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帝王的艺术世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广璜,张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 ISBN:780642281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374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14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帝王的艺术世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秦始皇的创造艺术1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3
秦王与中期论而中期还走,创开明封建君臣关系20
逼索韩非动干戈,求贤若渴21
秦王纳谏安天下,子敬母慈如初23
不计瑕疵用人才,政成事举25
秦王折节见顿弱,名实双收27
秦王任缭为国尉,创新军制29
继先贤远交近攻,一个一个灭六国31
机谋扫清东进路,蚕食鲸吞灭韩国35
秦王计杀李牧,赵国归秦36
秦王破格用青年,李信脱颖建奇功38
秦王改过起王翦,楚为郡县41
强化皇帝权势,创制“皇帝”及与皇帝有关人员的特别称号42
强化皇帝权势,创皇帝自称曰“朕”48
强化皇帝权势,创与皇帝有关的地名49
强化皇帝权势,创国家公文制度51
强化皇帝权势,创国家玺印制度54
强化皇帝权势,创君臣舆服制度57
何来强化皇帝权势,创立朝廷制度72
推演阴阳五行说,创制度风俗88
废分封,创郡县97
加强中央集权制,创封建官僚体系106
发展经济、文化,创“三大统一”115
历史的创造:长城、驰道、阿房宫、骊山墓128
汉高祖的领导艺术时代孕育着叛逆的种子139
“大丈夫当如此也”143
识时务者为俊杰146
宝剑锋从磨砺出152
亦宽亦猛,刚柔相济159
得民心者得天下163
把握分寸,临危不乱167
顺应时代的潮流172
群策群力,博取众长179
以己之长,克敌之短184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190
“宁斗智,不能斗力”202
勿“养虎遗患”208
罗致人才,不拘一格218
知人善任,用人所长224
信赖下属,用人不疑234
知错即改,从善如流240
从汉王到皇帝的转变249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58
叛乱的平定与异姓王的覆灭263
深谋远虑,防患于未然272
魏武帝的谋略艺术三国英雄数曹操279
“运筹演谋,鞭挞宇内”283
镇定自若迎强敌284
声东击西袭白马285
诱敌上钩战延津286
坚壁清野守官渡287
出奇制胜烧乌巢288
“以道御之,无所不可”289
“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290
《让县自明本志令》293
慧眼独具,高瞻远瞩298
诸君北面,我自西向301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303
权衡成败,计较轻重305
暂且不与袁绍翻脸307
“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未可”308
进退汉中的得失观309
反复斟酌,议复肉刑311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312
入仕—退隐—起兵313
乘胜战柳城,斩袁不烦兵316
不攻徐州,退保兖州317
鼓舞斗志,振奋军心319
兵败濮阳亦乐观320
擂鼓督战破袁谭321
让将士后顾无忧322
望梅止渴提精神324
因人施言励其志325
崇尚法治,令行禁止327
军纪不乱的于禁328
军法无情329
军令331
上下同欲,奖赏功能333
“天下之定,或之功也”334
良臣奇佐数郭嘉337
“畴答众劳,不擅大惠”339
急农兼天下342
免租—赈灾—抑兼并345
曹操下令免除租赋,抑制豪强兼并节俭之风346
“明扬仄陋,唯才是举”348
所求皆贤,所用皆能354
知人善任,各尽其用356
钟繇校尉理应重用358
曹洪将军宜予监督360
荡寇将军最可出战361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364
镇定设疑,巧置伏兵364
以寡敌众,出奇制胜366
“战在我,非在贼也”369
捷足先得,兵贵神速371
捷足先得迎献帝372
轻装疾行战乌桓373
日夜兼程抢江陵375
兴利除弊,锐意革新377
革弊图新的政治措施378
辩证务实的思想认识381
亡羊补牢,时犹未晚383
愿闻嘉谋,恳恳求言385
兵败赤壁,力求回转385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389
大兴文学,尤重教化391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酷虐奸诈的计谋395
诳叔父奏效396
劫新妇脱险397
因疑杀伯奢399
外托公议,内实离异401
除异端不手软402
梦中好杀人,心动亦杀人404
纳此人计,借此人头405
乘隙而间,乘疑而间406
唐太宗的用人艺术话说唐太宗415
求贤篇426
秦王府——人才库427
“三顾茅庐”的启示432
求贤,排在他活动日程表的第一位436
太宗大怒狂沙吹尽始到金440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443
善任篇447
择官的标准:六正、六邪448
调整最高决策集团的眼力和胆识452
古今中外,第一名臣457
用人不疑真雅量462
亲贤臣,远小人467
纳谏篇472
人贵有自知之明473
《谏太宗十思疏》476
敢于逆犯龙鳞的人482
玉石金矿与良工巧匠487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490
科举篇494
将天下英雄装入口袋的方法495
精心挑选教科书主编500
考子的担心和天子的气度504
妙用恩荫制505
赏罚篇*509奖赏论功不论私510
意外的嘉奖513
宽怀大度与严惩不贷517
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521
律己篇526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527
英雄可过美人关531
亲属近臣,一视同仁535
以民安年丰为祥瑞538
