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防雷与电气安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防雷与电气安全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4352691.jpg)
- 芮静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5962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房屋建筑设备:电气设备-安全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防雷与电气安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建筑防雷与过电压保护1
第一节雷电和防雷保护1
一、雷电现象、种类和性质1
(一)雷电现象及雷电的种类1
(二)雷电参数5
(三)雷电的危害10
二、直击雷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10
(一)应装设直击雷保护的范围10
(二)直击雷保护的措施11
(三)有易燃物、可燃物设施的建、构筑物的保护13
(四)避雷针、避雷线的装设原则及其接地装置的要求14
(五)用避雷线保护的技术要求17
(一)接闪器18
三、防直击雷的保护装置18
(二)引下线19
(三)接地装置20
(四)接地电阻22
四、配电装置的侵入雷电波保护22
(一)保护措施22
(二)架空进线保护22
(三)电缆进线保护23
(四)阀型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间的最大电气距离的确定24
(五)变压器侵入波保护26
(六)3~10kV配电装置的保护29
(七)旋转电机的防雷30
(八)小容量变电所的保护34
(九)六氟化硫全封闭电器的保护36
(十)进线段管型避雷器和保护间隙的选择36
(一)天线塔防雷38
五、微波站、电视台的防雷38
(二)机房防雷39
(三)供电设备的保护40
六、卫星地面站的防雷41
七、广播发射台的防雷41
八、雷达站的防雷42
第二节过电压保护43
一、工频过电压43
二、变配电所的过电压保护44
(一)防直击雷保护44
(二)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46
(三)35/6~10kV变电所高压侧的简易保护48
(三)间歇电弧过电压及其限制51
(二)操作过电压的允许水平51
(一)操作过电压的性质51
三、操作过电压51
(四)开断空载变压器过电压及其限制52
(五)开断并联电抗器过电压及其限制53
(六)开断高压电动机过电压及其限制54
(七)开断空载长线过电压及其限制55
(八)开断电容器组过电压及其限制56
四、谐振过电压57
(一)谐振过电压的性质57
(二)线性谐振过电压及其限制58
(三)铁磁谐振过电压及其限制59
第三节 配电装置的绝缘配合及避雷器的选择62
一、绝缘配合62
(一)绝缘配合的目的62
(二)绝缘配合的原则63
二、避雷器的种类及特性64
(三)绝缘配合的方法64
(一)保护间隙与管型避雷器65
(二)阀型避雷器67
(三)氧化锌避雷器75
三、避雷器选择77
(一)避雷器型式选择77
(二)阀型避雷器参数选择78
(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参数选择82
第四节建筑防雷94
一、建筑物防雷分类94
(一)一类防雷建筑物94
(二)二类防雷建筑物94
(三)三类防雷建筑物95
(一)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96
二、建筑物的防雷措施96
(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00
(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05
三、建筑防雷装置106
(一)防雷装置的种类和要求106
(二)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107
(三)等电位连接108
(四)雷击和雷电流108
(五)电压开关型、限压型、组合型SPD109
(六)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109
(七)分流系数的确定119
(八)雷电流的计算120
四、防雷击电磁脉冲124
(一)防雷区124
(二)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126
(三)电涌保护器131
五、防雷名词术语134
一、避雷器的试验137
(一)FS型避雷器的试验137
第五节避雷器的试验和防雷技术数据137
(二)FZ、FCZ、FCD型避雷器试验139
二、防雷技术数据141
第二章接地与接零166
第一节概述166
一、接地、接零的类型及其作用166
二、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及接零的范围168
三、接地系统的构成170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设计174
一、接地装置的要求174
四、接地电阻计算177
(一)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177
二、接地装置的计算步骤177
三、接地电阻允许值177
(二)冲击接地电阻计算190
五、接地线截面的热稳定校验194
六、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和计算方法及其降低的措施195
(一)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195
(二)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的计算方法196
