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肾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肾病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4387423.jpg)
- 蒋季杰,范亚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240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872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8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肾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2
第一章 肾脏的解剖和组织学2
第一节 肾脏的形态和位置2
第二节 肾脏的解剖结构4
第三节 肾脏的组织学5
一、肾小体8
二、肾小管15
三、肾小球旁器21
四、连接小管和集合管系统23
五、肾间质26
六、肾盏、肾盂和输尿管及膀胱28
第四节 肾脏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28
一、肾脏的血管28
二、肾脏的淋巴管31
三、肾脏的神经32
第五节 肾脏的胚胎发生32
一、前肾33
二、中肾33
三、后肾34
四、肾脏发生的分子生物学调控36
第二章 肾脏生理40
第一节 肾脏的血液循环和肾小球滤过功能及其调节41
一、血液循环及其特点41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43
三、肾脏的氧耗及其与肾血流量的关系47
四、肾小球滤过49
五、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51
六、肾小球滤过的调节55
第二节 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的基本过程60
一、重吸收的方式与途径60
二、肾脏对蛋白质及葡萄糖、氨基酸等重吸收64
三、肾小管的分泌66
四、肾脏的清除率及其意义69
第三节 肾脏对Na+、Cl-和水的转运以及钠平衡调节71
一、肾小管各部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转运机制72
二、影响钠重吸收的因素及钠平衡的调节80
第四节 尿液浓缩稀释功能和水平衡的调节84
一、ADH的合成、受体及作用84
二、水重吸收及ADH的作用机制85
三、逆流机制与尿液浓缩原理89
四、ADH释放和口渴感的调节及水平衡的维持95
第五节 肾脏对钾的转运及钾平衡的调节97
一、钾的内平衡98
二、钾的转运及其机制100
三、影响钾排泄的因素及其调节103
第六节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106
一、HCO3-的回收及其调节107
二、可滴定酸的排泄及其影响因素112
三、肾小管泌铵及其影响因素113
第七节 肾脏对钙、磷与镁的转运及其调节116
一、钙的转运及其调节116
二、磷的转运及其调节118
三、镁的转运及其调节119
第八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肾脏疾病121
一、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分类、生物学特征及肾内分布122
二、Ang Ⅱ在肾脏中的分子及细胞学作用124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肾脏疾病125
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肾脏发育126
第九节 环氧化酶和前列腺素受体127
一、两种环氧化酶的发现、克隆和生化128
二、环氧酶的催化作用129
三、环氧酶的表达130
四、前列烷素的生理及病理生理作用131
五、肾脏环氧酶的表达132
六、前列腺素受体与肾脏133
第十节 内皮素与肾脏疾病和高血压137
一、内皮素系统137
二、内皮素系统在肾脏中的表达137
三、内皮素ET-1的肾脏作用138
四、内皮素在肾脏生理中的作用138
五、内皮素与肾脏损伤139
六、内皮素与高血压139
第十一节 利钠肽家族与肾脏139
一、利钠肽家族的组成、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140
二、利钠肽受体140
三、利钠肽的生理学作用141
四、利钠肽的病理生理学142
第十二节 一氧化氮及其与肾脏的关系144
一、一氧化氮的信号传导145
二、一氧化氮合酶的肾内分布146
三、一氧化氮的生理作用及其与肾脏疾病的关系147
第三章 肾脏病实验室检查155
第一节 尿液检查155
一、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155
二、一般性状检查156
三、化学检查159
四、尿沉渣显微镜检查161
第二节 肾功能检查165
一、肾血流量测定165
二、肾小球滤过率166
三、肾小管功能测定170
第三节 肾脏免疫学检查176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176
二、血和尿的补体测定177
三、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179
四、血清抗肾抗体测定180
五、细胞免疫检查182
第四节 特殊生化检测183
一、尿蛋白盘状电泳183
二、选择性蛋白尿测定184
三、尿酶测定185
四、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188
五、尿β2-微球蛋白测定189
六、尿视黄醇结合蛋白190
第五节 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价值190
一、肾大部切除模型191
二、Heymann肾炎模型191
三、抗thy-1.1肾小球肾炎模型192
四、肾毒性血清肾炎模型192
五、肾病综合征模型192
六、 IgA肾病模型193
