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发展原理 经济理论和实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发展原理 经济理论和实证](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262421.jpg)
- (美)史蒂文斯等著;叶长生等译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3613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发展原理 经济理论和实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1
序言1
绪论1
1从世界历史角度看农业发展2
中文版序言3
2社会学习式发展是增强对技术、机构、经济和社会变量的控制3
3发展的目标3
5重要概念4
4政治制度和农业发展4
第一部分欠发达国家的农业进步和结构转变5
引言5
第一章人口、资源和农业发展6
1 人口增长6
1.1马尔萨斯模型6
1.2人口变迁模式6
1.3人口增长展望8
2.1气候、水、土壤和生物环境9
2.2耕地的可获性9
2 欠发达国家的有形农业资源9
2.3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10
2.4农业发展有形资源的作用10
3 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消长11
3.1供需框架11
3.2粮食问题11
3.3农业问题12
3.4实际价格、名义价格和收入的变化12
3.5粮食和农业总产量与人均产量12
4.2丰裕的世界谷物储备14
4 粮食价格、储备和贸易14
4.1渐降的粮食实际成本14
4.3较发达国家谷物出口的历史性增长15
5 小结和结论16
6 重要概念16
第二章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7
l 发展的内涵及衡量尺度17
1.1发展的涵义17
l.2经济增长的衡量尺度17
1.3发展的衡量尺度18
2.1人均收入与国民经济增长20
2 世界收入的增长和变化20
2.2收入的世界性集中和劳动生产率22
2.3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22
3 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和收入增长23
3.1个人储蓄的逐渐增长23
3.2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消费方式24
3.3对食品的营养需要和经济需求26
4 对食品和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26
4.1人口增长速度和食品需求27
4.2收入对食品需求的影响27
4.3食品需求的增长率28
5 欠发达国家经济的结构性转变28
5.1经济结构变化的量度29
6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0
4 提高动物生产率 (130
5.3专业化不断加强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30
5.2引起经济结构变化的原因30
7 重要概念31
6.2其他部门对农业的贡献31
6.1农业对其他部门的贡献31
引言32
第二部分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理论32
第三章传统农业的经济学33
1 传统农业的定义和假设33
2 对传统农业的实证性研究结果34
1.3有关传统农业的经济学的五个假设34
1.2研究低收入农业地区的重要性34
1.1传统农业34
2.1土地生产率、家畜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35
2.2传统农民对价格的反应37
2.3生产率和农场规模39
2.4传统农业中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39
3 传统农业的经济均衡模型40
3.1变化甚微的技术、制度、经济和文化变量40
3.2供求的均衡42
3.3传统农民对资源的有效配置42
3.4传统农业中投资收益低下45
4.2更多地使用传统农业投入46
4.1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增长模型46
4 传统农业的增长46
5 项目失败,经济理论和农业发展战略48
5.1错误理论导致发展项目的失败48
5.2发展战略应吸取的教训49
6 结语49
7 重要概念50
2.8提高政府效能 (251
1.1 引言和目的52
1 社会制度变化与农业发展52
第四章社会经济变化理论、文化变量和农业增长52
1.2货币变量不足以解释经济行为53
2 各种社会经济发展理论54
2.1渐进性现代化理论54
2.2阶级矛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57
3 文化变量与农业发展58
3.1文化体系的组成成分58
3.2制度和组织的变化59
3.3社会制度与农业发展60
3.4制度与经济行为61
3.5农业中的组织与制度63
4 结语65
5 重要概念66
1.2投资概念67
l.l经济理论对实践者的价值67
1 引言67
第五章农业发展理论67
1.3古典和现代农业生产函数69
2.1保护模式70
2 部分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理论70
2.2工业原教旨主义模式72
2.3城市工业辐射模式73
2.4扩散模式73
2.5文化变革先行模式和社区发展运动74
2.6新马克思主义模式和依赖模式75
2.7增长阶段理论77
2.8舒尔茨的高收益投入模式79
3 农业发展的诱致变革模式80
3.1诱致变革模式的四个要素80
3.2诱致技术变革的中心概念81
3.3诱致性制度改革85
3.4公共部门的诱致性变革87
3.5对诱致性变革模式的批评和结论89
4.1个人收入分配的经济和社会理论90
4 收入分配与农业发展90
4.2影响收入平等的四个经济因素91
4.3缩小收入悬殊的政府策略94
5 重要概念95
第六章土地开发与劳动力的供给96
l 引言96
2 土地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97
2.1土地开发的经济评价98
2.2现有耕地上较高的投资收益100
2.3开发新农田与技术、制度及经济变革100
2.4投资于新农田的各种方式101
2.5土地开发的标准和政策105
3 农业发展中的劳动力105
3.1家庭劳动力分配的经济分析106
3.2农业发展中的妇女劳动106
3.3劳动力供应109
3.4劳动力需求111
3.5劳动生产率、就业和工资114
3.6提高就业、生产率和平等的政策116
4 重要概念117
人力资本的投资118
引言118
第三部分农业加速变革的源泉是对技术制度和118
第七章生物和化学技术变革的经济学分析120
1 提高现有耕地的作物生产率120
1.1 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指导方针121
1.2转向生产效率更高的投入122
2 种子和肥料(绿色)革命的经济学分析123
2.1农场水平的效果分析123
2.2全国水平的效果分析123
2.3对未来的展望125
