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中文版 199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中文版 1992](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301685.jpg)
- 孙祖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36425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中文版 199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1
核物理1
1 理论核物理1
1.1 从量子色动力学到组分夸克模型1
1.2 多道耦合非局域相互作用和一般性Luvison定理2
1.3 八极形变的壳效应2
1.4 纯16极形变的参数化2
1.5 关于超形变带的最小二乘法拟合3
1.6 Z~40核中质子的壳效应3
1.8 Mo同位素的形状随中子数的演化及87Mo的集体性4
1.7 81Kr中扁椭到长椭的形状演化及形状的Signature依赖性4
1.9 90Tc的负宇称带分析5
1.10 新核素185Hf的稳定扁椭集体转动5
1.11 耦合自旋模型的能谱性质6
1.12 核裂变扩散模型Kramers定态解的理论分析6
1.13 裂变碎片能量分布的真实的Langevin处理6
1.14 核裂变中的量子效应7
1.15 在TDHF相空间中的动力学响应函数的行为7
1.16 动力学响应函数和关联函数性质的研究7
1.17 相对论平均场方法研究远离B稳定线核的性质7
1.19 不同温度核形变涨落对粒子发射的影响8
1.18 在相对论Hartree理论中p介子张量耦合对Ca同位素性质的影响8
1.21 中高能质子与核碰撞反应中核子的发射9
1.20 相对论激子态跃迁速率计算9
1.22 p+56Fe碰撞反应中的碎块质量分布10
1.23 中高能重离子反应定域热化性质的研究10
1.24 1GeV/N能区重离子反应横向集体流研究11
1.25 830MeVp+Fe反应中的热化11
1.26 40Ar(44MeV/A)+27Al反应中核系统的趋向平衡状态11
1.28 几率分布、指数律与间歇现象12
1.29 高能重离子反应π介子产生12
1.27 Si+Au(14.6AGeV/c)反应的快度、横动量分布与核阻止12
1.30 温度相关的核子相对论微观光学势和平均自由程13
1.31 四级交换图对相对论微观光学势的贡献13
1.32 中能质子核散射研究新进展13
1.33 相对论有效相互作用14
1.34 相对论核多体理论重正化方法14
1.35 中能质子相对论光学势分析14
1.36 电子准弹性散射核的响应函数14
2 实验核物理15
2.1 经奇异的转移反应生成新核素199Ir15
2.3 原子核能级寿命的DSA测量16
2.2 159Re的高自旋态研究16
2.4 238U裂变样品质量的比对17
2.5 一些同位素生成截面测量18
2.6 89Zr(n,2n)88Zr反应截面研究18
2.7 长寿命放射性核活化截面测量19
2.8 快中子引起238U裂变瞬发中子能谱的实验研究19
2.9 高温转动核132Ce*的GDR测量和研究20
2.10 15O+238U裂变碎片角分布22
2.11 15O+232Th垒下全熔合裂变23
2.12 高离化原子光谱研究进展24
2.13 电子引起K-壳层电离截面的测量结果分析25
2.14 用云母核径迹探测器研究14.2MeV/N238U+238U重离子核反应26
3 核数据编评和计算26
3.1 中国评价核参数库(CENPL)的建立26
3.2 原子质量和核的基态特征常数库(CENPL-MCC/I)27
3.3 核能级密度参数子库(CENPL-LDL/I)27
3.4 巨偶极共振参数子库(CENPL-GDR/I)28
3.5 裂变位垒参数子库(CENPL-FBP/I)29
3.6 光学模型参数子库(CENPL-OMP/I)30
3.7 氧的全套中子数据评价30
3.87 Li全套中子数据评价31
3.10 239Pu全套中子数据评价32
3.92 35U全套中子数据评价32
3.12 A=61核结构和衰变数据评价的更新33
3.11 240Pu中子核数据评价33
3.13 Fe、Ni和Cr评价中子数据比对34
3.14 常用核衰变数据库及其检索管理系统34
