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管理
  • 杨蕙馨,朱崇利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15736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经济管理(学科: 研究 地点: 西方国家) 经济管理-宏观经济(学科: 研究 地点: 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战后西方经济理论的演变1

与宏观经济管理1

§1.1 凯恩斯经济理论与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深化1

1.1—1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产生1

1.1—2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主张2

1.1—3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逐步深化3

§1.2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5

1.2—1货币主义是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挑战5

1.2—2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6

§1.3供应学派及其他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7

1.3—1供应学派的政策主张8

1.3—3西德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9

1.3—2合理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9

第二章经济体制与经济管理体制11

§2.1经济体制的本质11

2.1—1经济体制的概念11

2.1—2经济体制的本质12

2.1—3经济体制的分类14

§2.2市场经济体制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15

2.2—1宏观经济管理体制15

2.2—2宏观经济管理的微观基础与市场环境18

§2.3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与经济管理体制18

2.3—1有宏观协调的市场经济体制19

2.3—2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20

第三章市场中的政府宏观经济决策22

3.1—1政府体制与政府决策——三权分立23

§3.1政府体制与政府决策23

3.1—2美国的政府决策25

3.1—3德国的政府决策26

3.1—4日本的政府决策27

最高权力机构与实权机构29

3.2—1最高权力机构——国会29

3.2—2实权机构——内阁30

3.2—3咨询研究机构30

§3.3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比较32

3.3—1美国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33

3.3—2德国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35

3.3—3日本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36

3.3—4韩国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38

3.3—5台湾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39

3.3—6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40

第四章市场中的国有企业44

§4.1政府与国有企业44

4.1—1国有企业的定义44

4.1—2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47

4.1—3国有企业的产权管理48

4.1—4国有企业的私有化50

§4.2市场竞争中的国有企业内部运行机制53

4.2—1法国国有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53

4.2—2意大利国有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55

4.2—3新加坡国有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56

§4.3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监督58

4.3—1法国:竞争与调控相辅相成,健全国家监督系统58

4.3—2意大利:国家参与制与国家控股公司61

4.3—3韩国:绩效评估体系与奖励制度63

4.3—4瑞典和奥地利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的改革66

第五章 中央银行制度与金融政策68

§5.1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与金融政策68

5.1—1美国的金融制度69

5.1—2联邦储备系统71

5.1—3美国的联邦金融政策76

§5.2德国联邦银行与金融政策77

5.2—1德国的银行体系77

5.2—2德意志联邦银行79

5.2—3联邦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82

5.2—4德国的金融政策84

5.3—1日本的金融制度86

§5.3日本银行与金融政策86

5.3—2日本的中央银行89

5.3—3日本的金融政策及其制定91

§5.4香港的非中央银行制度93

5.4—1香港的银行业制度93

5.4—2香港的银行业监管95

第六章财政管理与财政政策98

§6.1 日本的多重财政管理与财政政策98

6.1—1中央集权基础上的分权与多重预算管理制度98

6.1—2财政投资贷款103

6.1—3日本的国债管理106

6.1—4日本的财政政策108

6.2—1德国的预算制度与“财政平衡体系”110

§6.2德国的“财政平衡体系”与财政政策110

6.2—2典型的分税制113

6.2—3德国的国债管理116

6.2—4德国的财政政策118

§6.3积极不干预的香港财政管理制度121

6.3—1香港的财政体制和预算体系121

6.3—2财政收支结构与公债管理127

6.3—3香港财政管理的实践129

6.3—4香港财政政策的特点131

第七章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保障制度132

§7.1社会保障制度的由来和发展132

7.1—1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132

7.1—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133

7.1—3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135

§7.2社会保障制度与资金的筹集136

7.2—1社会保险税的征收对象与范围136

7.2—2社会保险税的管理140

7.2—3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45

7.2—4失业保险制度147

§7.3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49

7.3—1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149

