、精神康复的实施方式258
七、精神康复在精神病学中的地位259
八、精神康复的展望259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家庭干预260
一、概述260
二、家庭干预的发展历史261
三、医疗干预教育是家庭干预治疗的首要内容262
四、家庭干预和维持药物治疗263
五、家庭干预中的心理干预264
六、生活和社会技能训练266
七、家庭危机干预267
八、家庭干预的实施方法267
第十四章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74
第一节 概述274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274
二、心理健康促进的概念275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的关系275
第二节 组织管理276
一、争取社区领导的理解和支持276
二、开发利用社区资源277
三、普及和宣传精神卫生知识的主体278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与方式278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278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功能278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279
第四节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281
第五节 心理健康促进策略282
一、健康促进干预计划282
二、健康促进方法283
三、心理健康促进策略283
第六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的成效与评价284
一、评价的性质284
二、评价的目的与意义284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285
第七节 心理健康促进的场所286
一、学校心理健康促进286
二、社区心理健康促进287
三、医院心理健康促进288
第十五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290
第一节 心理咨询的概念与基本方法290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290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要素290
三、心理咨询的基本程序和方法291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概念与原则294
一、心理治疗概述295
二、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比较297
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伦理学原则298
四、精神卫生法对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范围的界定299
第三节 心理治疗主要技术方法299
一、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300
二、行为治疗取向的心理治疗302
三、认知治疗305
四、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311
五、家庭治疗313
第十六章 精神卫生服务管理315
第一节 社区精神卫生管理服务体系315
一、管理体系315
二、服务体系316
第二节 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职责和工作制度318
一、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职责318
二、社区精防人员工作制度319
第三节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320
一、目标、指导思想和工作理念320
二、精神疾病三级预防320
三、精神障碍筛查323
四、重性精神疾病诊断324
五、重性精神疾病信息上报、复核、建档324
六、登记在档患者的访视325
七、重性精神疾病分类、分期干预330
第四节 社区精神疾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333
一、冲动行为和暴力行为333
二、肇事肇祸的危险因素及评估333
三、应急医疗处置334
四、社区精神障碍患者肇祸滋事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338
第五节 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案管理338
一、概述338
二、个案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39
第六节 人员培训340
一、培训目的340
二、培训对象340
三、培训内容及方式340
四、培训评估341
第七节 资料信息管理与工作总结、进度报表341
一、资料信息管理341
二、工作总结和进度报表342
第八节 督导、考核与评估343
一、人员343
二、督导344
第十七章 社区精神卫生的风险管理346
第一节 基本概念346
一、风险346
二、社区精神卫生风险346
三、风险管理346
四、社区精神卫生风险管理346
第二节 起源和发展历程346
一、风险管理的起源346
二、风险管理的发展347
三、我国社区精神卫生风险管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347
第三节 基本理论347
一、风险的基本特征347
二、风险发生的基本因素348
三、风险发生的过程348
四、风险的分类348
五、社区精神卫生风险管理的目标349
六、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349
七、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风险管理的策略349
第四节 风险来源和人员职责350
一、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主要风险的来源350
二、社区精神卫生风险管理中各类人员职责350
第五节 各类风险的管理350
一、兴奋状态患者的风险管理350
二、木僵状态患者的风险管理351
三、急性幻觉状态患者的风险管理351
四、自伤患者的风险管理352
五、自杀患者的风险管理352
六、暴力行为患者的风险管理353
第六节 发展与展望355
第十八章 灾难心理危机管理与干预356
第一节 灾难心理危机基本概念356
一、灾难356
二、灾难心理危机357
第二节 灾难心理危机管理与干预359
一、灾难心理危机的社区管理359
二、灾难心理危机的个体干预362
第十九章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369
第一节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现状及发展趋势369
一、概述369
二、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回顾369
三、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373
第二节 常用调查工具的选择与应用373
一、标准化精神检查工具-诊断性评定量表374
二、流行病学调查常用筛查表377
三、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评估工具378
第三节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常见问题382
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类型382
二、现场调查设计中的有关问题382
三、实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382
四、一致性检验的问题383
主要参考书目385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