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397003.jpg)
- 刘燕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ISBN:750452928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就业政策研究1
一、世界就业形势2
(一)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失业率普遍下降2
(二)部分转轨国家就业状况有所好转3
(三)发展中国家就业形势仍然严峻3
(四)东南亚国家的就业状况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巨4
大影响4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质量差别很大5
二、宏观经济政策与就业6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促进就业的政策6
(二)科技发展、新经济与就业8
(三)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11
(四)外国直接投资与就业12
(五)货币政策与就业14
三、微观就业政策15
(一)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15
(二)失业保险政策19
(三)职业介绍和指导政策21
(四)公共就业工程22
四、针对不利群体的就业政策23
(一)青年就业政策24
(二)性别平等战略与促进妇女就业30
(三)针对长期失业者的就业政策37
(四)国外残疾工人就业41
五、结论46
主要参考文献46
一、国际劳工组织对世界就业形势的估计48
第二章 国际劳工组织和其他有关国际组织促进就业的政策研究48
二、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和实施促进就业政策的50
背景50
(一)全球化50
(二)金融危机50
(三)1995年哥本哈根社发首脑会议51
三、国际劳工组织的促进就业政策52
(一)国际劳工组织促进就业指导原则52
(二)国际劳工组织促进就业的工作重点52
(一)就业密集型工作计划53
四、国际劳工组织近年来的促进就业活动53
(二)促进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就业服务56
(三)其他促进就业活动60
五、社会保护问题62
六、国际劳工组织2000—2001年促进就业项目64
七、国际劳工组织对转轨国家开展促进就业活动的政策建议71
八、联合国和经合组织国家的促进就业活动73
(一)联合国充分就业和生活水平工作组73
(三)伦敦就业会议74
(二)神户就业会议74
(四)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后续行动磋商和会议75
九、评论与建议76
主要参考文献78
附件79
第三章 关于国外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研究99
一、国外职业培训的基本形势与发展趋势100
(一)基本形势100
(二)发展趋势101
(二)在职培训102
(一)职前培训102
二、国外职业培训的基本构成及概况102
(三)转岗培训103
(四)创业培训104
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做法及经验104
(一)培训管理运行机制104
(二)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直接措施106
(三)职业培训的三方或多方社会伙伴合作机制108
(四)职业培训经费的筹措方式和渠道110
(五)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112
(一)建立稳定、规范的职业培训社会伙伴协商合作制度,以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115
四、对我国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建议115
(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筹措职业培训经费,确保职业培训正常运行及事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116
(三)加强职业培训机构同就业服务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努力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116
(四)加强职业培训课程的针对性、预期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教材的质量117
(五)完善并加快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117
(六)加快职业培训手段的现代化,努力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117
(七)树立“继续培训”和“终身学习”的培训新观念和新思想118
主要参考文献118
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强化就业服务机制促进就业的基本状况119
(一)公共就业服务的基本状况119
第四章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强化就业服务机制促进就业研究119
(二)私营就业服务机构的基本状况124
(三)公共与私营就业服务机构及其他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130
二、国际劳工组织及部分国家有关就业服务的法律规范134
(一)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有关就业服务的规定134
(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法律规范138
(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对私营就业服务机构的法律规范139
(一)职业介绍142
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强化就业服务机制促进就业的具体做法142
(二)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分析利用144
(三)对求职人员的职业指导146
(四)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147
(五)加强职业介绍与培训、失业保险间的密切关系148
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强化就业服务机制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151
(一)存在问题151
(二)发展趋势153
主要参考文献156
第五章 国外非正规部门就业和其他灵活就业研究157
(一)国际劳工组织的界定158
一、“非正规部门”的界定158
(二)有关国家对“非正规部门”的界定159
二、国外非正规部门就业的积极作用159
(一)非正规部门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159
(二)减轻城市贫困162
(三)满足社会需求162
三、国外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发展障碍163
(一)贫困和融资困难164
(二)教育、技术水平偏低和缺乏正规培训164
(三)生产经营缺乏稳定感165
(四)政策环境不利166
四、国际劳工组织和国外政府对非正规部门就业采取的态度和促进措施167
(一)国际劳工组织的态度和行动167
(二)国外政府的态度和促进措施169
五、灵活就业类型的定义173
(一)非全日制就业173
(二)临时就业173
(三)派遣就业174
六、国外灵活就业方式的基本情况174
(一)非全日制就业普遍增多,并且女性比例大174
(二)临时就业和派遣就业的基本情况176
(一)难以享受到一些就业权利177
(二)工资标准普遍低于正规就业177
七、国外灵活就业存在的问题177
(三)工会组织率不高179
(四)就业范围不宽179
(五)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179
八、国际劳工组织和各国政府对灵活就业采取的措施180
(一)国际劳工组织采取的态度和措施180
(二)国外政府的态度和措施181
(一)缓解了就业压力183
九、国外灵活就业产生的社会效果183
(二)满足不同劳动者群体的就业需求184
(三)促进工会态度的转变186
(四)适应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187
主要参考文献187
第六章 关于中东欧和独联体转型国家就业问题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研究189
一、转型危机和大规模失业191
(一)生产的急剧持续下降191
(二)大规模失业的出现194
(三)收入严重下降,贫困扩大200
二、转型的进展及对就业的影响204
(一)宏观经济领域的改革204
(二)各国的进展情况205
(三)小企业的发展及对就业的影响208
(四)社会保障的变化及对就业的影响210
三、就业政策及其体制212
(一)国家的就业政策日益与经济政策密切结合起来212
(二)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促进就业213
(三)劳动力市场体制日趋完善,但运作仍不协调223
(四)社会对话体制的建立对改善产业关系、促进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发挥出日益明显的作用225
四、结论228
(一)加强就业政策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协调228
(二)促进企业发展和就业岗位创造229
(三)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与加强社会保护230
(四)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政策231
(五)加强劳动力市场机构能力的建设234
(六)加强社会对话235
主要参考文献236
后记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