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陶瓷磨具制造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秉麟,伍瑾琛,钟素兰,楚茂春,王砚,杨隆仁,杨真如编著 著
- 出版社: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床工具工业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678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6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陶瓷磨具制造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七章 磨具的浇注成型1
第一节 水浇注成型3
一 胶体理论的应用3
(一)磨具浇注泥浆的胶体性质4
(二)粘土胶团的结构8
二 双电层对泥浆流动性的影响14
(一)粘土的离子交换性质14
(二)扩散双电层理论15
(三)扩散双电层理论在胶体泥浆中的应用18
三 水浇注成型工艺21
(一)水浇注成型工艺流程21
(二)对磨料及结合剂的质量要求22
(三)附加材料的作用与技术条件22
(四)配料26
(五)混料31
(六)浇注41
四 影响浇注产品质量的工艺因素48
五 常见废品种类及预防措施52
六 石羔板的制造54
第二节 热蜡注成型57
一 结合剂及原材料的技术条件57
二 热蜡注成型原理60
三 模具61
四 工艺过程65
五 配料计算67
(一)石蜡用量的确定67
(四)蜡浆制备69
(三)配料计算步骤69
(二)油酸的加入量69
(五)热蜡注成型73
六 装盆76
七 常见废品及预防措施77
第八章 磨具的干燥81
概述:81
第一节 磨具干燥的机理82
一 干燥过程的一些基本概念82
(一)水蒸汽——空气混合物的性质82
(二)空气的热含量86
(三)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露点87
(四)湿空气的Ⅰ—Ⅹ图及其应用89
二 湿坯中水份的类型91
三 干燥过程水分蒸发的机理92
四 干燥过程的四个阶段94
第二节 干燥工艺参数的确定99
一 最高温度确定的依据100
二 等速干燥阶段最大安全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101
三 全干燥过程时间的确定106
四 提高干燥效率的途径107
五 典型干燥曲线108
(一)自由升温曲线109
(二)15小时曲线109
(三)30小时曲线110
(四)45小时曲线110
(五)60小时曲线111
(六)磨钢球砂轮干燥曲线111
六 间歇式干燥炉干燥工序操作要点112
(七)水浇注磨具干燥曲线112
第三节 干燥方法114
一 间歇式与连续式干燥炉114
二 按热源分类的各种干燥方法115
三 干燥方法的新发展117
第四节 间歇式及连续式干燥炉122
一 干燥炉的类型及结构122
二 干燥炉的设计126
三 干燥炉内温度的自动调节130
第五节 干燥过程的物料平衡及热平衡131
一 物料平衡132
二 热平衡135
三 应用Ⅰ—Ⅹ图计算干燥过程的物料平衡及热平衡139
第六节 干燥工序常见的废品及其预防142
一 裂纹废品143
二 变形145
第九章 窑前加工147
第一节 窑前加工的目的及范围147
一 窑前加工的目的147
一 窑前加工部位的确定149
二 窑前加工的范围149
第二节 砂轮的窑前加工方法149
二 窑前加工尺寸的计算151
三 窑前加工用的刀具153
四 加工力的分析154
五 加工顺序155
六 带螺旋形磨米砂轮的加工156
七 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57
一 窑前加工尺寸的确定159
二 窑前加工的顺序159
第三节 油石的窑前加工159
三 切割用砂轮的选择160
四 加工方法161
第四节 窑前加工设备165
一 卧式车床165
二 立式车床165
三 大规格高厚度砂轮翻转吊具168
第十章 磨具烧成169
概述169
1.刚玉磨具采用烧熔结合剂时的物理化学变化170
(一)刚玉磨具烧成中的物理、化学变化170
第一节 磨具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170
一 磨具烧成过程的物理、化学变化170
2.刚玉磨具采用烧结结合剂时的物理化学变化177
(二)碳化硅磨具烧成中的物理、化学变化177
二 磨具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内部应力的分布及其计算180
三 磨具的热机械性能的变化184
第二节 磨具烧成规范的制订192
一 磨具烧成规范制订的原则192
二 倒焰窑烧成曲线实例195
第三节 燃料及燃烧196
一 概述196
二 固体及液体燃料198
三 气体燃料202
四 焙烧磨具燃料的选择203
五 燃烧过程205
六 燃烧计算219
二 隧道窑与倒焰窑的比较223
一 窑炉的种类223
第四节 窑炉设备及操作223
三 窑炉设备结构及操作225
(一)隧道窑225
1.隧道窑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225
2.隧道窑结构及操作227
3.装车原则及装车方法237
4.窑内温度、压力、气氛的控制和调整255
5.隧道窑的烘窑270
(二)电热隧道窑274
1.电热隧道窑的特点275
2.电热原件的选择275
3.窑体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280
4.烘窑281
(三)倒焰窑282
1.倒焰窑的工作原理282
2.倒焰窑种类及结构284
3.倒焰窑的操作288
4.倒焰窑的烘窑302
(四)近代倒焰窑304
第五节 热工测量及自动调节306
一 热工测量仪表307
(一)种类及技术性能307
(二)温度、压强、流速及流量、烟气成份分析的测量仪表308
1.温度测量仪表308
