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经济政策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时期经济政策概论
  • 许国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03001936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时期经济政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经济发展战略1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第一节 我们立论的基础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4

反对社会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和空想论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指导方针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方针2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2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26

第二章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2

第一节 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和内容32

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32

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35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40

第二节 历史性的成就42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42

我国现行政策的连续性是可靠的47

第三节 排除错误倾向,贯彻党的基本路线49

排除僵化的错误思想49

排除自由化的错误思想51

克服偏离党的基本路线的错误倾向的新路子56

第三章 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58

第一节 发展生产力的历史课题和双重任务58

发展生产力的历史课题58

发展生产力的双重任务63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66

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66

实现第二步的发展目标69

第三节 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发展战略72

新的发展战略及其基本要求72

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经济政策75

第二篇 全面改革经济体制79

第四章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79

第一节 改革经济体制的实践依据79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79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82

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83

经济体制模式的生命力在于改革83

第二节 改革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85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经济模式、经济机制的联系和区别85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理论86

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87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原则和基本任务88

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88

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原则91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目标模式91

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91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93

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目标模式97

第五章 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和深化改革102

第一节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10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10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内容104

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后劲109

第二节 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改革116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16

企业改革的目标118

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124

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134

第三节 加快和深化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45

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145

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52

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节体系159

改革计划体制160

改革投资体制161

改革物资体制163

改革财税体制165

改革金融体制167

经济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169

第六章 对外开放172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们长期不变的战略方针17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立足点172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175

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和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180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182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182

利用国外各种资金185

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187

大力发展国际劳务合作188

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0

第三节 对外经济工作的原则194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194

坚持统一联合对外的原则195

坚持有所引进、有所抵制的原则196

第三篇 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197

第七章 坚持长期稳定发展经济的方针197

第一节 坚持量力而行、积极奋斗、循序前进的原则197

发展经济要量力而行197

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才能长期稳定发展经济199

第二节 坚持长期稳定发展经济的方针201

必须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201

必须按照建设规模同国力相适应的客观规律办事203

必须把消费的增长建立在生产发展可能的基础上205

必须努力做到财政和信贷收支的基本平衡207

必须继续防止盲目追求过高增长速度的倾向208

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全面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209

长期稳定发展经济必须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211

第三节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开展“双增双节”运动212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开展“双增双节”运动的必要性212

开展“双增双节”运动的意义213

开展“双增双节”运动的途径214

第八章 科技兴国,教育为本218

第一节 振兴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218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18

振兴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219

调动企业改进技术的积极性,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221

第二节 尊重人才,起用一代新人22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知识、有人才223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225

起用一代新人226

第三节 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科技体制228

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228

改革教育体制,重视智力开发230

面向经济建设,改革科技体制233

第九章 提高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工作的核心237

第一节 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237

注重效益的含义237

提高经济效益的依据239

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241

第二节 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242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242

速度和效益的关系244

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245

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关系246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247

第三节 影响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的因素分析248

影响宏观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248

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内部因素分析250

第四节 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252

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252

变外延型扩大再生产为内含型扩大再生产254

变盲目决策为科学决策255

变生产型为生产经营型256

第四篇 改革和建设的根本保证259

第十章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259

第一节 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259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259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263

第二节 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66

共同富裕的目标和途径26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268

第十一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27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和政治体制改革272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272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274

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27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78

民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278

民主是精神文明的体现280

发扬理论民主,活跃理论研究282

第三节 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的民主政治28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285

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制化286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9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方针292

从总体布局看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292

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294

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改革开放296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97

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29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300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300

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301

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306

第三节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08

两个文明一齐抓308

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309

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311

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313

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作用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