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锡人与中国近现代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锡人与中国近现代化
  • 贺云翱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8482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现代化-研究-无锡市-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锡人与中国近现代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杨卫泽1

第一章 现代化内涵与中国近现代化历史进程1

第一节 现代化的内涵1

一、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1

二、“人”在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13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5

一、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16

二、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18

第二章 时空框架背景下的“无锡人”21

第一节 无锡发展大趋势21

一、上古时期与封建时期的无锡21

二、近代无锡的历史进程22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无锡23

第二节 “通江达海”的地理位置对无锡人的影响24

一、地理位置概述25

二、稳定的地域社会秩序与社会持续发展29

三、人多地少的矛盾与无锡早期的“市场化”特点30

四、从“四大码头”到“民族工商业发祥地”30

五、民国时期与上海的互动35

六、无锡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对无锡崛起的意义40

第三节 吴文化传统与无锡人43

一、吴文化的创立43

二、吴文化的轴心时代45

三、东林精神与“天下观”47

四、徐霞客与科学考察思潮的兴起48

五、近现代工商文化的勃兴49

六、吴文化传统的特质50

第四节 大家族制度对无锡人的影响51

一、无锡大家族制度的历史演变51

二、大家族制度对无锡人的主要影响因素53

三、无锡家族文化与人才体系的培育61

第三章 无锡人与中国经济近现代化68

第一节 经济现代化的内涵与中国经济近现代化的历程68

第二节 传统商品经济孕育下的“市场化”观念与实践70

第三节 无锡近代企业家与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71

一、薛福成的振兴工商和人才专门化思想71

二、无锡人与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75

三、无锡企业家面对19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反应91

四、抗战时期无锡人参与大后方建设95

第四节 无锡人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01

一、无锡工商业者积极参与公私合营改造102

二、无锡社队工业的诞生及发展104

第五节 无锡人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腾飞107

一、荣毅仁与改革开放的“窗口”108

二、无锡人与“苏南模式”109

第六节 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与科技创业家的摇篮123

一、无锡在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上的政策与战略124

二、新一代科技创业家的崛起127

第四章 无锡人与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33

第一节 世界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发展133

第二节 无锡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文化133

第三节 晚清时期无锡人与中国科技近代化135

一、“锡金四哲”与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135

二、中西医学的桥梁——丁福保138

三、“图书馆学之父”缪荃孙139

第四节 民国时期无锡人与中国科技近代化140

一、中国近代科学先驱141

二、科技人才在民族工商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43

三、近代无锡人文社科专家146

第五节 新中国时期无锡人与国家科技发展149

一、建国初期科技的发展与“科教兴市”的提出149

二、自然科学领域的杰出人物151

三、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物157

四、近现代无锡经济学家群体161

第六节 新时期无锡人与中国科技现代化170

一、新时期无锡的科技创新之路170

二、创新科技的领军者172

第五章 无锡人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178

第一节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中国教育近现代化的历程178

第二节 无锡教育事业发展历史进程180

一、古代无锡教育的发展流变180

二、近代无锡教育的发展182

三、新中国无锡教育发展概况185

第三节 近现代无锡人在中国教育现代化中的贡献188

一、晚清无锡教育家与对上海近代教育发展的作用188

二、近代无锡教育家与新式教育发展189

三、民国时期无锡教育家193

四、无锡人与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200

第四节 企业家群体的兴学传统224

一、“教育犹事业之母”——荣德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224

二、匡仲谋热心资助教育事业228

三、俞敏洪——新时代的企业家与教育家229

四、当代“愚公”的教育梦230

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领域内的无锡名人232

第一节 近现代中国文化艺术发展进程232

第二节 无锡文化艺术传统及其特色233

第三节 无锡人与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的发展236

一、吴观岱、胡汀鹭与“无锡画派”236

二、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人徐悲鸿239

三、无锡其他杰出书画艺术家240

第四节 无锡人与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244

一、锡绣工艺244

二、无锡惠山泥人246

三、宜兴紫砂陶工艺247

第五节 无锡人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249

一、新文学运动先驱刘半农250

二、现代文学家陶晶孙、陈源、胡山源252

三、现代文学泰斗钱钟书254

四、现代儿童文学家孙毓修255

五、现代剧作家于伶256

六、现代戏剧理论家陈瘦竹256

七、著名红学家王昆仑、冯其庸258

第六节 无锡人与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发展258

一、无锡人与民族音乐的发展259

二、锡剧泰斗265

第七节 无锡人与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268

第七章 社会现代化中的无锡人276

第一节 无锡人与社会政治的发展276

一、无锡人参政议政之传统276

二、晚清无锡重要政治家277

三、民国时期无锡重要政治家283

四、无锡乡镇工业的规划者与领路人297

五、无锡人与“新苏南模式”305

六、无锡人与“苏南模式”的再创新308

第二节 无锡人与无锡城市及地域近现代化316

一、城市化的内涵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316

二、古代无锡筑城历史318

三、近代无锡城市发展320

四、建国后五十年(1949—1999)无锡城市化发展333

五、“新型城市化”与“感知城市”战略的提出338

六、打造“五个名城”、建设“五个中心”战略的提出341

七、近现代无锡“城乡一体化”发展348

八、文化遗产保护与无锡城市化368

九、无锡城市现代化的新课题:从环境保护到生态文明建设375

第八章 走向现代化的无锡人381

一、近现代无锡百年辉煌的经验总结381

二、走向现代化的无锡人384

参考文献399

后记&贺云翱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