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越陷阱之路 寻觅社会管理的理想运作框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跨越陷阱之路 寻觅社会管理的理想运作框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4365398.jpg)
- 张敢明,杨勤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5174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社会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跨越陷阱之路 寻觅社会管理的理想运作框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类社会的追求与困惑1
美好的梦想与残酷的现实1
为什么会产生社会主义3
社会主义实践二百年6
西方国家的“第三条道路”13
深重的困惑与沉重的问题15
第二章 市场经济的原理与勃兴18
分工、交换、市场18
供给、需求、一般等价物20
价格机制、看不见的手、帕累托最优21
私有制的必要性24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千年王国25
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28
第三章 市场经济在运行中的困境30
规模生产问题30
供需失调问题31
节俭与浪费问题33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不一致问题34
与社会伦理冲突问题35
暴发暴死问题38
建立法治社会问题42
人类社会之癌?43
第四章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历史必然性47
计划经济的本质特征47
劳动价值论48
剩余价值学说49
马太效应、两极分化和社会主义革命52
爱因斯坦的看法53
计划经济系统如何运作56
苏联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情况g59
中国形成计划经济的历史情况60
第五章 大规模计划经济实践在20世纪始兴后衰63
计划经济实践在初期的兴旺63
中后期的艰难和衰落68
第六章 特定的解释与相应的政策72
阶级敌人破坏论72
旧的思想意识论75
生产力水平低下论78
第七章 经济体制改革的曲折实践82
列宁领导的新经济政策82
斯大林之后的经济改革86
苏联西转后的悲惨状况89
南斯拉夫的经济体制改革9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沿革101
喜忧并存的中国经济现状108
第八章 焦点与难点所在117
找出问题的焦点117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120
理论交锋的核心125
邪路还是怪圈?127
真正的危机何在?129
第九章 方法论之海拾贝131
现有经济理论出现的是范式危机131
相对性原理与简单性原则135
公理化方法139
哥德尔定理浅说141
范式更新的特征144
第十章 难题的化简148
效率与公平的相对性149
市场经济的效率与公平151
计划经济的效率与公平154
经济体制改革中公平定位的紊乱156
第十一章 测度与标准160
不可或缺的测量与标准160
标准的来源与基本要求163
测量与标准的扩展165
标准的客观性与选定方法167
标准与效率170
标准的漂移与可容性差异173
民心是杆粗略的秤176
测度与标准在社会中的地位178
第十二章 测度基础缺失产生的问题184
市场经济的价值测度功能18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测度基础问题187
经济体制改革中根本性的两难矛盾191
数据从哪里来?193
数据失真的浅层与深层原因197
职称评定与测度基础201
第十三章 工程招标与政府采购206
中国建筑 工程管理体制的演变206
工程招标在竞争中崛起213
戈壁滩上的一股清泉217
政府采购姓社不姓资222
两种办法的融合与推广225
第十四章 专利制度 招生考试230
火上浇油的专利制度230
专利技术的认定办法和专利申请的书面原则234
专利制度对反腐败的启示238
百里挑一的高校招生240
考试办法对社会进步的深层次作用242
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与局限246
第十五章 人类造就的社会主义之果250
举世瞩目的 三峡工程250
迅速崛起的自由软件258
全球喝彩的竞技体育265
第十六章 金牌等价定律270
深化经济学的一项关键课题270
金牌等价定律的基本内容274
有关金牌等价定律的对话277
衡量经济管理水平的一项新标准282
第十七章 理想社会运作框架的基本观念286
崭新的观念古老的根据286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五条基本原则293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前方向299
解决国有企业、农业及腐败问题的基本办法302
第十八章 历史分期与社会进步312
“按人分配”的原始社会312
“按体分配”的奴隶社会314
“按等分配”的封建社会315
“按资分配”的资本主义社会317
“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318
“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理想319
共产主义是人类先进分子的理想和旗帜322
不同社会形态的交叉与跳跃323
站在哲学与历史的高度上325
后 记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