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管理学
  • 周三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8354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3

第一节 管理活动3

一、管理的定义3

二、管理的职能5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8

四、管理的属性12

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13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13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14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8

一、管理理论概述18

二、古典管理理论19

三、行为管理理论26

四、数量管理理论29

五、系统管理理论30

六、权变管理理论30

七、质量管理理论31

第二章 道德与社会责任33

第一节 道德概述33

一、道德的定义33

二、四种道德观34

第二节 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35

一、道德发展阶段35

二、个人特征36

三、结构变量36

四、组织文化37

五、问题强度37

第三节 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38

一、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38

二、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38

三、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39

四、设定工作目标40

五、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40

六、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40

七、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40

八、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41

第四节 社会责任概述41

一、社会责任的定义41

二、两种社会责任观42

三、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43

四、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44

第五节 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45

一、企业对环境的责任45

二、企业对员工的责任45

三、企业对顾客的责任46

四、企业对竞争对手的责任47

五、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47

六、企业对所在社区的责任47

第三章 信息获取48

第一节 信息概述48

一、信息的定义48

二、对信息的评估49

三、有用信息的特征50

第二节 信息系统51

一、概述51

二、信息系统的要素51

三、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52

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54

第三节 其他信息技术56

一、概述56

二、电信和网络56

三、人工智能57

四、办公自动化57

第四章 决策58

第一节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58

一、决策的定义58

二、决策的原则59

三、决策的依据59

第二节 决策的类型59

一、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59

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60

三、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60

四、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60

五、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61

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61

第三节 决策的理论61

一、古典决策理论61

二、行为决策理论62

三、当代决策理论63

第四节 决策的过程64

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64

二、识别目标64

三、拟订备选方案64

四、评估备选方案65

五、作出决定65

六、选择实施战略65

七、监督和评估66

第五节 决策的方法66

一、集体决策方法66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67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70

第二篇 计划79

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79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79

一、计划的概念79

二、计划与决策80

三、计划的性质81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82

一、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83

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83

三、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84

四、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85

五、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85

六、计划的层次体系86

第三节 计划编制过程88

一、确定目标88

二、认清现在89

三、研究过去89

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89

五、拟定和选择可行的行动计划90

六、制定主要计划90

七、制定派生计划91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91

第六章 战略性计划92

第一节 远景和使命陈述92

一、核心价值观93

二、核心目标94

三、10~30年的宏伟的、大胆的、有难度的目标94

四、生动逼真的描述95

第二节 战略环境分析96

一、外部一般环境97

二、行业环境97

三、竞争对手102

四、企业自身104

五、顾客(目标市场)107

第三节 战略选择110

一、基本战略姿态111

二、核心能力在企业内和企业外扩张的成长战略112

三、防御性战略116

第七章 计划的组织实施117

第一节 目标管理117

一、目标管理基本思想117

二、目标的性质118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120

第二节 滚动计划法122

一、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122

二、滚动计划法的评价123

第三节 网络计划技术123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123

二、网络图123

三、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125

第三篇 组织129

第八章 组织设计129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设计129

一、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129

二、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130

三、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133

第二节 组织的部门化141

一、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141

二、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142

第三节 组织的层级化145

一、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146

二、组织的层级化与集分权148

三、组织的层级化与结构的有机化152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159

第一节 人力资源计划159

一、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159

二、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160

三、人务资源计划中的人员配备原则161

第二节 员工的招聘162

一、员工招聘的标准162

二、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163

三、员工的解聘168

第三节 人员的培训169

一、人员培训的目标169

二、人员培训的方法170

第四节 绩效评估172

一、绩效评估的定义和作用172

二、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173

第五节 职业计划与发展175

一、职业计划与发展的意义和特点175

二、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176

三、有效管理职业生涯的方法177

第十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180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180

一、组织变革的动因180

二、组织变革的类型和目标181

三、组织变革的内容183

第二节 管理组织变革183

一、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183

二、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185

三、组织变革中的压力及其管理186

四、组织冲突及其管理188

第三节 组织文化及其发展191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191

二、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192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途径194

第四篇 领导199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199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199

一、领导与管理199

二、领导的作用200

三、领导者与追随者201

第二节 领导者的类型201

一、权力与领导201

二、管理制度权力集中与分散相对立的领导者201

三、维持与创新相对立的领导者202

第三节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204

一、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204

二、领导方式行为论204

三、领导方式情景论206

第十二章 激励212

第一节 激励的原理212

一、激励的概念与对象212

二、激励与行为213

三、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213

四、需要的管理学意义214

五、X理论和Y理论214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理论215

一、需要层次论215

二、双因素理论217

三、后天需要论219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理论220

一、公平理论220

二、期望理论222

第四节 激励的强化理论223

一、正强化223

二、负强化224

第五节 激励的一般形式和实务224

一、激励的一般形式224

二、当代若干激励实务225

第十三章 沟通227

第一节 沟通的原理227

一、沟通及其过程227

二、组织中的沟通230

三、组织间沟通231

第二节 管理组织沟通233

一、有效沟通的障碍233

二、有效沟通的实现235

第三节 组织冲突与谈判237

一、冲突的原因237

二、冲突的管理238

三、有效谈判的实现240

第五篇 控制243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243

第一节 控制活动243

一、控制的必要性243

二、控制理论244

三、控制类型247

第二节 控制过程249

一、确立标准249

二、衡量绩效253

三、纠正偏差254

第三节 有效控制257

一、适时控制257

二、适度控制258

三、客观控制260

四、弹性控制260

第十五章 控制方法262

第一节 预算控制262

一、预算的编制262

二、预算的种类263

三、预算的作用及其缺点265

第二节 生产控制266

一、对供应商的控制266

二、库存控制267

三、质量控制268

第三节 其他控制方法269

一、比率分析269

二、经营审计271

三、其他方法273

第六篇 创新277

第十六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277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277

一、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277

二、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278

三、创新的类别与特征279

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281

一、目标创新281

二、技术创新281

三、制度创新284

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285

五、环境创新285

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和组织286

一、创新的过程286

二、创新活动的组织288

第十七章 企业技术创新291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291

一、创新与技术创新291

二、技术创新的内涵292

三、技术创新的贡献293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源泉294

一、意外的成功或失败294

二、企业内外的不协调296

三、过程改进的需要297

四、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297

五、人口结构的变化298

六、观念的改变299

七、新知识的产生300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300

一、创新基础的选择300

二、创新对象的选择301

三、创新水平的选择302

四、创新方式的选择304

第十八章 企业组织创新306

第一节 企业制度创新307

一、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及其原因307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308

第二节 企业层级结构创新310

一、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310

二、知识经济与企业层级结构的改造311

第三节 企业文化创新313

一、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314

二、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315

主要参考文献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