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199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1993](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4315403.jpg)
- 郭大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3778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199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
(1949年10月——1956年8月)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1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
二全国大陆的统一地方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7
三没收官僚资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11
四稳定市场物价统一全国财政经济15
五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
经济恢复时期党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19
六抗美援朝战争21
七土地制度的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27
八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反”、“五反”运动32
九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教育改革38
十三年经济恢复的成就人民生活的初步改善41
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43
第二节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43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工业化建设的高潮45
三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和私营工商业49
社会主义改造的稳步前进49
四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4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54
五加强党的建设和团结60
反对高岗、饶漱石分裂党的斗争60
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外交工作的成就65
七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运动68
八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73
社会主义改造高潮73
九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79
第二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86
(1956年9月——1976年10月)86
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86
一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86
“十大关系”和一系列新方针的提出86
二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92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99
四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04
第二节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111
和纠正失误中的曲折111
一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111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111
二“大跃进”的发动和全民大炼钢铁118
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22
四教育文化领域“左”倾思想的泛滥和126
对“新人口论”的错误批判126
五炮击金门和西藏平叛129
六对“左”倾错误的初步纠正132
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132
七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139
八继续“大跃进”的错误142
严重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142
第三节战胜严重经济困难和国民经济的调整146
一农村政策的调整146
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148
制定和工业的调整148
三科学、教育、文化政策的调整151
四七千人大会153
五 国民经济的继续调整和进一步的探索157
六坚持独立自主 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161
第四节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和166
经济上调整任务的胜利完成166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166
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进一步系统化166
二“四清”运动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169
三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十年建设的成就176
一“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导火线181
第五节“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形成181
林彪集团的覆灭181
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186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186
三红卫兵运动的兴起全国动乱局面的形成192
四 “全面夺权”和二月抗争197
全国陷入内乱和国民经济急剧恶化197
五“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系统化205
“军宣队”进驻学校207
六“复课闹革命”“工宣队”、207
七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10
八“斗、批、改”运动在全国全面展开213
九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林彪抢班夺权218
十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划武装政变及其覆灭220
第六节“文化大革命”的持续 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受挫江青集团的覆灭224
一周恩来对“左”倾错误的一度纠正224
二国民经济的回升与畸形发展228
三外交工作的新突破231
四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236
全国动乱的再起和国民经济的再次恶化238
五“批林批孔”运动238
六“四人帮”组阁阴谋的失败242
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242
七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和开展全面整顿244
八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248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248
九四五运动毛泽东逝世253
十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257
一揭露批判“四人帮”261
第一节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261
第三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261
(1976年10月——1993年11月)261
二“两个凡是”观点的提出263
和经济建设中的新冒进263
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267
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267
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69
五教育和科技战线“左”倾错误的纠正272
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72
六放宽农村政策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274
第二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278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78
正确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工作重点的转移278
二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和调整社会关系282
三调整国民经济287
四 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9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293
五加强党的建设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295
革命爱国统一战线的扩大298
六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和政策298
七 中美正式建交和中日友好条约的签订302
八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303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03
第三节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309
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30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提出309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乡镇企业的兴起315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320
三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320
四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325
沿海经济特区的飞速发展325
五“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对外政策的调整329
六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338
发展国民经济第七个五年计划338
七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341
八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34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349
第四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与贯彻349
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349
二 国民经济治理整顿的开始354
三一九八九年政治风波357
四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360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360
五抓紧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364
六 治理整顿和“七五”计划的完成367
七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开始执行372
八对外经济合作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378
九外交工作的新格局383
第五节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390
一邓小平南方视察谈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390
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39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概括396
三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401
四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405
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405
后记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