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宪政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宪政新论
  • 莫纪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 ISBN:780107140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宪政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加强宪法实施工作10

一、宪法实施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10

(一)宪法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0

(二)宪法实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2

(三)宪法实施能够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

二、加强宪法实施的监督16

(一)宪法实施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16

(二)宪法实施的监督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要求18

(三)宪法实施的监督是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举措19

(四)宪法实施的监督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

(五)宪法实施的监督措施22

三、加强宪法保障制度建设25

(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25

(二)制定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法28

(三)建立宪法实施程序公开制度29

(四)加强社会公众对宪法实施的监督30

(五)建立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31

四、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和研究工作32

(一)加强宪法的宣传工作32

(二)加强宪法的教育工作34

(三)建立公务员宪法素质考核制度35

(四)加强宪法的研究工作37

第二章 宪法解释41

一、绪论41

(一)宪法解释的对象41

(二)宪法解释的意义51

(三)宪法解释和法律解释的关系55

(四)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的关系63

二、宪法解释制度66

(一)宪法解释的类型66

(二)宪法解释的原则80

(三)宪法解释的主体107

(四)宪法解释的方法122

(五)宪法解释的程序134

(六)宪法解释的效力142

三、加强我国宪法解释工作148

(一)我国宪法解释的现状及特点148

(二)加强我国宪法解释工作的重要举措160

第三章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提高执法监督水平170

一、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的重要性170

(一)有利于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贯彻实施170

(二)有利于保证执法行为的合法性171

(三)有利于加强执法工作的权威171

(四)有利于推动执法的制度建设171

(五)有利于提高执法活动的效率172

二、当前执法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72

(一)执法监督主体缺乏合力172

(二)执法监督对象范围不清173

(四)执法监督权威难以树立174

(三)执法监督目标不够稳定174

(五)执法监督效果评价弱化175

三、执法监督中弊病的原因剖析176

(一)执法监督制度建设不健全176

(二)执法监督队伍素质跟不上177

(三)执法监督方式缺少规范性179

(四)执法监督保障没有制度化179

(一)加强执法监督立法180

四、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的重要措施180

(二)明确执法监督权限181

(三)健全执法监督体制181

(四)完善执法监督程序182

(五)强化执法监督手段183

(六)净化执法监督环境183

(七)提高执法监督素质184

(八)确立执法监督责任184

一、我国司法审查制度概说185

(一)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特点185

第四章 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185

(二)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作用188

二、司法审查法律关系191

(一)司法审查法律关系的特点192

(二)司法审查法律关系的主体195

(三)司法审查法律关系的客体196

(四)司法审查法律关系的内容196

(五)司法审查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197

三、司法审查的范围199

(一)我国司法审查范围的特征199

(二)我国司法审查范围的内涵和外延202

四、司法审查的目的和任务210

(一)司法审查的目的210

(二)司法审查的主要任务211

(三)司法审查的具体任务211

(一)司法审查依据的种类219

五、司法审查的依据219

(二)事实依据220

(三)法律依据222

六、司法审查的方式及程序225

(一)司法审查的方式225

(二)司法审查的程序227

七、司法审查的结论及其法律效力236

(一)司法审查结论的表现形式236

(二)司法审查结论的法律特征238

(三)司法审查结论的法律效力240

第五章 人民监督的法律保障242

一、保证人民监督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措施242

二、完善人民监督立法,使各种监督形式法律化、制度化261

(一)完善人民监督立法的必要性261

(二)人民监督立法的主要内容265

(三)当前加强人民监督立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69

(四)加强人民监督的立法工作,切实保证人民监督的法律化、制度化274

(一)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城市群众性自治组织289

一、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289

第六章 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保证人民的直接民主289

(二)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299

二、认真执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308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保证人民群众直接管理本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308

(一)当前执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308

(二)当前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311

三、加强社团立法,使社团活动法律化,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318

(一)结社自由是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318

(二)我国社团立法的状况322

(三)加强我国社团法制化管理的必要性326

第七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法制建设337

一、精神文明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其意义337

(一)精神文明的概念337

(二)精神文明的表现形式340

(三)精神文明的意义349

二、精神文明与法制的关系354

(一)精神文明不能完全纳入法制的范畴355

(二)精神文明是法制的基础357

(三)法制建设是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360

(四)法制建设应符合精神文明的要求362

三、精神文明的法制化365

(一)精神文明法制化的意义365

(二)精神文明法制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365

(三)精神文明法制化是法制建设的要求366

(四)精神文明法制化在具体法律制度上的表现形式367

(一)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化是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372

四、法制建设的精神文明化372

(二)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化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373

(三)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化的具体表现形式373

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法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377

(一)正确地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377

(二)以“法治”促进精神文明378

(三)建设“文明”的法制379

(四)加强我国精神文明法制建设的几点建议379

后记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