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4396584.jpg)
- (美)毕查德·拉扎维(Behzad Razavi)著;陈贵灿等译(西安交通大学)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51606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62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模拟电路设计绪论1
1.1研究模拟电路的重要性1
1.2研究模拟集成电路的重要性5
1.3研究CMOS模拟集成电路的重要性5
1.4本书的特点6
1.5电路设计的一般概念6
1.5.1抽象级别6
1.5.2鲁棒模拟电路设计7
1.5.3符号7
第2章 MOS器件物理基础9
2.1基本概念9
2.1.1 MOSFET开关9
2.1.2 MOSFET的结构9
2.1.3 MOS符号11
2.2 MOS的I/V特性11
2.2.1阈值电压12
2.2.2 I/V特性的推导13
2.3二级效应20
2.4 MOS器件模型24
2.4.1 MOS器件版图24
2.4.2 MOS器件电容25
2.4.3 MOS小信号模型28
2.4.4 MOS SPICE模型31
2.4.5 NMOS与PMOS器件的比较32
2.4.6长沟道器件与短沟道器件的比较33
附录A:用作电容器的MOS器件的特性33
习题34
第3章 单级放大器40
3.1基本概念40
3.2共源级41
3.2.1采用电阻负载的共源级41
3.2.2采用二极管连接的负载的共源级45
3.2.3采用电流源负载的共源级49
3.2.4工作在线性区的MOS为负载的共源级50
3.2.5带源极负反馈的共源级50
3.3源跟随器57
3.4共栅级64
3.5共源共栅级70
3.5.1折叠式共源共栅75
3.6器件模型的选择77
习题78
第4章 差动放大器84
4.1单端与差动的工作方式84
4.2基本差动对86
4.2.1定性分析87
4.2.2定量分析90
4.3共模响应98
4.4 MOS为负载的差动对103
4.5吉尔伯特单元105
习题108
第5章 无源与有源电流镜113
5.1基本电流镜113
5.2共源共栅电流镜116
5.3有源电流镜121
5.3.1大信号分析124
5.3.2小信号分析125
5.3.3共模特性128
习题131
第6章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138
6.1概述138
6.1.1密勒效应138
6.1.2极点与结点的关联141
6.2共源极143
6.3源跟随器147
6.4共栅级151
6.5共源共栅级153
6.6差动对155
附录A:密勒定理的对偶159
习题161
第7章 噪声165
7.1噪声的统计特性165
7.1.1噪声谱167
7.1.2幅值分布170
7.1.3相关噪声源和非相关噪声源171
7.2噪声类型172
7.2.1热噪声172
7.2.2闪烁噪声176
7.3电路中的噪声表示179
7.4单级放大器中的噪声184
7.4.1共源级185
7.4.2共栅级187
7.4.3源跟随器190
7.4.4共源共栅级191
7.5差动对中的噪声192
7.6噪声带宽196
习题197
第8章 反馈202
8.1概述202
8.1.1反馈电路的特性203
8.1.2放大器的种类208
8.1.3检测和返回机制210
8.2反馈结构212
8.2.1电压-电压反馈212
8.2.2电流-电压反馈216
8.2.3电压-电流反馈218
8.2.4电流-电流反馈221
8.3负载的影响221
8.3.1二端口网络模型221
8.3.2电压-电压反馈中的负载223
8.3.3电流-电压反馈中的负载226
8.3.4电压-电流反馈中的负载228
8.3.5电流-电流反馈中的负载230
8.3.6负载影响小结232
8.4反馈对噪声的影响233
习题234
第9章 运算放大器239
9.1概述239
9.1.1性能参数240
9.2一级运放243
9.3两级运放252
9.4增益的提高254
9.5性能比较257
9.6共模反馈258
9.7输入范围限制266
9.8转换速率268
9.9电源抑制275
9.10运放的噪声276
习题279
第10章 稳定性与频率补偿284
10.1概述284
10.2多极点系统287
10.3相位裕度289
10.4频率补偿292
10.5两级运放的补偿297
10.5.1两级运放中的转换301
10.6其它补偿技术302
习题306
第11章 带隙基准309
11.1概述309
11.2与电源无关的偏置310
11.3与温度无关的基准312
11.3.1负温度系数电压313
11.3.2正温度系数电压314
11.3.3带隙基准314
11.4 PTAT电流的产生319
11.5恒定Gm偏置320
11.6速度与噪声问题321
11.7实例分析324
习题327
第12章 开关电容电路330
12.1概述330
12.2采样开关334
12.2.1 MOSFETs开关334
12.2.2速度问题338
12.2.3精度问题341
12.2.4电荷注入抵消343
12.3开关电容放大器345
12.3.1单位增益采样器/缓冲器345
12.3.2同相放大器351
12.3.3精确乘2电路356
12.4开关电容积分器357
12.5开关电容共模反馈359
习题360
第13章 非线性与不匹配364
13.1非线性364
13.1.1概述364
13.1.2差动电路的非线性367
13.1.3负反馈对非线性的影响369
13.1.4电容器的非线性371
13.1.5线性化技术372
13.2不匹配376
13.2.1失调消除技术382
13.2.2用失调消除来降低噪声386
13.2.3 CMRR的另一种定义388
习题389
第14章 振荡器391
14.1概述391
14.2环形振荡器393
14.3 LC振荡器402
14.3.1交叉耦合振荡器404
14.3.2科尔皮兹振荡器406
14.3.3单端口振荡器409
14.4压控振荡器413
14.4.1环形振荡器调节415
14.4.2 LC振荡器的调节423
14.5 VCO的数学模型426
习题430
第15章 锁相环432
15.1简单的锁相环432
15.1.1鉴相器432
15.1.2基本的PLL结构434
15.1.3简单锁相环的动态特性441
15.2电荷泵锁相环447
15.2.1锁定捕获的问题447
15.2.2鉴相/鉴频器和电荷泵448
15.2.3基本的电荷泵锁相环452
15.3锁相环中的非理想效应458
15.3.1 PFD/CP的非理想性458
15.3.2锁相环中的抖动现象462
15.4延迟锁相环464
15.5应用466
15.5.1频率倍增和合成467
15.5.2歪斜的减小469
15.5.3抖动的减小470
习题470
第16章 短沟道效应与器件模型473
16.1按比例缩小理论473
16.2短沟道效应477
16.2.1阈值电压的变化477
16.2.2垂直电场引起的迁移率退化479
16.2.3速度饱和479
16.2.4热载流子效应481
16.2.5漏-源电压引起的输出阻抗的变化481
16.3 MOS器件模型483
16.3.1 Level 1模型483
16.3.2 Level 2模型484
16.3.3 Level 3模型486
16.3.4 BSIM系列模型487
16.3.5其它模型488
16.3.6电荷和电容模型488
16.3.7温度特性489
16.4工艺角489
16.5数字世界中的模拟设计490
习题491
第17章 CMOS工艺技术494
17.1概述494
17.2晶片工艺495
17.3光刻496
17.4氧化497
17.5离子注入498
17.6淀积与刻蚀500
17.7器件制造500
17.7.1有源器件501
17.7.2无源器件504
17.7.3互连511
17.8闩锁效应513
习题514
第18章 版图与封装517
18.1版图概述517
18.1.1设计规则518
18.1.2天线效应520
18.2模拟电路的版图技术521
18.2.1叉指晶体管521
18.2.2对称性523
18.2.3参考源的分布527
18.2.4无源器件528
18.2.5连线535
18.2.6焊盘与静电放电保护538
18.3衬底耦合540
18.4封装545
习题552
英中词汇对照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