3.16 69群CPM库的热堆基准检验35
3.16 AMPX-KENO系统改进及其在后处理厂中的应用(AMPX部分)35
3.17 核裂变位垒特性研究评述36
3.18 1keV—20MeV中子引起中重核反应的预平衡、平衡统计模型标准程序MUP-3研制37
3.19 用耦合道理论和DWBA方法计算55Fe和238U中子直接非弹截面的比较37
3.20 在5.5—35MeV能区p+241Am反应各种截面的计算37
3.23 等离子体边参粒子H+和D+的反射38
3.21 用微观光学势计算E≤40MeV能区p+89Y反应的激发函数38
3.26 3Cu的质子反应数据的理论计算及分析38
3.24 EXFOR中子实验数据编篡的软件系统ERES40
3.25 NSLINK程序系统40
4 热中子散射研究41
4.1 亚稳态化合物Nd2Fe23B3磁结构的中子衍射研究41
4.2 用简易中子小角散射谱仪测量泥岩孔径43
4.3 LiTaO3晶体铁电相变的非弹性中子散射研究43
4.4 非晶态Invar合金Fe90-xCoxZr10的声子谱研究44
4.5 熔融织构生长YBCO和GdBCO超导材料的热中子辐照研究45
4.6 X射线国际表的吸收修正公式的更正46
5 放射性计量的研究47
5.1 氡及其子体计量标准47
5.2 测定环境中钚的新方法47
5.3 液体闪烁计数器3Hβ放射性活度测量48
5.4 KrF激光气体的气相色谱分析49
5.5 锗探测器对高能量γ射线效率的绝对刻度50
5.6 兆电子伏能区γ探测器本征效率的确定51
5.7 蒸汽发生器16N辐射探测装置52
5.8 LiF(Mg、Cu、P)热释光元件特性实验52
5.10 24.5keV中子注量率的国际比对53
5.9 化学剂量计53
5.11 高水平吸收剂量比对54
6 实验技术和装置55
6.1 在RHIC上探测μ介子用的量能器/吸收体性能研究(RD10/45)55
6.2 次级放射性核束实验装置的建造57
6.3 重离子焦面探测器的在束检验与离线分析59
6.4 北京Q3D磁谱仪在大运动学效应时性能的测试61
6.5 精密散射靶室63
6.6 氘化聚乙烯靶的研制64
6.7 基衬转动法制备自支撑靶64
1.2 电子束分布对罗果夫斯基线圈灵敏度的影响66
1.1 腔内倾斜标准具法压缩KrF激光线宽66
6.8 重离子28Si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Tuffak中的射程能量关系强激光66
1 准分子激光66
1.3 KrF激光触发开关的实验研究67
1.4 用快响应压力传感器测量电子束在气体中的能量沉积67
2 自由电子激光68
2.1 自由电子激光三维数值模拟程序68
2.2 关于电子束品质及入射方式对FEL运行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电物理69
1 HI-13串列加速器69
1.1 HI-13串列加速器的运行、维修和改进69
1.2 HI-13串列加速器大厅辐射剂量分布研究70
2.1 3MeV电子直线探伤加速器71
2 新建加速器工程进展71
2.2 600kVns脉冲中子发生器研制进展72
2.3 Cyclone30回旋加速器主磁铁的安装、调整及磁场测量73
3 加速器部件的研制73
3.1 加速器用大口径薄窗密封型穿透电离室73
3.2 自由电子激光注入器同步问题的解决74
4 加速器束流动力学74
4.1 束流尾场效应对消色差系统的影响74
5.1 改进的分解法研究非线性激光系统75
5 非线性动力学75
4.2 L波段电子直线加速器中分频聚束型注入器的聚束特性研究75
5.2 分解法求解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及其一些应用实例76
核探测技术77
1 探测器77
1.1 高T?氧化物YBCO超导厚膜桥结对核辐射的响应77
1.2 JTY-LZ/751离子感烟探测器77
1.3 JTWECD/756地址编码电子差定温探测器78
2 火灾报警系统和装置78
2.1 JB-QB/8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8
2.2 CRT彩色显示系统79
2.3 J100总线制自动消防控制系统80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及其应用和应用软件81
1 应用数学81
