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氧化硫减排技术与烟气脱硫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二氧化硫减排技术与烟气脱硫工程
  • 杨飏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3331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二氧化硫-大气扩散-技术;烟气脱硫-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二氧化硫减排技术与烟气脱硫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气硫污染及控制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大气硫污染4

一、大气硫污染物的特性4

二、大气硫污染物的产生6

三、大气硫污染物的转化和循环7

四、二氧化硫的危害9

第三节 二氧化硫的减排11

一、二氧化硫减排技术的发展11

二、我国二氧化硫减排对策14

三、二氧化硫减排技术应用选择21

第一节 我国燃料概况24

第二章 首端控制——燃料洁净加工24

一、液体燃料——石油27

二、气体燃料——天然气和煤气28

三、固体燃料——煤炭30

第二节 煤的基本性质和硫分33

一、物理性质34

二、化学特性35

三、硫分37

四、煤的脱硫可选性39

第三节 煤的物理脱硫40

一、我国煤炭洗选状况40

二、硫铁矿硫的洗选脱除42

三、泡沫浮选脱硫44

四、油团聚分选脱硫46

五、磁选脱硫47

第四节 煤的化学脱硫48

一、热碱液浸出(BHC)法49

二、硫酸铁溶液浸出(Meyers)法49

三、液相氧化(LOL)法50

四、催化氧化法50

五、PETC法50

六、Ames法50

七、KVB法51

八、氯解法52

一、煤的生物脱硫53

第五节 煤的生物脱硫及其他方法53

十、溶剂抽提法53

九、熔碱(MCL)法53

二、其他脱硫方法57

第六节 煤的转化去硫60

一、煤的液化60

二、煤的气化61

三、煤的地下气化工艺67

第三章 清洁燃烧——造渣固硫69

第一节 型煤技术69

一、型煤的特点与分类69

二、添加剂70

三、型煤的应用71

二、煤的成浆性72

第二节 水煤浆技术72

一、水煤浆的种类和用途72

三、水煤浆制备74

四、水煤浆输送77

五、水煤浆燃用78

六、水煤浆的工业应用78

七、水煤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81

第三节 循环流化床燃烧脱硫工艺82

一、概述82

二、流化床燃烧脱硫的基本原理85

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与特性88

四、增压流化床锅炉90

五、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经济分析91

六、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工程实例93

第四节 动力配煤与粉煤燃烧100

一、动力配煤100

二、煤粉燃烧103

第五节 完全清洁燃烧方式103

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103

二、燃料电池106

第四章 末端控制——烟气脱硫107

第一节 国外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07

一、技术发展的特点107

二、烟气脱硫装置的工业应用109

三、烟气脱硫产业的兴起113

一、二氧化硫排放态势114

第二节 我国烟气脱硫的进展与前景114

二、前驱性工作116

三、引进技术建设示范工程118

四、我国烟气脱硫发展前景119

第三节 烟气脱硫技术122

一、工艺流程分类122

二、脱硫剂及其选用124

三、脱硫设备127

第五章 烟气脱硫基本原理132

第一节 烟气脱硫化学基础132

一、二氧化硫的基本性质132

第二节 钙法135

二、脱硫过程的化学基础135

一、石灰/石灰石干式直喷法136

二、石灰/石灰石湿式洗涤法141

第三节 钠法151

一、吸收151

二、再生154

第四节 氨法155

一、循环吸收155

二、吸收液处理158

第五节 镁法159

一、化学吸收159

二、热解再生161

一、喷雾干燥——半干法162

第六节 其他方法162

二、吸附法165

三、电子束辐照法167

四、海水法171

