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妇科内分泌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妇科内分泌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347672.jpg)
- 李美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163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妇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妇科内分泌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生殖轴的发育1
第一节 下丘脑-垂体的形成1
第二节 卵巢与卵泡的发生2
一、生殖细胞的发生与耗竭2
二、颗粒细胞和卵泡膜、间质细胞3
三、卵泡的发育5
四、卵泡的闭锁9
第三节 性决定与性分化10
一、性决定10
二、性分化12
第2章 青春期激活16
一、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变化16
二、青春期的体格变化17
三、青春期心理的变化18
四、青春期肾上腺和性腺激素的分泌18
五、青春期发动的调节22
第3章 生殖轴的功能及其调节26
第一节 月经周期中生殖激素分泌的动力学27
一、宏观动力学27
二、微观动力学28
第二节 下丘脑及其脉冲发生器30
一、下丘脑的解剖30
二、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功能30
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31
第三节 垂体及其促性腺激素34
一、垂体的解剖34
二、垂体的生殖激素35
三、神经垂体激素38
第四节 卵巢的周期40
一、卵泡的结构和功能特征40
二、排卵前卵泡的发育及选择41
三、排卵43
四、黄体的形成和功能45
第五节 子宫内膜的周期49
一、形态学变化50
二、子官内膜的生化特征54
第六节 月经周期调节的模式58
第一节 卵子的发生62
一、胚胎时期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与迁移62
第4章 配子与胚胎早期发生62
二、原始卵泡的发生64
三、卵细胞的发育成熟64
第二节 精子的发生72
一、精子发生的准备阶段72
二、精子发生过程及形态变化73
第三节 配子的运送79
一、精子的运送与迁移79
二、卵子的运送83
第四节 受精83
一、精子的获能83
二、精、卵相互识别84
三、顶体反应86
四、精、卵融合87
一、人胚的植入过程89
第五节 植入89
二、胚泡植入的调控91
第六节 早期人胚的发育98
一、人胚发育第1周98
二、人胚发育第2周99
三、人胚发育第3周101
四、人胚发育第4~8周101
第七节 胎膜与胎盘104
一、胎膜104
二、胎盘107
第5章 妊娠内分泌113
第一节 胎儿-胎盘甾体激素114
一、雌激素114
二、孕激素116
第二节 胎盘的蛋白激素117
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17
二、人胎盘生乳素118
三、胎盘松弛素120
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0
五、其他胎盘激素和因子120
第三节 催乳素120
一、蜕膜的催乳素120
二、妊娠期PRL的变化121
三、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中泌乳素的生理作用121
第四节 分娩121
一、与分娩发动有关的因子122
二、子宫收缩节律与子官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的形成124
四、分娩过程发动的可能机制125
三、子宫颈125
一、妊娠期垂体的内分泌126
第五节 妊娠期垂体的内分泌126
二、妊娠期垂体前叶腺瘤127
第六节 妊娠期甲状腺的内分泌功能127
一、妊娠期甲状腺的内分泌功能127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妊娠127
三、甲状腺功能低下与妊娠127
第七节 妊娠期甲状旁腺的内分泌功能128
一、妊娠期甲状旁腺的内分泌功能128
二、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28
三、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28
三、妊娠期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129
一、妊娠期有关糖代谢的改变129
第九节 妊娠期胰腺的功能129
一、妊娠期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变化129
二、妊娠期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129
第八节 妊娠期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功能129
二、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130
三、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130
第6章 激素的合成、代谢与作用机制132
第一节 性甾体激素的合成132
一、孕激素的合成133
二、雄激素的合成133
三、雌激素的合成134
第二节 性甾体激素的转运、代谢与生理功能135
三、雌激素的代谢136
一、孕激素的代谢136
二、雄激素的代谢136
第三节 性甾体激素的作用机制137
一、甾体激素受体的特点138
二、甾体激素诱导的基因转录139
三、性甾体激素受体的调节及异构体139
四、性甾体激素的其他作用机制140
五、性甾体激素受体的检测及意义140
第四节 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140
一、cAMP信使机制141
二、Ca2信使系统141
第一节 前列腺素的结构和命名143
第7章 前列腺素与生殖143
第二节 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与代谢144
第三节 前列腺素在生殖过程中的作用145
一、前列腺素对下丘脑-垂体的作用145
二、前列腺素对卵巢的作用145
三、前列腺素与月经146
四、前列腺素与分娩146
五、前列腺素对输卵管的作用147
第8章 肾上腺与生殖149
第一节 肾上腺生理149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149
一、分泌部位149
二、合成150
四、生物效应151
三、分泌的调节、转运及代谢151
五、实验室检查152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154