1.1 占优本征值与边界条件81
1.2 一类无界非自伴算子对复平面的划分及复本征值的存在性的讨论81
1.3 u-数型算子的谱82
1.4 余弦算子函数的谱82
1.5 连续能的中子迁移算子的半群理论83
2 计算数学83
2.1 后处理厂钚线若干设备γ源项的Monte-Carlo模拟83
2.2 用MCNP程序计算桶装α废物测定装置最佳设计安排84
2.4 KENO-IV可视化的研究85
2.3 中高能重离子碰撞过程蒙特卡罗模拟程序的向量化、并行化85
3.1 原子能院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发展86
3.2 VAX-11/780计算机的运行、维护和改进86
3 计算机86
3.3 RSX-11M下文件头一种修复方法87
4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87
4.1 1992年入库的25个核电程序87
4.2 核工业计算机软件验收规范88
4.3 大型软件包SCALE的开发88
4.4 MARS几何系统MORSE-SGC/S程序的开发89
4.6 事故排放对水源污染评价程序LPGS的移植与开发90
4.5 长期排放安全评价程序包LISA3的移植与开发90
放射化学、放射化工及分析化学91
1 放射化学91
1.1 硝酸电解还原机理的研究91
1.2 NO2-、NO3-在HClO4水溶液中的状态的研究91
1.3 Purex流程1AF料液中钚的价态调节研究92
1.4 锆在形成萃取界面污物中的行为研究92
1.5 元素在长石、云母和角闪石表面吸附的XPS研究93
1.6 一体化快堆金属燃料循环中用电解精炼法回收和纯化铀、钚的研究94
2.2 含钚吸附剂的水泥固化研究96
2.3 水泥固化“行星”搅拌装置研究96
2 放射性废物处理96
2.1 模拟高放废物玻璃的混料设计研究96
2.4 自射线照相岩相照相在吸附研究中的应用97
2.5 中放废液蒸发浓缩预处理研究97
2.6 静电式准液膜法回收稀土分离厂萃余液中的钇97
3 分析化学98
3.1 模拟玻璃固化体中26个主、次及微量元素的X射线荧光谱法测定98
3.4 标准物质Eu2O3中Na的均匀性检验方法——火焰光度法99
3.5 氧化锆氮量分析仪99
3.3 天然水中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的测定99
3.2 D261-CPAⅢ 螯合负载树脂分离、AAS法测定高纯Y2O3中痕量非稀土杂质元素99
3.6 荧光级Eu2O3成份分析标准物质研制(定值部分)100
3.7 溶液化学平衡计算程SCOGSⅡ的改编100
3.8 肠菌蛋白模拟物和天然螯合剂丹宁与铀酰离子的溶液化学101
3.9 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核燃料后处理工艺溶液中的铀102
3.10 ZO-12智能型氧化锆氧量变换器102
4 核保障技术研究103
4.1 有源中子质询废包壳中残留铀含量的测定103
4.2 无源γ能谱法测定废包壳中残留铀方法研究104
4.3 大型低密度核废物γ扫描装置的研制106
4.5 后处理厂钚线物料滞留量监测仪108
4.4 便携式铀丰度计的研制108
4.6 燃料元件厂可燃含铀废物γ扫描装置及其刻度111
4.7 核材料无损分析流动实验室113
4.8 分段γ吸收扫描装置数据获取与处理软件系统的研制114
4.9 燃料元件厂可燃含铀废物γ扫描装置系统软件的研制117
4.10 后处理厂钚线物料滞留量监测仪软件系统PHOUPI的研制117
4.11 大亚湾核电站核材料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118
4.12 研究设施核材料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120
1.2 人参皂甙Rg1免疫原的合成和标记抗原的制备121
1.1 氚标记肌醇磷酸酯121
1 标记化合物和放免分析药盒的研制121
放射性同位素121
1.3 125I-放免分析直接测定血清中睾酮122
1.4 57Co-CoCl2溶液的Co载体含量及化学纯度测定方法的建立122
1.5 TSH单克隆抗体的研制123
1.6 rT3质控血清的配制123
1.7 T3放免分析盒中三种分离剂的比较124
1.8 牛血清白蛋白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124
