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批判视野下的西方传播思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批判视野下的西方传播思想
  • 石义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0623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82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594页
  • 主题词:传播学-研究-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批判视野下的西方传播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在“媒介、社会和文化”的场域中审视西方传播理论1

第一章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思想及其传播学启示4

第一节 人的异化与理性的沦落——关于启蒙的批判4

一、理性的沦落5

二、人的异化8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现实渊源9

一、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背景9

二、早期法兰克福学派面对的时代文化特征13

第三节 文化工业批判18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观18

二、文化工业及其特征21

三、媒介与文化工业27

第四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31

第五节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42

第二章 哈贝马斯的传播思想研究47

第一节 哈贝马斯的传播思想概述47

一、哈贝马斯的学术简历48

二、哈贝马斯与传播学49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55

一、《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写作背景55

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渊源57

三、公共领域理论的发生史、内在矛盾59

四、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69

五、公共领域的重建72

第三节 交往行动理论73

一、公共领域的困境及其解脱74

二、普通语用学77

三、交往合理性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80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传播思想与当代中国85

一、关于公共领域理论的评价85

二、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公共领域理论的实践考察9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公共领域、依法治国95

四、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历史考察:传媒领域阶段101

五、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形成及其发展105

第三章 斯图亚特·霍尔及其文化研究学派112

第一节 一生寻找自我身份的学者——霍尔112

第二节 文化——霍尔与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核心问题115

一、文化研究的传统117

二、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123

三、《文化研究:两种范式》——文化研究的经典文献128

第三节 斯图亚特·霍尔的传播思想133

一、编码/解码理论为媒介研究提供全新的解读模式133

二、受众解读的三种模式137

三、霍尔的媒介研究对传播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139

第四节 霍尔理论的思想来源144

一、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对霍尔的影响144

二、霍尔与文化研究中的“葛兰西转向”151

第四章 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研究157

第一节 奇才或是怪物?157

第二节 麦克卢汉的标志:独特的麦克卢汉式表述方式161

一、“像泡澡一样进入我的作品”161

二、艺术家的眼睛——格言警句加暗喻堆砌163

第三节 媒介即讯息165

一、媒介就是人的延伸166

二、讯息就是新的尺度167

三、媒介是什么讯息169

第四节 地球村与内爆179

一、地球村——时空消失的人类新部落179

二、重新部落化——麦克卢汉的乌托邦世界183

三、卡德穆斯降龙的牙齿——媒介技术的力量186

四、电子媒介时代的警铃——内爆191

第五节 “弃儿”重回批判理论阵营193

一、麦克卢汉的学术认同193

二、方法论上对批判阵营的回归196

三、麦克卢汉的理论贡献197

第五章 鲍德里亚的传播理论与思想200

第一节 鲍德里亚的传播思想概述202

一、鲍德里亚其人202

二、鲍德里亚的理论定位205

第二节 鲍德里亚理论的历史系谱209

一、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210

二、罗兰·巴特:物的符号学213

三、符号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源流217

第三节 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228

一、消费社会与物/符号体系228

二、符号消费中构建的消费文化231

三、符号价值与广告图腾235

第四节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性媒介分析241

一、法国的“麦克卢汉”241

二、仿真、超真实、内爆244

三、视觉媒体与电视249

第五节 鲍德里亚媒介观的现实意义255

第六章 福柯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影响260

第一节 福柯的生平及学术研究261

一、一个充满叛逆细胞的“异数”261

二、一个难以界定的“斯芬克司”265

第二节 话语理论268

一、话语是理解社会文化的钥匙269

二、话语是一种“事件”271

三、“知识是权力的一种剩余”274

四、话语分析的社会和实践向度典范276

第三节 微观权力理论279

一、研究权力问题的动因279

二、微观权力理论的内涵282

三、对传播研究的影响288

第四节 全景敞视理论291

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全景敞视社会”292

二、信息传播新技术——新的监视技术300

第七章 女权主义的传媒批判理论304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307

一、“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308

二、“受众”与“传者”309

三、“女权主义的媒介批评”与“女权主义的传媒批判”311

四、“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意识”与“性别敏感”312

第二节 女权主义与传媒批判的融合312

一、女权主义的主要流派314

二、女权主义与传媒批判的有机融合320

第三节 女权主义的受众批判324

一、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受众观327

二、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受众观331

三、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受众观336

四、后结构主义的女权主义受众观341

五、后现代结构主义的女权主义受众观347

六、中国化思考的两个维度359

第四节 女权主义的传者批判362

一、以女性传者为研究对象的出发点362

二、女作家和女导演的性别意识364

三、女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地位379

第五节 女权主义传媒批判的研究意义393

一、理论意义394

二、实践意义396

三、方法论意义399

第八章 结构主义与传播研究401

第一节 渊源:索绪尔及其结构主义语言学404

一、索绪尔的简历405

二、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观点406

三、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影响408

第二节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412

一、罗兰·巴特的简历413

二、罗兰·巴特符号学的主要观点414

第三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观点420

一、列维-斯特劳斯简介420

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观点421

第九章 达拉斯·W.斯迈思的传播思想研究428

第一节 斯迈思传播思想概述430

一、斯迈思其人430

二、斯迈思与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433

第二节 斯迈思的受众商品理论436

一、斯迈思受众商品理论的渊源436

二、受众商品理论的形成背景439

三、受众商品理论评述441

第三节 斯迈思的传播学思想与当代中国448

一、进入中国语境的反思448

二、“自行车之后,是什么?”449

第十章 格拉斯哥媒介小组的媒介批评思想研究453

第一节 争议中前行的格拉斯哥媒介小组453

一、格拉斯哥媒介小组研究概述454

二、争议旋涡中的格拉斯哥媒介小组459

第二节 新闻生产:真相和权力463

一、“眼见不一定为实”464

二、新闻是权力博弈下的再现467

第三节 新闻接收:接受和抵抗475

一、强有力的媒介信息475

二、媒介信息解读的多样性477

第四节 格拉斯哥小组媒介思想的批判性、科学性与现实性482

一、格拉斯哥小组研究的批判性和科学性482

二、从格拉斯哥小组的研究视角看当代中国媒介486

第十一章 汤姆林森的文化传播思想研究490

第一节 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阐释与价值选择491

一、文化:生活方式、表意实践与非精英主义492

二、帝国主义:超越政治与经济的纠缠497

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间、不平等与支配499

第二节 对文化帝国主义话语的批判与解构502

一、重视文化与受众:对媒介帝国主义话语的批判503

二、文化动态生成论:对民族国家话语的批判509

三、为同质化辩护:宿命论与对差异优先性的批判514

第三节 全球化与文化体验的转型520

一、作为复杂联结的全球化520

二、非领土扩张化:全球化的文化表征526

三、全球化、现代传媒与文化体验的转型532

第四节 全球化的文化后果与世界主义的可能536

一、全球化与全球邻居关系的建立536

二、对世界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539

三、全球化视域下的世界主义的可能545

代结语:批判研究脉络中的新媒体传播思想检视552

参考文献565

后记5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