一、皮质醇增多症154
二、高泌乳素腺瘤154
三、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154
四、肾上腺功能出现提前154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55
第五节 妊娠与肾上腺155
一、皮质醇155
二、盐皮质类固醇155
三、雄激素155
第一节 甲状腺素的合成157
第9章 甲状腺与生殖157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的调节158
一、下丘脑-垂体的调节158
二、甲状腺的调节158
三、其他因素159
第三节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159
一、胎儿发育159
二、产热作用159
三、心血管系统159
四、血液系统159
五、骨骼肌肉系统159
六、内分泌系统159
二、甲状腺刺激激素160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160
一、甲状腺分泌物的测定160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检查160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毒症161
第七节 妊娠与甲状腺161
第10章 性分化异常163
第一节 正常性分化163
第二节 性别发育异常166
一、性染色体异常166
二、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171
三、混合性性腺发育不全173
四、男性假两性畸形174
五、女性假两性畸形184
六、真两性畸形191
七、性别发育异常的处理194
第11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197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197
第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198
一、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198
二、高雄激素血症199
三、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200
四、肥胖200
五、卵巢局部调控因子异常201
第三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202
第四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202
一、促排卵治疗202
二、不孕症治疗207
三、手术治疗208
四、多毛症的治疗209
五、子宫内膜癌的防治210
第五节 胰岛素拮抗状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211
一、胰岛素拮抗状态211
二、PCOS病人的胰岛素拮抗状态212
三、胰岛素拮抗与高雄激素血症212
四、胰岛素拮抗与高黄体生成素血症213
五、PCOS的IR与INS及INS样生长因子受体及其结合蛋白213
六、胰岛素拮抗与颗粒细胞功能214
七、降胰岛素治疗对PCOS病人的影响215
第12章 肥胖与女性生殖内分泌219
第一节 肥胖的定义及病因219
一、肥胖的定义219
二、肥胖的病因220
一、机体脂肪对激素分泌和代谢的影响221
第二节 肥胖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的影响221
二、肥胖基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222
第三节 肥胖的治疗222
一、体重控制222
二、口服避孕药治疗223
三、诱导排卵223
第13章 多毛症224
第一节 概述224
一、影响毛发生长的因素224
二、雄激素的生理225
第二节 多毛症的病因及诊断226
一、病因分类226
三、多毛的评分227
四、实验室检查227
二、临床表现227
五、影像学及创伤性检查228
第三节 多毛症的治疗228
一、病因治疗228
二、局部物理疗法228
三、药物治疗228
四、手术治疗230
第14章 经前期紧张症与痛经231
第一节 经前期紧张症231
一、病因231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233
四、治疗233
二、临床表现233
第二节 痛经234
一、原发性痛经235
二、继发性痛经238
第15章 闭经239
第一节 概述239
一、月经发生的基础239
二、闭经的定义与分类240
第二节 下生殖道和子宫性闭经241
一、处女膜闭锁242
二、阴道发育异常242
三、子宫未发育或子官发育不全243
四、宫腔粘连243
一、特纳综合征244
第三节 卵巢性闭经244
五、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244
二、单纯性腺发育不全245
三、卵巢早衰与卵巢对抗综合征245
四、多囊卵巢综合征249
第四节 垂体性闭经251
一、垂体肿瘤251
二、席汉综合征253
三、空蝶鞍综合征254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及下丘脑性闭经254
一、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254
二、Kallmann综合征256
三、神经性厌食症256
一、正常子宫出血的机制259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机制259
第16章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59
二、子宫内膜出血的止血机制260
三、异常子宫出血的机制261
第二节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62
一、临床特点262
二、诊断262
三、治疗263
第三节 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64
一、经前期出血264
二、经期延长265
三、围排卵期出血265
四、月经量多265
四、感染性疾病266
三、子宫粘膜下小肌瘤、腺肌瘤或粘膜息肉266
五、系统性疾病266
一、妊娠性疾病266
二、应用避孕药及宫内环266
第四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鉴别诊断266
第五节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组织学分类及临床意义267
一、简单型增生过长267
二、复杂型增生过长267
三、不典型增生过长268
第17章 绝经与激素替代疗法270
第一节 概述270
一、绝经的年龄270
二、绝经后卵巢的解剖及性激素分泌的变化271
