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乡土盐沼植物及其生态恢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乡土盐沼植物及其生态恢复](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4411501.jpg)
- 何斌源,潘良浩,王欣,范航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7674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1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146页
- 主题词:盐沼泽-植物-研究-中国;盐沼泽-生态恢复-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乡土盐沼植物及其生态恢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盐沼湿地及其科学研究概述1
1.1 湿地的定义和类型1
1.1.1 湿地的定义1
1.1.2 湿地的类型2
1.2 盐沼湿地的定义和类型划分6
1.2.1 盐沼湿地的定义6
1.2.2 盐沼湿地的类型7
1.3 盐沼湿地的结构、生态功能和直接利用7
1.3.1 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7
1.3.2 盐沼湿地生态功能9
1.3.3 盐沼直接经济利用12
1.4 盐沼植物的适应性12
1.4.1 缺氧症的适应性结构和功能12
1.4.2 盐渍适应性结构和生理特征13
1.5 盐沼植物种类多样性与分布14
1.5.1 世界盐沼植被类型组成及分布14
1.5.2 中国的盐沼植物16
1.5.3 广西的盐沼植物18
1.6 盐沼植被恢复技术概述21
1.6.1 盐沼植物繁殖方式21
1.6.2 盐沼植物种植技术概述21
第二章 北仑河口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概况25
2.1 北仑河口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区域构成分布25
2.2 北仑河口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26
2.3 北仑河口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26
2.3.1 海洋高等植物资源26
2.3.2 海洋动物资源27
2.3.3 陆地动物资源28
2.4 北仑河口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因素28
第三章 北仑河口保护区盐沼湿地生物多样生态恢复的目标与规划31
3.1 北仑河口生态现状31
3.2 北仑河口保护区的相关规划31
3.3 生物多样性恢复目标32
3.4 盐沼生态恢复工程的生态学基础32
3.4.1 红树林与盐沼草的生态位重叠32
3.4.2 红树林与盐沼草的生态功能互补33
3.5 防城港市的天然盐沼湿地与植被35
3.5.1 盐沼湿地分布35
3.5.2 盐沼植物多样性36
3.5.3 盐沼群落类型及其特征36
第四章 北仑河口保护区盐沼湿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实施39
4.1 适宜生境构建39
4.1.1 滩涂适宜的自然条件39
4.1.2 提高滩涂高程形成宜林地40
4.2 恢复草种筛选44
4.2.1 移植试验用盐沼种类及种源地介绍45
4.2.2 高程梯度筛选试验设计及其结果50
4.3 移植技术53
4.3.1 移植季节和时间54
4.3.2 种苗和种源及带土草块规格54
4.3.3 种植及补植54
4.3.4 生长素及肥料的使用55
4.4 管护技术55
4.5 树—草配置试验55
4.6 盐沼生态恢复效果监测56
4.6.1 生态监测站位分布56
4.6.2 沉积物监测方法57
4.6.3 盐沼植物监测方法60
4.6.4 盐沼大型底栖动物监测方法61
第五章 盐沼生态恢复效果及评估63
5.1 北仑河口盐沼生态恢复的参照系设定63
5.1.1 参照系的区域选定63
5.1.2 参照系的沉积物理化参数64
5.1.3 参照系的盐沼植物群落参数64
5.1.4 参照系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参数67
5.2 沉积物理化因子变化72
5.2.1 竹山恢复区沉积状况变化72
5.2.2 竹山盐沼草恢复区沉积物理化因子变化73
5.3 盐沼植物生长、存活及原因分析75
5.3.1 茳芏的生长变化动态及其与参照系的对比77
5.3.2 海雀稗的生长变化动态及其与参照系的对比78
5.3.3 短叶茳芏的生长变化动态79
5.3.4 南水葱的生长变化动态80
5.4 盐沼生态恢复工程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动态81
5.4.1 盐沼生态恢复工程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81
5.4.2 茳芏生态恢复工程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动态变化82
5.4.3 海雀稗生态恢复工程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动态变化84
5.5 树—草配置混种效果监测86
5.5.1 桐花树—盐沼草混种的植物生长状况86
5.5.2 白骨壤—盐沼草混种的植物生长状况89
5.6 结论92
第六章 盐沼生态恢复对策总结93
6.1 技术总结93
6.1.1 完善盐沼宜草生境的海洋学指标体系93
6.1.2 集成创新人工建造海洋高等植物适宜生境的技术体系94
6.1.3 创新发展适合特定物种的盐沼草生态恢复技术95
6.1.4 盐沼草—红树林协同生态修复系统可有效突破红树造林技术瓶颈96
6.2 管理总结99
6.2.1 建立多方参与的长效保护与维护机制99
6.2.2 理性决策盐沼恢复应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99
6.2.3 发展茳芏等经济价值较高的盐沼草人工种植及管理技术100
参考文献101
附录 防城港市盐沼大型底栖动物名录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