2.窑内压强测量仪表316
3.气体流速和流量的测定319
4.烟气成份分析324
(一)自动调节的意义及概念327
二 热工参数的自动调节327
(二)自动调节系统的构成328
(三)自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工作原理329
(四)隧道窑工艺参数控制点的选择及自动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333
(五)倒焰窑焙烧过程的自动控制与调节系统336
第六节 热平衡及节能途径337
一 节约能源的意义337
二 磨具烧成窑的热平衡337
(一)窑炉热平衡的意义及分类337
(二)窑炉热平衡的原则、方法和程序338
三 隧道窑的热平衡340
四 倒焰窑的热平衡346
五 节能途径362
第七节 废品分析及预防372
一 裂纹372
二 网状裂纹374
三 渗碳375
四 棕刚玉磨具色泽发白376
六 碳化硅磨具黑心377
五 白刚玉磨具色泽发红377
七 细粒度碳化硅磨具的炸裂及膨胀378
第十一章 制品的加工380
第一节 概述380
一 制品加工的目的380
二 制品加工的范围382
三 制品各部位的加工383
(一)确定加工顺序的原则383
(二)制品加工的顺序385
(三)不同加工方法的应用388
一 刀具及刀杆390
第二节 车削加工390
二 车削原理391
三 刀架393
四 车削进给深度和走刀速度394
五 机床与加工操作395
六 常见废品及预防405
第三节 砂轮的磨削加工407
一 外圆磨削加工407
(一)加工原理407
(二)磨轮的选择412
(三)加工方法413
(四)常见废品及预防416
二 用铁砂自由磨削加工砂轮平面416
(一)加工原理416
(二)工艺参数的选择419
(三)操作要点423
三 油石磨削加工砂轮孔径423
四 用磨轮加工砂轮孔径425
第四节 砂轮镶孔426
(一)灌孔材料427
一 灌孔427
(二)灌孔方法433
二 镶孔442
第五节 油石加工443
一 用磨粒自由磨削加工444
二 用人造金刚石砂轮加工448
三 圆柱油石的圆柱面加工452
四 油石的干燥454
第六节 磨具的镶把与粘结458
一 粘结剂459
二 粘结方法463
第七节 磨具的浸渍处理465
一 原材料特性467
二 不同填充剂的应用范围、配方及处理工艺方法467
第十二章 磨具的成品检查471
第一节 概述471
第二节 磨具各部位基本尺寸、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查474
一 磨具各部位尺寸的名称及代号474
二 磨具基本尺寸的极限偏差474
三 国外砂轮主要尺寸的极限偏差简介484
四 磨具形状和位置公差490
五 磨具尺寸及形位公差超差对使用的影响499
六 测量各部位尺寸所用量具的选择及测量方法502
第三节 磨具外观缺陷的检查508
一 裂纹508
二 铁斑509
三 黑心512
四 夹杂512
六 发泡513
五 边棱损坏513
七 表面组织不均514
八 表面清洁度514
第四节 砂轮静不平衡的检查514
一 砂轮不平衡产生的原因514
二 砂轮不平衡在使用中产生的后果515
三 造成砂轮不平衡重量的计算516
四 允许极限不平衡数值的确定519
五 静不平衡的检查范围521
六 测量平衡用的设备及工具522
第五节 砂轮强度的检查528
七 对静不平衡砂轮的处理办法528
一 强度检查范围531
二 回转转数的确定531
四 磨具的最高工作线速度与检验线速度535
五 检验砂轮用的设备及工具537
第六节 磨具硬度及检查方法542
一 磨具硬度等级及代号543
二 磨具硬度不符或硬度不均匀在使用中的影响543
三 测定磨具硬度用设备544
四 磨具硬度的确定564
第七节 磨具的验收与保管567
第八节 产品质量统计570
一 废品统计570
二 磨具的等级573
三 质量统计574
第十三章 特种磨具575
第一节 高速砂轮576
一 概述576
二 高速磨削的特点及其对砂轮特性的要求577
(一)高速磨削的特点577
(二)高速砂轮的特性583
三 提高砂轮强度的途径586
(一)采用高强度结合剂587
(二)采用对砂轮孔壁补强的方法591
(三)从形状和结构上增强砂轮强度595
(一)磨料的选择598
(二)磨料粒度的选择598
四 高速砂轮的选择598
(三)砂轮硬度的选择599
(四)砂轮组织的选择599
第二节 多孔磨具600
一 多孔磨具的特点和用途600
五 制造高速砂轮的注意事项600
二 压制成型法603
三 水浇注成型法610
第三节 磨钢球砂轮612
一 磨钢球砂轮的使用及对砂轮的质量要求612
二 制定磨钢球砂轮配方和工艺的原则615
(一)磨料材质和粒度的选择615
(二)较大的成型密度617
(三)高收缩率618
(四)制造不同密度砂轮的途径621
三 制造磨钢球砂轮的工艺要点623
四 质量检验及废品分析626
第四节 菱苦土结合剂磨具628
一 结合剂的原材料628
二 磨具的硬化机理632
三 国外砂轮强度检验概况632
三 影响磨具特性的因素633
四 制造菱苦土砂轮的工艺要点638
第五节 代金刚石修整磨具641
一 代金刚石修整磨具的种类642
二 碳化硅代金刚石修整磨具的制造工艺644
(一)结合剂的选择644
(二)混合粒度的优选645
(三)碳化硅修整磨具配方的特点649
(四)工艺流程650
三 代金刚石修整磨具的选择651
第六节 陶瓷导电砂轮653
一 陶瓷导电砂轮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特点654
二 制造陶瓷导电砂轮的原理655
三 镀银用原材料的技术要求657
四 化学镀银工艺658
五 镀银砂轮的质量检查662
第七节 烧结刚玉磨具662
一 特点和用途663
(一)铝氧粉的预煅烧及其对磨具性能的影响664
二 制定配方和工艺的依据664
(二)原料粒度的影响665
(三)添加物的作用666
(四)成型密度的影响667
(五)烧成条件的影响668
(六)气孔率的控制671
三 原材料及其技术条件672
四 压制法工艺流程675
五 工艺要点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