7.3—2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150

7.3—3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52

第八章市场经济中的计划157

§8.1市场与计划157

8.1—1市场与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157

8.1—2市场经济与经济计划158

8.1—3经济计划的作用160

8.2—1法国经济“计划化”产生的原因161

§8.2法国经济的“计划化”161

8.2—2法国经济“计划化”的内容与作用164

8.2—3计划的制订、执行与修正167

§8.3计划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71

8.3—1日本经济计划的背景172

8.3—2日本经济计划的种类174

8.3—3日本经济计划实施的政策手段176

8.3—4日本经济计划的特点179

§8.4英国的“计划化”及国际比较180

8.4—1英国的“计划化”180

8.4—2法日英三国计划工作的比较185

第九章市场经济中的价格管理188

§9.1市场经济中的价格管理188

9.1—1物价总水平的影响因素189

9.1—2政府对价格的宏观管理190

9.1—3对价格管理和监督的目标191

§9.2物价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193

9.2—1物价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193

9.2—2物价管理的立法197

9.2—3德国物价管理的做法198

§9.3对农产品价格的管理205

9.3—1欧共体对农产品价格的管理206

9.3—2美国的农业与农产品价格政策208

9.3—3日本的农业与农产品价格政策210

§9.4公用事业及住宅价格的管理213

9.4—1对公用事业的价格管理213

9.4—2对住宅价格的管理216

§10.1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产生220

第十章美国宏观经济管理220

10.1—1 1929年的大萧条221

10.1—2自由放任主义的破灭222

10.1—3罗斯福“新政”224

10.1—4“新政”与凯恩斯主义226

§10.2美国的财政政策227

10.2—1赤字财政政策227

10.2—2美国税收政策的演变231

10.2—3财政与美国宏观经济管理235

§10.3美国的货币政策237

10.3—1货币政策的主要实施手段237

10.3—2美国货币政策的实证分析240

10.3—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244

10.4—1“里根经济学”的兴衰247

§10.4近年来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化趋势247

10.4—2“克林顿经济学”的崛起249

10.4—3“克林顿经济学”的前景251

第十一章 日本的宏观经济管理254

——独具特色的产业政策254

§11.1 日本产业政策概述255

11.1—1理论依据255

11.1—2日本产业政策的目标257

11.1—3日本产业政策的实现条件257

11.1—4日本产业政策的制定259

§11.2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与产业政策260

11.2—1经济复兴时期的产业政策260

11.2—2高速增长时期的产业政策263

11.2—3产业调整时期的产业政策264

11.2—4结构转换时期的产业政策266

§11.3 日本的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268

11.3—1产业结构政策268

11.3—2产业组织政策275

§11.4 日本产业政策的评价280

11.4—1产业政策的比较280

11.4—2日本产业政策实施的手段282

11.4—3日本产业政策的评价283

§11.5 日本实施产业政策的经验284

11.5—1日本产业政策实施的经验284

11.5—2产业扶持政策和产业调整政策的实施经验285

11.5—3日本“入关”前后产业政策的变化及启示285

12.1—1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87

§12.1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概论287

第十二章颇具特色的德国社会市场经济287

12.1—2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289

12.1—3社会市场经济中“国家”与“市场”的关系292

12.1—4社会市场经济的经济政策目标294

§12.2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政策体系297

12.2—1竞争政策297

12.2—2稳定增长政策299

12.2—3结构政策302

12.2—4社会政策304

§12.3社会市场经济在德国的实践306

12.3—1战后的货币改革和社会市场经济的实行307

12.3—2 70年代以来对经济的“总体调节”309

12.3—3 1982—1990年经济政策的调整312

12.3—4两德统一后社会市场经济的再次试验316

第十三章战后英国的宏观经济管理321

§13.1 战后初期至70年代末各届政府对经济的管理322

13.1—1宏观经济管理概况323

13.1—2政府财政管理与财政政策325

13.1—3英国金融制度与货币政策328

13.1—4收入政策330

§13.2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331

13.2—1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333

13.2—2严格控制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333

13.2—3改革税收制度334

13.2—4私有化政策334

13.2—6增强私营企业活力335

13.2—7撒切尔夫人经济政策的成效与问题335

13.2—5改革工资制度335

§13.3梅杰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337

13.3—1梅杰政府面临的经济现状337

13.3—2梅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特点337

13.3—3梅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成效338

§13.4英国的国有化与非国有化340

13.4—1英国的国有化340

13.4—2英国的非国有化343

13.4—3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345

§13.5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348

13.5—1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348

13.5—2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351

13.5—3社会福利制度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影响352

13.5—4撒切尔政府对福利制度的调整和改革353

13.5—5梅杰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3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