1.9 T4(PEG)、T4(M)、T4(ms)三种甲状腺素放射免疫盒比较研究125
1.10 分光光度法测定d,1-HMPAO冻干病盒中微量亚锡125
2.1 心肌灌注显像剂99Tcm-MlBI的研制126
2.2 152Eu放射性活度的绝对测量126
2 放射性同位素的研制及放射性活度测量126
2.3 放射性活度测量的自动化127
2.4 液闪活度测量中淬灭校正的一个新方法128
2.5 活化分析和放射性示踪技术测量长江口北槽航道抛泥区的泥沙运动129
核技术应用130
1 中子活化分析130
1.1 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粉煤灰样品中的34个微量元素130
1.2 锂灰石及锂云母二个样品中微量元素的仪器中子活化分析131
1.3 微堆中子活化法测定茶叶中无机元素131
1.4 微堆中活化法测定硒鸡蛋中硒含量132
1.5 中子活化法测定铍中杂质元素133
1.6 微堆中子活化法测定蓝宝石中药量元素的研究134
1.7 中子活化法测定小鼠脏器中微量元素135
1.8 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黑色页岩等样品中的38个元素135
1.9 江西铀矿环境样品的仪器中子活化分析135
1.10 山东临沂地区长寿老人头发及指甲中微量元素的测定136
1.11 白内障患者及正常人眼晶体中14种微量元素的仪器中子活化分析137
1.12 中药标准物质连翘的中子活化定值分析137
1.13 商业部谷物油脂所饲料标准参考物的定值分析138
2 加速器质谱计的应用和研究139
2.1 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质谱计测定36Cl的新进展139
2.2 地下水样品的36Cl研究139
2.3 盐湖蒸发盐中36Cl测定140
2.4 用于AMS测量重离子飞行时间探测器的设计141
3 其它141
3.1 Y1-xPxBa2Cu3O7-?超导体正常态异常的正电子湮没研141
3.2 T?=125KBiSrCaCuO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142
3.3 带高纯锗探头的微分扰动角关联谱仪143
3.4 秦岭陶湾群强烈变质年代的裂变径迹法研究143
3.5 含金石英岩脉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和铀与金属富集规律的研究144
反应堆科学与技术145
1 反应堆运行145
1.1 研究性重水反应堆(HWRR)1992年运行概况145
1.2 游泳池反应堆(SPR)的运行与维修146
1.3 游泳池反应堆辐射监测147
1.4 1992年度原型微堆安全运行情况147
1.5 国内三座商用微堆安全运行148
1.6 开拓微堆国际市场148
1.7 固态零功率反应堆投入运行149
2 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149
2.1 高温高压综合实验装置管系的动态分析149
2.2 快堆燃料组件内冷却剂交混实验方案149
2.3 快堆燃料组件压降试验150
2.4 核电厂系统模拟热工水力瞬态性能研究150
2.7 子通道分析程序在实验快堆中的应用151
2.6 燃料组件内绕丝引起的周向热点因子151
2.5 快堆束棒内棒偏移对周向温度的影响151
2.8 SUPERENERGY程序的改进152
2.9 堆内钼锝靶件壁面温度测量153
2.10 多探头两相混合液位计154
2.11 绝缘纸导热系数测量155
3 反应堆物理研究155
3.1 镉比法堆内热中子通量和中能中子谱硬度测量数据处理标准化基础155
3.2 两种中子注量率表达系统及相互关系156
3.3 简化源项计算方法157
3.6 堆物理静态计算程序包PASC-1的应用与研究158
3.4 反应堆时-空动力学程序中热反馈模型的改进158
3.5 点动力学计算程序MIPK-2?158
3.7 PWRCPS——PWR临界计算程序系统159
3.8 固体径迹法-双箔法测量MNSR辐照座内的能谱参数159
4 反应堆安全分析160
4.1 秦山核电厂应急运行规程的研制160
4.2 固态零功率反应堆安全分析160
4.3 共因失效防御对策有效性估计模型161
4.4 核反应堆运行中的人因失误定性分析162
