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374713.jpg)
- 张耀灿,徐志远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3582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教育学 学科: 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1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1
总序1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5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涵义9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12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13
一、剥削阶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13
(二)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35
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57
(一)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58
(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60
(三)革命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贡献61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和发展68
(一)初创和形成时期(1921.7—1935.1)69
(二)成熟时期(1935.1—1945.8)71
(三)发展时期(1945.8—1957.2)72
(四)曲折前进和严重挫折时期(1957.2—1978.12)73
(五)拨乱反正和发展的新时期(1978.12—)75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80
分析80
第三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发展和现状80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81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经验与发展展望85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化发展趋势88
(一)传统取向91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不同取向评介91
(二)德育学和教育学取向92
(三)管理学取向93
(四)工程学取向94
(五)行为学取向95
(一)学科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96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评析96
(二)学科理论研究成绩及主要差距99
(三)学科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104
第四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07
一、研究对象问题的重要性107
二、对研究对象问题上不同见解的评析108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中的特殊矛盾113
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117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120
第五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120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21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规律127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135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138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方针、原则141
(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143
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146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146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结构与体系147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148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154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评价方法158
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160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预测、决策、实施及评价管理160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领导和体制163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165
第六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涵义、类型、169
特征及功能169
一、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169
(一)范畴的涵义169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涵义173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规律的联系和区别173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及内在关系179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179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内在逻辑关系182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特征及功能187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基本特征187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主要功能193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199
第七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上)199
(一)起点范畴:思想与行为201
(二)中心范畴: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208
(三)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213
(四)结果范畴:内化与外化………………………………216(五)终点范畴:个人与社会218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功能220
(一)工具功能221
(二)方法功能224
(三)构建功能228
(一)思想与行为231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内容231
第八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下)231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239
(三)疏通与引导243
(四)言教与身教247
(五)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252
(六)教育与管理257
(七)内化与外化263
(八)个人与社会267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特征272
(一)客观和主观的统一273
(二)实践和认识的统一274
(三)抽象和具体的统一276
(四)相对和绝对的统278
(五)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统一281
第九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284
知识借鉴284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84
(一)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85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295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借鉴309
(一)政治学知识借鉴309
(二)教育学知识借鉴310
(三)伦理学知识借鉴312
(四)心理学知识借鉴314
(五)社会学知识借鉴317
(六)美学知识借鉴319
(七)对西方行为科学的批判借鉴320
第十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点324
一、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统一324
二、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331
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334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337
四、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统一337
五、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340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342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几个理论问题的342
探讨342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和特征343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348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规律355
(一)对不同观点的简要述评357
(二)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关系的意义360
(三)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362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366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研究的源流和现状366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涵、类型和特征368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69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过程377
(五)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与规律381
第十二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388
一、学科横向发展:超越学科边界化束缚388
二、理论纵深升华:哲学沉思和审美沉思394
三、国际化与民族化并存发展398
四、教育与管理融为一体405
五、社会化与主体化双向互动411
六、科学化与现代化协同共进419
中外文参考文献424
后记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