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输血检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输血检验](https://www.shukui.net/cover/4/34252562.jpg)
- 邢培清,刘玉振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389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输血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保存1
第一节 血液的生理概要1
一、血细胞的代谢1
二、血液的理化性质1
第二节 标本的收集、运送和保存2
一、标本收集前应考虑的因素2
二、血液标本的采集3
三、血液的抗凝6
四、标本收集时应注意的问题7
五、血液标本保存及运输8
六、血标本收集后在存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8
第二章 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9
第一节 硫酸铜溶液比重法9
第二节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HiCN)11
第三节 联苯胺法12
第三章 酶学方法的理论14
第一节 酶活力测定的基本知识14
一、酶活性的表示法14
二、测定酶活性的类型15
第二节 影响酶活力测定的一些技术因素18
一、样品处理的影响18
二、测定条件的影响19
第三节 双底物动力学20
一、双底物动力学20
二、双底物动力学公式及其应用21
第四节 酶的催化机制26
一、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催化机制26
二、LDH(乳酸脱氢酶)的催化机制27
三、HRP(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机制27
一、ALT的底物特异性29
第四章 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测29
第一节 ALT的动力学性质29
二、ALT的最适PΗ和稳定性30
三、ALT的抑制剂30
第二节 ALT的测定方法30
一、酮体粉法30
二、赖氏比色法31
三、速率法(动力学测定法)35
第三节 正常人血清ALT参考区间的确定44
一、赖氏法ALT正常参考区间的确定44
二、速率法ALT参考区间的确定45
第四节 ALT阳性的临床意义46
第五节 供血者ALT是否有必要作为输血检验必测项目的讨论47
一、ALT有必要做的理由47
二、ALT没必要做的理由49
第六节 双波长微孔板赖氏法测ALT含量50
三、其他国家ALT是否为必测项目50
第七节 用Tecan加微板赖氏法ALT的标准品最佳参数的选择52
第八节 采用AuS.Lab软件定量微板赖氏法ALT含量54
第九节 采用BEPⅢ仪器定量微板赖氏法ALT含量55
第十节 微板ALT赖氏法和速率法的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56
第十一节 血样贮存温度对赖氏ALT测定值的影响58
第十二节 2000年度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不合格率原因分析59
第五章 ELISA检测技术61
第一节 免疫基础知识61
一、抗原的分类61
二、抗体62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65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65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67
三、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69
四、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70
第三节 ELISA测定技术71
一、酶免疫技术的分类71
二、ELISA测定的原理和类型72
第四节 ELISA试剂的制备78
一、板的包被78
二、酶结合物83
三、酶的底物88
四、洗涤液90
五、酶反应终止液90
六、阳性对照品和阴性对照品90
七、参考标准品91
八、ELISA常用试剂配制91
第五节 ELISA最适工作浓度的选择93
一、标本的采集和保存95
第六节 ELISA的操作要点95
二、试剂的准备96
三、加样96
四、保温和时间96
五、洗涤97
六、显色和比色99
七、结果判断100
第七节 ELISA的质量控制102
一、基本概念102
二、质量控制血清104
三、室内质量控制程序105
四、室间质量评价109
第八节 ELISA试剂的临床质量评价112
一、诊断试剂临床质量评价要点113
一、试剂盒的方法学设计114
二、临床考核血清盘的制备要求114
第九节 ELISA检验试剂盒的选用114
二、试剂盒的运输和贮存116
三、ELISA试剂盒的选用116
四、ELISA试剂盒的实验室内质检117
第十节 间接ELISA检测结果分析117
第十一节 ELISA诊断试剂盒出现的问题和防止方法122
一、ELISA失败常见的几个问题122
二、ELISA常见问题的防止方法124
第十二节 血站检验科常用检验试剂的pH值126
第六章 乙型肝炎的检测127
第一节 乙型肝炎127
一、生物学性状12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31
三、临床表现132
五、微生物学检查法133
四、诊断133
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各项指标动态特点和意义134
七、防治原则135
第二节 乙型肝炎诊断试剂研制进展137
一、抗-HBs诊断血清137
二、血凝试验137
三、放射免疫试验(RIA)137
四、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试剂138
五、DNA聚合酶链反应(PCR)139
六、HBsAg全血金标检测试纸条139
第三节 检测乙型肝炎时常出现的问题143
一、强阳性漏检问题143
二、乙型肝炎假阳性的问题145
一、HCV的生物学性状146
第一节 丙型肝炎146
第七章 丙型肝炎的检测146
二、HCV感染后的致病性和免疫性148
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ALT特点和意义151
四、HCV的临床表现152
五、丙型肝炎的治疗153