4.6 高温高压元件考验回路事故分析163
4.7 钠火安全及研究163
4.5 快中子实验堆标准体系表163
4.8 ADINA程序包在AST386机上的移植164
4.9 REFLOS程序在微机上的开发和移植164
5 反应堆燃料和材料研究165
5.1 锆-4合金的晶粒度测量165
5.2 U-10Zr合金的输运性质167
5.3 U-10Zr合金的中间相167
5.4 U-10Zr合金的热膨胀168
5.5 Zr合金的辐照生长169
5.6 U-10Zr合金的电阻率、热导率和相变169
5.7 国产Zr-4合金热物理性能测试170
5.8 用小试样测定压力容器钢的JR曲线172
5.9 应用微型圆盘弯曲试验方法测定几种快堆包壳候选材料的力学性能173
5.10 不同冶金状态下316(Ti)不锈钢的蠕变断裂的微观结构174
5.11 快堆包壳双轴蠕变断裂和爆破实验装置175
5.12 材料的防氚渗透阻挡层和氚在它们中的渗透行为研究175
5.13 Mo-Tc管状铀靶的研制176
5.14 微堆模拟元件的试制176
5.15 考验元件堆内行为预测方法研究177
5.16 快堆材料力学性能钠试验回路177
5.17 快堆材料质量迁移效应的研究进展179
5.18 钠水反应实验研究179
5.19 金属钠与雾化反应180
5.20 钠水反应噪声诊断研究181
5.21 锆水反应氢释放量测量182
5.22 测定钠中杂质的自动阻塞计的研究183
5.23 阻塞计氮气冷却系统的实验研究184
5.24 无油钠钾合金的制备186
5.25 真空蒸馏-气相色谱法测定核级金属钠中微量碳186
5.26 真空抽取法测定钠中微最氢187
5.27 PWR一回路充氢对Inconel-690合金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影响187
5.28 Inconel-690合金应力腐蚀破裂动力学研究188
5.29 PWR主管道321不锈钢在微量氯化物介质中的应力腐蚀破裂189
5.31 联氨浓度对S271钢电化学性能的影响190
5.30 Inconel-690在42%氯化镁(沸腾)溶液中的应力腐蚀190
5.32 压水堆蒸汽发生器(PWRSG)二次侧淤渣的化学清洗工艺研究192
5.33 我国首座实验快堆FCCI评估192
5.34 氧势对快堆不锈钢包壳腐蚀行为的影响193
5.35 316Ti和1.49 70型不锈钢钠中应力腐蚀性能研究195
5.36 快堆蒸汽发生器候选材料在高温钠中的腐蚀性能研究195
5.37 模拟燃料元件清洗196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197
1 电离辐射与工业毒物监测197
1.1 个人剂量监测197
1.2 本院环境监测199
1.3 工作场所辐射监测与辐射安全管理204
2 辐射防护监测技术205
2.1 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光敏效应的研究205
2.2 NH-1A型可携式中子剂量当量仪206
2.3 用SAND-Ⅱ迭代法和最小二乘法在微机上求解中子谱206
2.4 HPGe就地γ谱仪探测效率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与实验验证207
2.5 131I连续监测仪的现场运行考验208
2.6 水中59Fe的分析测定209
2.7 微量煤烟尘中210Po含量的测定209
3.1 中国实验快堆环境影响评价210
3 辐射防护与环境影响评价210
2.8 煤、煤灰、煤渣及土壤样品中210Pb的测定210
3.2 质量守恒三维风场诊断模式及其在半平原半山地区的应用212
4 辐射防护标准化213
4.1 核电厂应急响应能力的保持准则213
4.2 放射性物质运输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标准格式和内容213
附录214
1 1992年我院国际交往情况214
2 1992年我院举办的学术报告会218
3 1992年我院在中文书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和译著目录220
4 1992年我院在外文书刊上发表的文章目录234
5 1992年我院获奖项目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