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介质材料物理和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介质材料物理和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352912.jpg)
- 李景德,雷德铭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0500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介质材料物理和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介电极化基础知识 李景德1
§1.1 电介质物理和材料科学1
§1.2 电场中的介质6
1.2.1 电磁运动的宏观规律6
1.2.2 交变电场中的介质11
1.2.3 电荷分布的描述方法14
§1.3 弥散态电介质17
1.3.1 微观电极化机构17
1.3.2 有效场修正22
§1.4 时域和频域方法24
1.4.1 介电弛豫24
1.4.2 响应函数26
1.4.3 时域方法原理32
1.4.4 广义复介电常数35
1.4.5 付里叶介电谱学38
§1.5 电介质的弛豫规律40
1.5.1 弛豫时间40
1.5.2 弛豫效应的唯象理论46
1.5.3 热释电弛豫49
1.5.4 自由弛豫和随机弛豫54
§1.6 物质宏观性质的方向对称性57
1.6.1 晶体结构的描述方法57
1.6.2 物性参数的张量描述方法60
1.6.3 折射率椭球65
参考文献69
第二章 电介质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李景德71
§2.1 物质宏观状态的描述方法71
2.1.1 引言71
2.1.2 弥散态物质73
2.1.3 固态电介质75
§2.2 电介质的线性响应物性参数79
2.2.1 固态电介质的状态函数79
2.2.2 物性参数的严格定义方法81
2.2.3 线性物理效应86
2.2.4 物性张量89
2.3.1 电子云和化学键93
§2.3 宏观物质的微观结构93
2.3.2 σ键和π键100
2.3.3 离子概念碰到的困难102
2.3.4 键电荷和键矩104
§2.4 晶体中的准粒子的概念107
2.4.1 声子和软模107
2.4.2 晶体中的电子112
2.4.3 极化子和激子116
§2.5 压电晶体122
2.5.1 压电性和晶体结构122
2.5.2 压电石英128
§2.6 铁电体129
2.6.1 极性固体129
2.6.2 常用材料中的几种典型铁电体结构134
§2.7 固态相变141
参考文献145
第三章 强电场中的介质 雷清泉 刘辅宜148
§3.1 导言148
§3.2 弱电场中的电导150
2.2.1 基本概念150
3.2.2 体内载流子的产生153
3.2.3 参加导电的离子155
3.2.4 离子迁移率159
3.2.5 电子性载流子输运160
3.3.1 电极效应163
§3.3 强场下的电导163
3.3.2 体效应168
3.3.3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173
§3.4 电介质的击穿176
3.4.1 本征电击穿理论177
3.4.2 其他的电子击穿理论179
3.4.3 电机械击穿181
3.4.4 热击穿182
3.4.5 空间电荷击穿理论183
§3.5 电介质的强电场特性和应用184
3.5.1 非线性电阻材料184
3.5.2 齐纳二极管和江崎二极管185
3.5.3 等离子体技术186
3.5.4 细胞电融合及基因电注入187
§3.6 各向同性介质的非线性极化与克尔效应189
3.6.1 强电场下的非线性极化189
3.6.2 克尔电光效应193
参考文献201
第四章 电介质材料总论 杨大本 雷德铭203
§4.1 电介质材料的物理学分类203
4.1.1 按热力学的分类204
4.1.2 线性和非线性效应205
§4.2 电介质材料的物质结构层次206
§4.3 电介质材料的应用209
4.3.1 电介质结构材料209
4.3.2 压电材料的应用210
4.3.3 介电材料的应用211
4.3.4 电介质功能材料的研究212
4.3.5 液晶214
参考文献215
第五章 驻极体 孙熙民 赵明洲217
§5.1 绪论217
5.1.1 驻极体中的两类电荷217
5.1.2 驻极体发展简史218
