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用普通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用普通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4371433.jpg)
- 杜文东,张纪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2772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医学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用普通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3
第一节 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3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
二、心理的实质5
第二节 心理学的性质、任务与意义7
一、心理学的性质7
二、心理学的任务8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9
一、心理学思想的萌芽10
第三节 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10
四、心理学与医学10
二、心理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1
三、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3
四、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15
第四节 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领域17
一、普通心理学18
二、生理心理学18
三、发展心理学18
第五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9
七、社会心理学19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9
四、教育心理学19
六、工程心理学19
五、医学心理学19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1
思考题24
第二章 心理的生物学与社会学基础27
第一节 心理与脑27
一、脑的进化27
二、人脑的结构与功能28
三、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合作32
四、大脑的整合功能36
五、大脑的信息加工功能40
第二节 心理与内分泌、免疫系统43
一、内分泌腺及功能43
二、免疫系统及功能44
第三节 心理遗传学的研究46
一、遗传的物质载体46
二、心理遗传学的研究方法47
第四节 心理与社会环境49
一、社会文化环境与人的心理49
二、人的社会化50
思考题51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55
第一节 感觉55
一、概述55
二、感觉的种类56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57
四、感觉现象58
第二节 知觉60
一、概述60
二、知觉的种类62
三、知觉的基本特征62
四、错觉68
第三节 感觉与知觉障碍71
一、感觉障碍71
二、知觉障碍71
思考题72
第四章 注意75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75
一、注意的概念75
二、注意的功能76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与外部表现76
四、注意的认知理论78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80
一、无意注意80
二、有意注意81
三、有意后注意82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83
一、注意的稳定性83
二、注意的范围85
三、注意的分配85
四、注意的转移86
第四节 注意障碍86
一、注意增强86
五、注意转移87
四、注意狭窄87
三、注意涣散87
二、注意减弱87
六、注意固定88
思考题88
第五章 意识和意识状态91
第一节 意识的概述91
一、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91
二、意识的生理基础93
一、睡眠与梦94
第二节 几种意识状态94
三、意识状态的分类94
二、催眠95
三、白日梦与幻想96
第三节 意识障碍96
一、意识清晰度的降低96
二、意识内容的变化97
第四节 睡眠与梦98
一、睡眠及其阶段98
二、睡眠的功能99
三、睡眠障碍100
四、梦102
思考题104
第六章 记忆107
第一节 概述107
一、什么是记忆107
二、记忆表象107
三、记忆的分类108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110
一、记忆的脑学说110
四、记忆的基本过程110
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112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114
第三节 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115
一、感觉记忆115
二、短时记忆116
三、长时记忆118
第四节 记忆障碍124
一、记忆减退124
思考题125
二、遗忘症125
三、记忆错误125
第七章 想象与创造129
第一节 想象的概述129
一、想象的概念及其功能129
二、想象的综合过程130
三、想象的生理基础131
第二节 想象的种类132
一、无意想象132
二、有意想象133
第三节 创造136
一、创造的概念136
二、创造的过程136
三、创造性个性137
思考题139
第八章 思维143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143
一、什么是思维143
二、思维的种类144
三、思维的基本过程146
四、思维与语言148
五、思维与脑148
第二节 概念与推理149
一、概念149
二、推理151
第三节 问题解决154
一、问题解决的阶段154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56
第四节 思维障碍158
一、思维过程障碍158
二、思维内容障碍159
思考题160
第九章 情绪163
第一节 情绪的概述163
一、情绪是什么163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164
四、情绪的生理基础165
三、情绪的两极性165
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学说166
第二节 情绪的学说166
二、巴甫洛夫的情绪学说167
三、情绪的认知学说168
四、普拉契克的情绪进化学说169
五、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170
一、生理激起的表现171
二、情绪唤醒171
第三节 情绪与机体变化171
三、表情变化172
第四节 情绪的分类173
一、情绪的种类173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174
三、社会情感175
第五节 情绪的调节177
一、什么是情绪调节177
二、情绪调节的类型178
三、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179
四、情绪调节中的个体差异180
五、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180
第六节 常见的异常情绪181
一、焦虑181
二、恐惧181
三、抑郁182
四、情感反应性异常182
五、情感统一性异常182
思考题183
第十章 意志187
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187
一、意志的定义及特征187
二、意志与认识、情绪和个性的关系189
第二节 意志的生理机制190
一、随意运动的神经结构190
二、随意运动的机制192
第三节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195
一、采取决定阶段195
二、执行决定阶段197
第四节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198
一、意志品质的特性198
二、意志品质的培养200
第五节 意志行为障碍202
一、意志增强202
二、意志减退202
七、精神运动性兴奋203
六、精神运动性抑制203
五、矛盾意志203
四、意向倒错203
三、意志缺乏203
八、强迫现象204
九、模仿言行204
十、违拗症204
思考题204
第十一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209
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209
一、个性的概念与结构209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210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211
一、需要211
二、动机213
三、兴趣214
四、信念、理想和价值观214
第三节 个性理论215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个性理论215
二、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216
三、个性特质理论218
四、罗杰斯的个性理论220
五、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220
六、A型-B型行为模式221
第四节 个性测量222
一、问卷法222
二、投射测验224
三、行为观察法226
四、自我概念测验227
一、个性障碍的涵义228
二、常见的个性障碍类型228
第五节 个性障碍228
思考题230
第十二章 能力233
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233
一、能力的涵义233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233
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与结构234
一、能力的种类234
二、能力的结构236
一、历史的沿革240
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240
二、智力测验241
三、特殊能力测验242
四、创造力测验243
第四节 能力的个体差异244
一、能力水平的差异244
二、能力类型的差异245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245
四、能力的性别差异246
一、先天素质247
第五节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247
三、实践活动248
二、环境因素与早期教育248
四、营养状况249
五、其他非智力因素250
第六节 智能障碍250
一、智能发育不全250
二、痴呆251
思考题251
一、气质是什么255
第十三章 气质255
第一节 气质的概述255
二、气质类型256
第二节 气质的学说259
一、《黄帝内经》中的气质理论259
二、气质的体液说259
三、康德和冯特的气质理论260
四、气质的体型说260
六、气质的激素说261
五、气质的血型说261
七、气质的活动特性说262
八、气质调节理论263
九、有关儿童气质的理论263
第三节 气质的生理基础264
一、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264
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265
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266
第四节 气质与实践活动266
一、气质与个性发展267
二、气质与人际交往268
三、气质与职业269
四、气质与身心健康269
思考题270
第十四章 性格273
第一节 性格的概述273
一、性格的概念273
二、性格的基本特征273
三、性格的生理基础274
四、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275
一、性格的静态结构277
第二节 性格的结构277
二、性格的动态结构280
第三节 性格理论281
一、性格类型的分类模式理论281
二、性格的类型理论282
第四节 性格测量283
一、问卷法283
三、行为观察法284
二、投射测验法284
四、谈话法285
第五节 性格成因285
一、生物因素285
二、社会文化因素286
三、家庭环境因素286
四、学校教育因素286
五、自我调控因素287
思考题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