3 对其他互补性投入的需求128
4.1欠发达国家动物生产的特点130
4.2动物生产率的有限增长131
4.3提高动物生产率的战略132
6 重要概念133
5 结语133
1.1欠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134
第八章机械技术改革的经济学分析134
1 引言134
1.2对机械化进行经济学分析的等产量框架135
2 新型农用手工工具136
3.1提高畜力机械的生产率137
3 畜力机械137
3.2开辟畜力使用新领域138
4 固定式和轮式机械动力139
4.1定式和便携式动力机械139
4.2拖拉机驱动机械139
5 灌溉和排水142
5.1灌溉的重要性和潜力142
5.2大型自流灌溉和泵站设计143
6 农机管理和保养的经济问题144
7 农业机械化的政策问题145
7.1研究、开发和供应146
7.2进口控制措施、税收和补贴146
7.3就业和收入分配147
8 重要概念147
第九章制度改革的经济学分析148
1 制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作用148
1.1强制性制度的作用148
1.2外部效果149
1.3技术和制度改革149
1.4社会科学和制度改革149
2 改善农村金融市场和农业信贷149
2.1对金融服务需求的日益扩大150
2.2农村金融市场的实证研究151
2.3扩大储蓄,增加信贷154
2.4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156
3 合作机构和农业发展157
3.1 自治合作社的原则158
3.2科米拉村庄合作社的例子158
3.3合作社和发展159
4 土地使用权的变化是土地改革、集体耕种和公社160
4.1多种土地占有形式160
4.2农场面积和土地租赁形式的巨大差别162
4.3土地改革、租赁改革的农业生产率164
4.4土地改革计划的经验165
4.5关于土地占有方式变革的结论168
5 重要概念169
第十章对研究、教育、推广和交流的投资170
1.1狩猎和采集171
1.2换作171
1 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历史171
1.3村庄农业172
1.4向科学农业的过渡172
1.5较发达国家总的农业生产率增长速度快173
2 加快欠发达国家的农业研究174
2.1技术和社会经济限制因素的复杂性174
2.2农业研究的差距175
3 对农业研究供需的经济分析176
3.1对研究的需求取决于预期收益177
3.2农业研究具有很高的社会收益177
3.3对社会科学知识的需求177
3.4农产品价格弹性和对研究的需求178
3.5增加农业、制度研究和技术转让的供给179
3.6农业研究的未来展望新遗传学和其它突破183
4.1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184
4 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教育措施184
4.2对学校教育的需求185
4.3为农业发展提供学校教育186
5 农业推广、非正规教育和信息交流投资187
5.1非正规教育的需求和供应187
5.2非正规教育的投资收益188
5.3农业推广的问题和模式188
5.4信息交流服务的经济分析189
7 重要概念190
6 农业研究、教育和信息交流投资的互补和替代190
第四部分农业发展的全国性政策和规划191
引言191
第十一章传统农产品营销的改造193
1 营销问题、功能及模式193
1.1营销问题193
1.2营销的经济功能193
1.3营销模式194
2 营销和经济增长196
2.1 营销增长的原因196
2.2营销在发展中的作用198
3.1完全竞争营销模式的局限性199
3.2环境——行为——实绩模式199
3 市场体系实绩评估199
4 促进农业投入的营销200
4.1生物学投入201
4.2化学投入202
4.3机械投入203
5 帮助农产品营销205
5.1提高营销绩效206
5.2提高城市食品营销的生产率207
6 政府在提高营销绩效中的作用和政策209
6.1市场干预机构209
6.2提高营销绩效的措施210
7 小结213
8 重要概念213
第十二章比较优势的变化和农业发展中的贸易政策214
1 贸易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214
1.1比较优势理论215
1.2比较优势的变化217
2 欠发达国家的贸易经验和机会218
2.2不同产品在欠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出口中所占份额219
2.1贸易结构的变化219
2.3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221
3 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贸易的管理222
3.1进口替代222
3.4政府年收入223
4 贸易干预措施223
3.3通货膨胀的控制措施223
3.2国际收支管理措施223
4.1价格措施224
4.2非价格措施224
5 贸易干预的经济学分析225
5.1反对贸易干预的论点225
5.2支持贸易干预的论点226
6 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的其他贸易战略228
7 重要概念228
1.1 引言229
1 政府在农业发展计划中的作用229
第十三章价格政策和农业发展计划229
1.2市场和价格的经济作用230
2 政府干预的缘由和范围230
2.1个人评价、社会评价及政府职能230
2.2政府干预的范围231
3 农产品价格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32
4 农产品价格干预的方法234
4.1定价政策的目标234
4.2价格干预的手段235
5 价格干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239
6 结论240
7 重要概念241
第五部分加速农业发展242
引言242
第十四章农业发展战略244
1 加速农业的经济和社会变革245
1.1全国对发展目标的共识245
1.2改变经济、社会制度的重要性246
1.3农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中心地位246
2.1对高收益活动的投资247
1.4发展的推动者——政府247
2 加速农业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点247
2.2对应用研究的投资248
2.3对人力资本的投资248
2.4投资的互补性248
2.5反映资源成本的国内价格249
2.6最大程度地发挥有限的国际援助作用250
2.7减轻不利收入分配的影响250
3 三种农业发展战略252
3.1高收益投入战略252
3.2随着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的战略252
3.3注重总资源的地区性战略253
3.4小结254
4 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不同途径254
5 重要概念254
全面认识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255
后记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