三、临床表现及雌孕激素的影响272
一、雌孕激素疗法的适应证及方法274
第二节 激素替代疗法274
二、雌孕激素疗法的不良反应275
三、雌孕激素疗法的禁忌证276
四、存在雌孕激素疗法禁忌证时的对策277
第18章 女性不孕280
第一节 概述280
一、不孕症的定义280
二、不孕症的发病率281
三、年龄与生育功能281
四、不孕与精神紧张281
第二节 不孕症的病因和诊断282
一、输卵管性不孕283
二、内分泌性不孕287
三、宫颈与子宫因素引起的不孕290
四、免疫因素引起的不孕292
第三节 女性不孕的治疗294
一、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294
二、内分泌性不孕的治疗297
三、宫颈性不孕的治疗300
四、免疫性不孕的治疗301
第四节 女性不孕与子宫内膜容受性303
一、整合素与子宫内膜容受性303
二、雌、孕激素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容受性307
三、促排卵治疗对PCOS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309
第19章 男性不育313
第一节 男性不育的病因313
一、下丘脑-垂体水平病变314
二、睾丸水平病变315
三、输精管道及附属性腺病变317
四、精子转运障碍318
五、雄激素靶器官的病变318
第二节 男性不育症的检查318
一、病史采集318
二、体格检查319
三、实验室检查319
四、特殊性检查321
第三节 男性不育的诊断322
第四节 男性不育的治疗324
一、一般治疗324
二、药物治疗324
三、外科治疗325
四、辅助生殖技术326
第20章 高泌乳素血症329
第一节 泌乳素的生理学329
一、概述329
二、影响泌乳素产生的各种因素330
三、泌乳素生理情况下的变化330
四、泌乳素的主要功能330
五、垂体泌乳素的调控330
第二节 高泌乳素血症332
一、病因332
二、临床表现333
三、诊断333
第三节 垂体泌乳素瘤334
一、垂体微腺瘤334
四、治疗334
五、随访334
二、垂体大腺瘤335
三、垂体泌乳素瘤合并妊娠335
第21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337
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338
一、子宫内膜种植学说338
二、体腔上皮化生学说338
三、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339
四、LUFS学说339
五、遗传、免疫学说339
二、镜下所见340
一、大体所见340
第二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340
三、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的区别341
第三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育症的关系342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输卵管功能342
二、子官内膜异位症与卵巢功能343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宫腔内环境343
四、前列腺素分泌的改变344
五、自身免疫因素344
六、早期胚胎夭折344
第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344
一、症状344
二、体征345
二、腹腔镜检查346
第五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346
一、临床表现346
三、B型超声检查347
四、CA125测定347
五、盆腔X线检查348
六、其他检查348
第六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鉴别诊断348
一、卵巢巧克力囊肿与卵巢良性肿瘤及子宫肌瘤349
二、子宫直肠陷凹结节与恶性肿瘤349
三、盆腔粘连与盆腔炎症349
第七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期349
第八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351
一、期待疗法352
二、药物疗法352
第九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352
三、手术治疗359
第22章 子宫腺肌病367
第一节 子宫腺肌病的病因367
第二节 子宫腺肌病的病理368
一、大体所见368
二、镜下所见368
第三节 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369
一、痛经369
二、月经失调369
三、子宫增大369
第四节 子宫腺肌病的诊断369
第五节 子宫腺肌病的治疗370
第23章 现代助生育技术371
第一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372
一、适应证372
二、药物促超排卵和卵泡发育的监测372
三、取卵术375
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所需基本设备375
五、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培养376
六、受精卵体外发育以及移植前胚胎质量评估和选择378
七、胚胎移植379
八、IVF-ET的结局380
第二节 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受精技术381
一、适应证381
二、技术过程381
三、着床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方法383
二、着床前胚胎活检383
一、适应证383
第三节 着床前胚胎的遗传学诊断383
第24章 生育调节385
第一节 生育调节发展史386
第二节 女性避孕节育药具和技术386
一、宫内节育器386
二、女性绝育术390
三、女用避孕药391
四、人工流产396
五、紧急避孕401
二、外用避孕药402
三、宫内节育器402
四、皮下埋植避孕剂402
一、屏障避孕402
第三节 围绝经期女性的避孕402
五、避孕药403
六、自然避孕法403
七、女性绝育术403
第四节 我国避孕节育技术的展望403
一、长效避孕节育药具的研究403
二、男性节育技术的研究404
三、基础理论的研究404
[附录1]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406
[附录2]妇科内分泌常用药429
[附录3]生殖激素的测定444
[附录4]B型超声在妇科的应用451
[附录5]宫腔镜技术485
[附录6]腹腔镜技术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