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村新的致富之道 兼论农村发展资金和投资效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村新的致富之道 兼论农村发展资金和投资效益
  • 孙晋,陈舒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12947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村新的致富之道 兼论农村发展资金和投资效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杨培新第一章加速发展农村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根本任务1

一、发展农村生产力具有独特的意义2

二、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现状9

三、彻底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积极14

性,使农民由穷变富14

四、农村第二步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发展新的16

生产力16

产力的加速发展21

第二章充分发挥农村资金能量,促进农村生21

一、资金在发展农村生产力中的特殊功能22

二、农村发展资金和投资结构中存在的主要29

矛盾29

三、充分挖掘农村资金潜力,促进农村经济44

持续发展44

第三章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发展新型合作59

经济,是农民共同致富的主要途径59

一、我国农村必须大力发展以新型合作制为60

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60

村改革的必由之路84

二、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是深化农84

三、积极引导农村新型的民营合股经济健康108

发展108

第四章 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建立以123

农民为主体的投资结构体系123

一、建立新的农村投资结构体系的重大意义123

二、当前建立新的农村投资结构体系的必要133

性和可行性133

三、建立新的农村投资结构体系的组合形式138

及有关问题138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民的血缘关系145

第五章充分发挥信用社在支持农民致富中的145

特殊作用145

二、在深化农村第二步改革中信用社应起的151

特殊作用151

三、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生产力发展中应制订155

总体的和分段的实施规划155

四、信用社的资金投向及信贷政策162

五、深化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信用社支农168

的特殊功能168

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76

一、农业银行的性质及其在支持农村经济发176

的支柱作用176

第六章 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发展农村经济中176

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调整农186

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和信贷结构186

三、农业银行应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农村经济192

稳步发展192

四、改革农业银行管理体制,更好地为农村经196

济改革和发展服务196

一、在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全过程中,必须加强204

党政的领导204

党政的历史使命204

第七章积极引导农民共同致富是农村各级204

二、在领导农村改革和建设中,提高对党的群209

众路线的再认识209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政建设,是领导农民发展214

生产力的重要保证214

第八章 发展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221

必须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221

一、以农业种养业为中心建设原材料生产供应222

基地,处理好生产与加工供求之间的关222

系222

理好与商业供销部门的互助互利关系224

二、以供销部门为纽带,落实产销合同制,处224

三、从开拓和搞活农村经济出发,必须签订好226

运输、供能协定,与交通能源部门建立226

稳定的供求关系226

四、树立“三兼顾”思想,处理好与财税部门229

相互依存的关系229

五、在剧烈的商品经济竞争中,新型的合作经233

济组织必须与有关科技部门建立牢固的233

合作关系233

建立正常的监督与支持关系236

六、维护国家宏观管理,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236

七、制订民营合股企业保护法,与政法部门建238

立执法与守法的关系238

八、投身社会互助网络,参加社会保险,与保240

险部门建立生存与共的关系240

九、从整体与长远利益出发,解决好企业内部242

生产与分配、消费与积累的关系242

十、加强舆论导向,与有关宣教部门建立长期245

合作关系245

后记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