五、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173

第六章 国外烟气脱硫典型工艺175

第一节 常用的烟气脱硫技术175

一、日本三菱重工:石灰/石灰石-石膏法175

二、德国SHU:石灰石-石膏法177

三、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IHI):石灰石-石膏工艺180

四、美国阿尔兰通:AFGD181

五、德国诺尔-克尔茨:双循环石灰石法182

六、美国GE:氨洗涤工艺184

七、菲达-尼罗:旋转喷雾干燥法185

八、美国Davy Mckee:W-L法186

九、日本川崎:CAL法188

十、芬兰Fortum:LIFAC工艺189

十一、ABB:海水法191

第二节 高新烟气脱硫技术193

一、电子束辐照法(EBA)193

二、吸收剂荷电活化技术196

三、新型一体化工艺(NID)200

四、回流烟气循环流化床工艺(RCFB)202

五、气体悬浮吸收技术(GSA)203

六、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技术204

七、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化学双脱技术206

第七章 我国烟气脱硫工程实践211

第一节 中小规模烟气脱硫工程211

一、湖南三○○电厂:亚钠循环法(W-L)211

二、松木坪电厂:活性炭法211

三、南京化学公司:氨-酸法212

四、水口山矿务局:氧化锌法214

五、南宁铝厂:氧化锰法215

六、杭州铁路分局:双碱法216

七、沈阳黎明公司热电厂:半干法218

八、内江白马电厂:石灰旋转喷雾干燥法220

九、宜宾豆坝电厂:活性炭-磷铵复肥法223

十、绵阳科学城热电厂:等离子体双脱工艺226

十一、无锡化工集团公司热电厂: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229

第二节 我国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示范工程230

一、重庆珞璜电厂:湿式石灰石-石膏工艺232

二、太原第一热电厂:简易石灰石-石膏工艺246

三、山东黄岛电厂:旋转喷雾干燥工艺250

四、南京下关电厂:炉内喷钙加烟气增湿活化工艺253

五、深圳西部电厂:海水洗涤工艺258

六、成都热电厂:电子束辐照脱硫工艺260

第三节 其他烟气脱硫工程263

一、重庆发电厂:石灰石-石膏法263

二、扬州发电厂:简易石灰石-石膏法266

三、广东连州电厂:石灰石-石膏抛弃法269

四、漳州后石电厂:海水法脱硫工艺271

五、浙江衢化热电厂:NID烟气脱硫工艺273

六、云南小龙潭电厂:GSA烟气脱硫275

第八章 烟气脱硫技术经济评价分析278

第一节 概述278

一、经济分析方法278

二、经济评价的意义280

三、影响经济评价的因素及说明281

第二节 国外评价简介283

一、美国EPA对5种烟气脱硫工艺的评价研究283

二、美国TVA对9种烟气脱硫工艺的评价分析285

三、其他评价工作292

一、技术经济一般分析295

第三节 我国的评价尝试295

二、现行电厂加装改造的经济评价302

第四节 综合述评307

一、传统湿法仍是主流技术307

二、半干法和干法工艺值得重视308

三、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前景看好308

四、其他脱硫技术简议309

第九章 烟气脱硫工程建设311

第一节 设计前期工作312

一、工程立项312

二、设计准备313

三、工艺抉择的原则318

一、可行性研究320

第二节 高阶段设计与施工图320

三、施工图设计321

二、初步设计321

第三节 烟气脱硫工程设计中的若干问题322

一、工艺设计要不断优化322

二、注意防止结垢、堵塞322

三、防腐蚀与抗磨损323

四、烟气预除尘和预冷却324

五、吸收液处理324

六、除雾和氧化324

七、烟气再加热324

八、脱硫风机布置方式325

十、关注传统湿式工艺的发展趋向326

九、脱硫副产品石膏的利用和处置326

十一、推进技术、装备国产化328

参考文献330

十二、系统组成设备的投资比例331

附录332

附表1 烟道气的物理参数332

附表2 气态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332

附表3 气态二氧化硫的热容与热焓334

附表4 二氧化硫水溶液的蒸气分压335

附表5 低浓度二氧化硫的溶解度336

附表6 几种物质的mg/m3与ppm换算系数336

附表7 金属氧化物、碳酸盐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