七、梗阻性肾病模型193
八、多囊肾模型194
九、糖尿病肾病模型194
十、系统性高血压病模型194
十一、转基因动物模型195
第六节 分子生物学与肾脏病研究196
一、分子生物学简介196
二、基本概念和常用技术197
三、基因治疗研究205
第四章 肾病的影像学和核素检测208
第一节 X线检查208
一、泌尿系X线平片208
二、静脉尿路造影211
三、逆行肾盂造影222
四、经皮穿刺顺行肾盂造影224
五、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225
六、肾血管造影225
第二节 CT及MRI检查236
一、正常大体解剖236
二、CT检查技术236
三、MRI检查技术237
四、肾脏CT及MRI正常表现237
五、常见肾脏疾病的CT及MRI表现238
第三节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251
一、超声成像原理251
二、仪器与探测方法253
三、正常肾脏声像图254
四、肾脏囊肿和肿瘤性疾病255
五、肾结石257
六、肾积水258
七、肾非特异性感染258
八、肾特异性感染259
九、肾功能衰竭259
十、胡桃夹现象259
十一、正常肾动脉260
十二、肾动脉狭窄260
第四节 介入性超声诊断261
一、肾肿块穿刺活检261
二、肾囊性肿物穿刺造影及硬化治疗262
三、肾盂穿刺造影263
四、肾盂穿刺置管引流264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检查265
一、肾图266
二、肾有效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269
三、肾显像270
四、肾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272
五、介入试验273
第五章 肾脏病理学检查274
第一节 活体组织检查274
一、肾活检的意义274
二、肾活检的种类274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275
四、肾穿刺方法276
五、肾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279
第二节 病理学检查280
一、标本的初步处理281
二、光镜标本的制备282
三、免疫荧光标本的制备及检查283
四、免疫组化技术诊断的应用285
五、电镜诊断的应用286
第三节 肾小球疾病286
一、基本病变287
二、病理分型293
三、形态学分类的原则及要点294
四、肾小球疾病各类型病理特点295
[附]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影响因素305
第二篇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18
第六章 肾病综合征318
[附]免疫抑制治疗的机制及其危险性328
第七章 微小病变型肾病344
第八章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359
第九章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69
[附]塌陷性肾小球病382
第十章 新月体肾炎387
第十一章 膜性肾病401
第十二章 系膜增生性肾炎和IgA肾病414
第一节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14
第二节 系膜IgA肾病417
第十三章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428
第三篇 继发性肾脏病436
第十四章 代谢性疾病的肾损害436
第一节 糖尿病性肾病436
一、糖尿病性肾血管病变436
二、糖尿病性肾感染病变447
第二节 尿酸肾病449
第三节 淀粉样变肾病457
一、淀粉样变458
二、淀粉样肾病460
三、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464
[附]纤维样肾小球疾病466
第四节 脂蛋白肾小球病473
第十五章 风湿病性肾脏病变479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479
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肾炎494
第三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500
一、原发性肾脏病变501
二、继发性肾损害502
三、继发性肾淀粉样变503
第四节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肾损害503
第五节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害506
第六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肾损害509
第七节 其他风湿性疾病肾损害511
一、急性风湿热肾损害511
二、特发性炎症性肌病肾损害512
三、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肾损害512
四、白塞病肾脏损害513
五、结节病的肾损害514
六、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肾损害514
七、复发多软骨炎肾损害514
八、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肾损害515
第十六章 血液病所致肾损害518
第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518
第二节 白血病致肾损害524
第三节 淋巴瘤致肾损害526
第四节 溶血尿毒综台征527
第五节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33
第六节 镰状细胞性肾病537
第七节 恶性肿瘤治疗过程的肾损害538
一、恶性肿瘤对肾的损害539
二、顺铂致肾损害540
三、丝裂霉素致肾损害540
四、烷化剂致肾损害541
五、MTX致肾损害541