泰山接班人的艰难选择543
李后主的诗词艺术命世才人李后主553
末路降王558
香艳风流567
画堂南畔570
祸耶绿水朱华578
芙蓉城上哭蛾眉583
亡国之音哀以思588
两篇绝调600
千愁万病身606
醮云和月612
昨夜梦魂617
何以解忧624
春草离恨631
万顷波中得自由640
凭栏半日独无言645
烘云托月总为情650
弦外之音656
无言也动人659
千秋绝响664
流风余韵668
“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675
从流浪汉到殿前都点检677
出身于亲军将校之家677
浪迹四方,求索道路681
由士兵到殿前都点检684
终于做到后周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696
点检飞登天子位696
十万大军出太行706
御驾亲征下扬州709
讲求策略,步步统一713
假道南平,占领湖湘715
凉风清冷荡西川722
一声金鼓下河东729
平岭表解民倒悬734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738
黄包袱的秘密749
拒受“一统太平”号753
强干弱枝,谋求统治稳定756
改革兵制与整顿军队757
杯酒释兵权763
削夺藩镇之权766
制钱谷,利归公上771
慎刑狱,宽活民命773
清正廉明,刷新政风775
勤政事夙兴夜寐775
太祖定期朝会,亲理朝政,外出视察,不信宦官行仁政惠民利商777
除苛贪整顿吏治781
重用士人,以文制武787
尊重知识,提倡读书787
改良科举,公平竞争789
广设科名,网罗人才重用士人,发展文人政治793
太祖一生多疑案798
千秋疑案陈桥驿798
“金匮预盟”谁人知801
“烛影斧声”千古谜812
宋太祖的艺术形象及其影响818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不堪回首月明中——宋徽宗的人生之路827
王星入帝宫828
初政还清明829
愚蒙宠奸臣832
崇道信太清835
何惜民脂膏837
享乐进囚笼840
感叹旧时月,寿寝五国城843
春朝小雨乍新晴——宋徽宗绘画氛围试说846
从沈括的《图画歌》说起847
北宋是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高峰849
北宋是中国绘画的黄金时期853
宋徽宗站在绘画艺术之巅855
花底不成蝴蝶梦——宋徽宗绘画艺术欣赏857
流传有序的徽宗绘画作品858
柳鸦图858
芙蓉锦鸡图860
瑞鹤图862
祥龙石图864
竹禽图866
腊梅双禽图867
枇杷山鸟图868
鸲鹆图869
桃鸠图870
五色鹦鹉图871
腊梅山禽图872
听琴图872
雪江归棹图874
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877
历代题跋徽宗画879
山水画880
花鸟画882
人物画884
杂画885
临摹画886
北宋亡后幸存的徽宗绘画作品887
《中兴馆阁续录》记载888
邓椿《画继·铭心绝品》记载890
东苑花树春光暖——宋徽宗的翰林画院891
画院的鼎盛期893
宣和画院琐记895
健全画院896
考试897
两则故事899
举办书画学校900
培养画家901
云奔龙腾狂千文——宋徽宗的“瘦金体”和狂草《千字文》904
帝王书中秀一枝905
浓艳清雅“瘦金书”908
云奔龙腾《千字文》911
挥毫落纸如云烟——宋徽宗赵佶与张旭、怀素狂草的比较915
三人的可比性915
心灵的大写意919
社会的认同赞美924
严肃的艺术家928
《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评介932
主编应是宋徽宗932
因画得人,因人论世934
划分十门,自成体系937
情态自然,笔韵高简938
宋徽宗书画作品图版944
柳鸦图944
竹禽图945
芙蓉锦鸡图946
双禽图947
枇杷山鸟图948
鸲鹆图949
听琴图950
雪江归棹图951
祥龙石图952
瑞鹤图953
草书《千字文》954
楷书《千字文》954
行书《牡丹诗》955
大字《诗帖》955
团扇书法956
大观圣作之碑956
元太祖的军事艺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959
显德七年960
背景篇970
蒙古高原上的人民971
艰辛少年974
开基篇985
初次称汗985
十三翼之战987
阻击塔塔儿990
大败主儿乞991
阔亦田之战992
泰赤乌部之亡993
扫平塔塔儿部995
攻灭克烈部996
痛击乃蛮部1001
消灭篾儿乞,活捉札木合1004
即位称汗1005
征夏篇1008
西夏——入主中原的后顾之忧1009
首次伐夏1010
血洗斡罗孩城1011
逼夏称臣1012
攻金篇(一)1014
缘起1014
野狐岭之战1018
经略辽东1020
金国内乱1021
一座文化名城毁于一旦西征篇1027
缘起1027
攻打讹答剌1034
攻克不花剌1036
攻克撒麻耳干1038
摩诃末之死1042
玉龙杰赤之战1047
占领呼罗珊1051
追杀札兰丁1052
远征钦察、斡罗斯1054
卡尔卡河之战1055
攻金篇(二)1057
灭夏篇1063
遗韵篇1069
攻灭金朝1070
忽必烈灭大理1074
结语1075
冷兵器时代的巅峰1076
明太祖的制胜艺术传奇帝王朱元璋1097
从小行童到开国皇帝1097
治国治军的斐然成就1102
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1108
千古评说的历史功过1111
军旅制胜篇1114
以政治策略配合军事斗争1115
善于扩充军事力量1119
保持严格的军纪1124
讲究鼓舞士气的策略1128
下令处死虐待士兵的大将王纲灵活机动的战术1132
建立稳固的军事基地1137
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1142
牢固掌握军权1148
加强国政篇1150
加强中央集权1151
严厉整顿吏治1159
造舆论,收人心1164
广开进言之路1167
为君者,当以养民为务1173
理天下,必赖天下之贤1177
治国以教化为先1184
上崇俭,则下无奢靡1188
文意实,勿以虚词为美1192
振兴经济篇1193
解放劳动生产力1193
奖励垦荒,实行屯田1199
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1204
大力兴修水利1209
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1211
重视发展工商业1213
建立完整的户籍和赋役制度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