§5.2 驻极体材料221
5.2.1 驻极体材料的分类221
5.2.2 聚合物驻极体材料222
5.2.3 聚合物薄膜驻极体材料226
5.2.4 驻极体材料的改性232
§5.3 实电荷驻极体的注极技术235
5.3.1 热注极236
5.3.2 液体接触注极237
5.3.3 电晕注极238
5.3.4 低能电子束注极240
5.3.5 其他注极方法241
§5.4 驻极体电场和电荷的测量243
5.4.1 驻极体的电荷,电场和电力243
5.4.2 驻极体的电位246
5.4.3 驻极体中的电流247
5.4.4 驻极体电荷密度的测量248
5.4.5 平均电荷深度和电荷分布的测量249
5.5.1 陷阱能级和陷阱密度251
§5.5 实电荷的贮存和输运251
5.5.2 热激电流技术255
5.5.3 开路热激电流257
5.5.4 俘获电荷的空间分布258
5.5.5 实电荷的衰减262
5.5.6 实电荷衰减的实验和理论的比较265
§5.6 极化电荷的成极和退极化267
5.6.1 极性分子材料的成极267
5.6.2 光和辐射成极271
5.6.3 磁成极和形变成极273
5.6.4 短路熬激电流276
5.6.5 极化和退极化的有关因素277
5.6.6 极化的等温衰减280
§5.7 驻极体的基本效应282
§5.8 驻极体的应用287
5.8.1 电声换能器287
5.8.2 机电换能器289
5.8.3 驻极体的其他应用290
参考文献294
第六章 聚合物和生物电介质 张和康297
§6.1 高分子材料的特点297
6.1.1 高分子链的结构特点298
6.1.2 高分子聚集体的结构特点300
6.1.3 聚合物分子运动的多重性及其介电性能302
6.1.4 固体聚合物的介电弛豫和介电谱305
§6.2 聚合物的压电性309
6.2.1 聚偏氟乙烯310
6.2.2 聚合物薄膜压电性根源311
§6.3 聚合物的光电性活化318
6.3.1 共轭链聚合物321
6.3.2 电荷转移络合物324
6.3.3 自由基-离子络合物326
6.3.4 有机金属聚合物329
§6.4 聚合物的光激发和光电导性331
6.4.1 聚合物的激发态性质331
6.4.2 聚合物的光电导性333
§6.5 生物电介质—一蛋白质和核酸336
6.5.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38
6.5.2 生物材料的压电性能344
6.5.3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345
6.5.4 高密度信息贮存材料的电介质物理学仿生349
6.5.5 细胞在低频作用下的反应351
§6.6 生物电介质——叶绿素和其他材料353
6.6.1 叶绿素的光合作用353
6.6.2 人体经络的电介质本性357
参考文献361
第七章 电子陶瓷 雷德铭362
§7.1 电子陶瓷工艺362
7.1.1 电子陶瓷材料的特点362
7.1.2 配料363
7.1.3 混合,粉碎364
7.1.4 制粉365
7.1.5 成型367
7.1.6 排胶,烧结371
7.1.7 被电极,人工极化372
§7.2 电容器陶瓷374
7.2.1 低频电容器陶瓷材料374
7.2.2 高频电容器陶瓷材料379
7.2.3 高压电容器陶瓷材料382
§7.3 压电陶瓷385
7.3.1 压电陶瓷参数385
7.3.2 压电陶瓷材料386
7.3.3 压电陶瓷的应用392
7.4.1 光电、电光效应399
§7.4 光电、电光陶瓷399
7.4.2 光电陶瓷材料404
7,4.3 电光陶瓷材料406
7.4.4 光电,电光陶瓷的应用412
§7.5 热释电,热敏陶瓷416
7.5.1 热释电陶瓷材料416
7.5.2 热敏陶瓷材料418
7.5.3 热释电,热敏陶瓷的应用419
§7.6 内边界层陶瓷420
7.6.1 陶瓷材料的半导体化420
7.6.2 PTC陶瓷材料423
7.6.3 压敏陶瓷材料427
7.6.4 湿,气敏陶瓷材料430
7.6.5 内边界层电容器陶瓷材料436
7.6.6 内边界层陶瓷的应用438
参考文献440
第八章 光折变晶体物理和应用 莫党441
§8.1 光折变现象441
§8.2 光折变能带理论442
8.2.1 电子作为载流子情况443
8.2.2 两种载流子同时存在情况448
§8.3 全息存储和二波耦合448
§8.4 四波混频和相位共轭452
§8.5 光折变材料及应用455
参考文献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