(三)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202
(二)对土壤进行化学处理203
七、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203
(一)换土203
(三)利用长效降阻剂205
(四)深埋接地体、污水引入、深井接地207
(五)利用水和水接触的钢筋混凝土作为流散介质208
八、防雷装置的接地209
(一)平屋顶建筑物防雷接地敷设210
(二)构筑物防雷接地敷设210
(一)照明系统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的几种接线方式213
九、照明系统的接地213
(二)灯具接零情况的分析216
第三节接地装置的安装和施工218
一、接地装置的敷设218
二、接地体(线)的连接220
三、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220
四、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221
五、变电所接地网222
第四节特殊接地224
一、电子设备接地225
(一)电子设备接地的种类225
(二)信号地的接地型式225
(三)信号地接地型式的选择227
(一)电子计算机接地的种类228
(二)电子计算机的接地型式228
二、电子计算机接地228
(四)电子设备的接地系统228
(三)信号地接地型式的选择230
(四)铜排网的布置230
三、高频电炉接地230
四、X光设备接地232
五、电气试验设备接地232
六、防静电接地232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232
(二)防静电危害的主要方法——接地232
(三)防静电接地的范围和做法233
(四)防静电接地的接地电阻值234
(五)防静电接地的接地线及其连接234
七、屏蔽接地234
第五节智能建筑的接地236
一、智能建筑接地的一般规定237
二、智能建筑系统接地方式的选择238
(一)TN-C系统238
(二)TN-S和TN-C-S系统239
(三)TT系统和IT系统240
三、统一接地系统242
(一)统一接地体的构成242
(二)统一接地体的电阻值242
四、智能建筑接地系统的设计、安装和施工245
(一)各种功能接地线和总等电位铜排245
(二)交流工作接地246
(三)保护接地系统247
(四)直流接地系统250
(五)屏蔽接地及防静电接地252
(六)电子设备及其布线系统的接地254
(七)自动控制设备的接地255
(八)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系统259
第六节交流高压接地开关263
一、接地开关型号表示方法及含义265
(一)型号表示方法265
(二)含义265
二、接地开关的结构266
三、JW1-35、60、110G、220型接地开关的技术数据267
四、JW2系列接地开关268
五、JW3-500、JW3-220、330型户外、高压接地开关273
六、JW4-500(W)型接地开关279
七、JW5、JY6型户外接地开关和部分户内接地开关280
(一)JW5、JW6型户外接地开关280
(二)部分户内接地开关281
八、CJ6、CJ6-I型电动机操动机构281
二、接零的有关要求284
一、接零的定义284
第七节接零284
三、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286
四、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故障保护的要求289
五、零线(N)、保护线(PE)及保护中性线(PEN)的选择290
(一)零线的选择290
(二)保护线截面的确定292
(三)保护中性线截面的确定293
(四)保护线的电气连续性293
(五)保护线的构成293
(六)关于保护线和保护中性线的其他要求293
六、接地、接零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294
第三章安全用电及特殊环境内的电气安全297
第一节人体通过电流的效应297
(一)作用机理298
一、电流对人体作用的机理298
(二)电击死亡机理300
二、电流伤害种类303
(一)电击303
(二)电伤304
三、电流对人体作用分析306
(一)15~100Hz交流电流的作用306
(二)直流电流的作用313
(三)100Hz以上交流电流的作用315
(四)特殊波形电流的作用317
(五)冲击电流的作用322
四、人体阻抗及其测定327
(一)人体阻抗的分析328
(二)人体阻抗的测定333
一、电气事故类型与人体触电形式335
(一)常见电气事故类型335
第二节 电气安全与触电防护335
(二)人体触电形式338
二、电气设备的安全338
三、触电防护339
(一)正常条件下的触电防护339
(二)故障条件下的触电防护351
(三)漏电保护器及其选用360
(四)加强绝缘和安全电压364
(五)电气工作的安全措施367
(六)触电急救369
(七)静电的危害374
第三节特殊环境内的用电保护376
一、浴室376
二、游泳池379
三、医院380
四、数据处理设备的电气装置383
五、旅游车及其停车场385
第四节电气防火387
一、电气火灾的原因和常规电气防火措施388
(一)电气火灾的原因388
(二)常规电气防火措施390
二、电气消防系统394
(一)消防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394
(二)目前的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404
三、消防中心和主机的操作431
(一)消防中心431
(二)主机的操作433
(三)操作程序表440
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440
(一)新型探测器的发展441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趋向于智能化441
参考文献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