第十七章 肝病和肾脏病544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544
第二节 肝硬化时肾损害546
第三节 肝肾综合征548
第十八章 内分泌病和肾脏病555
第一节 甲状腺与肾脏疾病555
第二节 甲状旁腺与肾脏疾病558
一、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与肾脏558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继发性甲旁亢559
三、甲状旁腺与肾小管疾病561
第三节 肾上腺与肾脏疾病561
一、醛固酮与肾脏562
二、皮质醇增多症566
三、嗜铬细胞瘤566
第十九章 肾脏和高血压569
第一节 肾脏在高血压中的作用569
一、肾脏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569
二、肾脏疾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572
第二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574
第三节 肾小球旁细胞瘤581
第四节 高血压性肾损害584
一、良性小动脉肾硬化584
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589
第二十章 心血管疾病肾损害594
第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肾损害594
第二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肾损害596
第二十一章 遗传性肾小球病变600
第一节 Alport综合征600
第二节 薄基底膜肾病604
第三节 其他遗传性肾脏病607
一、先天性肾病综合征608
二、指甲-髌骨综合征609
三、Fabry病610
第四篇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614
第二十二章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614
第二十三章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623
第二十四章 肾盂肾炎628
第二十五章 肾结核649
第二十六章 特殊类型的尿路感染657
第一节 真菌性尿路感染657
第二节 其他原因引起的尿路感染659
一、病毒性尿路感染659
二、支原体尿路感染660
三、寄生虫性尿路感染660
四、性病性尿路感染662
第三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肾病664
第二十七章 反流性肾病677
第二十八章 肾小管病684
第一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684
一、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Ⅱ型)684
二、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Ⅰ型)686
三、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Ⅲ型)691
四、全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Ⅳ型)692
五、肾功能不全的肾小管性酸中毒695
第二节 肾性糖尿695
第三节 氨基酸尿697
一、胱氨酸尿698
二、Hartnup病700
三、其他701
第四节 肾小管对钾、钠、镁转运障碍701
一、Bartter综合征702
二、假性醛固酮增多症705
三、假性醛固酮减少症706
四、原发性肾素分泌过多症707
五、失盐性肾炎708
六、肾小管性泌钾障碍708
七、肾小管性失镁709
第五节 肾性尿崩症709
第六节 多种肾小管功能障碍712
第五篇 药物和化学物质致肾脏病变720
第二十九章 药源性肾损害720
第一节 抗生素722
一、抗生素性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722
二、抗生素性急性肾小管坏死726
三、其他肾损害730
第二节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731
第三节 抗肿瘤药物733
第四节 造影剂734
第五节 镇痛剂肾病737
第三十章 理化因素引起肾损害742
第一节 放射性肾炎742
第二节 中毒性肾病744
一、重金属中毒性肾病744
二、化学物质中毒性肾病750
第三十一章 药物与肾功能不全753
第一节 药物致肾损害的机制753
第二节 肾功能不全时药代动力学改变755
第三节 肾功能不全时用药指导原则782
一、肾病对药物处理的影响782
二、肾功能不全时的剂量调整783
三、肾功能不全时透析对药物的清除787
第四节 肾功能不全时各类药物的应用827
一、镇痛药827
二、抗高血压药和作用于心血管的药物827
三、抗菌药828
四、镇静药、催眠药和其他精神药物829
五、其他各类药物830
第六篇 妊娠与肾脏疾病834
第三十二章 妊娠与肾脏疾病834
第一节 妊娠期肾脏生理变化834
一、正常妊娠时肾脏结构的变化834
二、正常妊娠时肾脏功能改变835
三、母体容量变化837
四、血压调节838
五、妊娠期肾功能评价838
第二节 妊娠高血压的肾损害839
第三节 妊娠期肾脏疾病847
一、妊娠期急性肾衰竭847
二、妊娠期泌尿系感染849
三、妊娠期其他肾脏疾病851
第四节 肾脏疾病的妊娠问题852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853
二、狼疮性肾炎及其他结缔组织病854
三、糖尿病肾病856
四、小管间质性疾病856
五、反流性肾病856
六、遗传性肾病857
七、透析与肾移植857
附:因特网在肾脏病科研及临床中的应用861
一、肾脏病有关的主要学术团体之因特网主页861
二、肾脏病有关的主要杂志之因特网主页862
三、美国主要医学院之因特网主页865
四、肾脏病学有关的一些信息、网站网址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