六、HCV疫苗的研制153
第二节 丙型肝炎诊断试剂研制进展154
一、抗-HCV的检测154
二、HCV RNA的检测157
三、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CV病毒的抗原158
第三节 丙型肝炎诊断试剂质量控制参考品的建立159
第四节 国产抗-HCV ELISA试剂盒的制备及临床评价159
一、国产第二代抗-HCV ELISA试剂盒的制备159
二、国产第三代抗-HCV ELISA试剂盒的临床评价161
一、假阳性比较高162
第五节 抗-HCV测定中存在的问题162
二、HCV基因组的变异较大163
三、阳性判断标准的不统一164
四、血清中抗-HCV出现较晚165
五、不同厂家的试剂对同一样品检验结果165
第六节 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抗-HCV调查166
第七节 OPD底物失效引起抗-HCV检测失控原因分析167
第八节 洗板次数对抗-HCV OD值的影响170
第九节 室温放置对抗-HCV测定结果的影响170
第八章 艾滋病的检测172
第一节 艾滋病的概述172
第二节 艾滋病172
一、生物学性状17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75
三、HIV临床表现178
五、防治原则180
四、诊断180
第三节 HIV诊断试剂的研制发展过程181
一、测定HIV抗体的试剂(第一代和第二代试剂)181
二、测定HIV抗原的试剂(第三代试剂)185
三、同时测定HIV抗原及抗体的试剂(第四代试剂)186
四、测定HIV联合检测试剂186
第四节 国内和国外ELISA抗-HIV检测试剂评价187
第五节 抗-HIV初筛阳性标本确认实验结果分析187
第六节 国产抗-HIV双抗原夹心法评价189
第九章 沉淀凝集反应191
第一节 絮状沉淀试验191
一、抗原稀释法(Dean-Webb法)191
二、抗体稀释法(Ramon法)192
二、直接凝集反应193
第二节 凝集反应193
一、凝集反应的特点193
三、间接凝集反应194
四、抗球蛋白参与的血凝试验196
第三节 影响凝集反应的因素196
一、影响第一阶段的因素197
二、影响第二阶段反应的因素198
第十章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验199
第一节 螺旋体概述199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199
一、生物学性状199
二、致病性200
三、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产生201
四、防治原则202
第三节 梅毒螺旋体显微镜检查203
第四节 梅毒血清学检验204
二、USR试验205
一、VDRL试验205
三、RPR或TRUST试验206
四、梅毒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试验(TP-ELTSA)207
五、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207
六、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208
七、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检测试纸法209
八、微板自动化TRUST法检测梅毒212
第五节 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评价215
第六节 梅毒血清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217
第七节 梅毒血清学常见的假阳性反应218
一、血型的概念220
三、白细胞与血小板的血型220
二、红细胞血型220
第一节 人类血型220
第十一章 血型检验220
四、血清型221
五、红细胞酶型221
六、血型研究的用途221
第二节 ABO血型221
一、ABO血型分类221
二、ABO血型抗原与血型物质222
三、ABO血型抗体223
四、ABO血型的亚型225
五、ABO血型的遗传227
六、ABO血型的分布228
七、ABO血型异常228
八、ABO血型鉴定的应用价值230
二、红细胞悬液的配制231
一、血型鉴定标本的采集231
第三节 血型鉴定231
九、血型抗原的人工改造231
三、标准血清的制备和要求232
四、标准红细胞悬液制备232
五、国内外血型研究的现状232
六、ABO血型鉴定方法233
第四节 Rh血型239
一、Rh血型的发现和分类239
二、我国部分族的Rh血型分布239
三、Rh亚型241
四、Rh缺失241
五、Rh抗体241
六、Rh血型的临床意义241
七、Rh血型的鉴定242
一、MNSs血型244
第五节 红细胞的其他血型244
二、P血型245
三、Lewis血型246
四、Kell血型248
五、Duffy血型248
六、Kidd血型248
七、Lutheran血型249
八、Diego血型249
九、Xg血型249
十、Ii血型249
第六节 交叉配血试验251
一、交叉配血试验的目的与配血方法的选择251
二、盐水配血法251
三、胶体介质配血法252
四、木瓜酶配血法252
六、低离子强度盐水(LISS)配血法253
五、抗人球蛋白配血法253
七、大量输血的配血法(平板法)254
八、急症的配血法255
九、卡式配血法255
十、ABO同型之间交叉配血不合时的处理255
第七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中常见的错误255
一、责任性错误255
二、假阴性反应256
三、假阳性反应257
第八节 血型鉴定的特殊试验260
一、抗人球蛋白试验260
二、吸收试验262
三、放散试验263
第九节 新生儿溶血病的检验264
一、新生儿溶血病及其血清学鉴定264
二、对孕(产)妇的检查264
第十节 冷凝集素试验265
第十一节 常见错血型及配血不合的原因266
第十二节 郑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调查269
第十三节 无偿献血者中B2亚型的发现及研究分析270
第十四节 B3亚型造成正反定不符结果分析271
第十五节 输血反应发生后的检查272
一、输血反应272
二、输血反应发生后的检查273
第十二章 PCR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275
第一节 血液检测模式的探讨275
第二节 PCR的基本技术278
第三节 乙型肝炎病毒的PCR检测280
第四节 丙型肝炎病毒的PCR检测282
一、HCV RNA检测方法一282
二、HCV RNA检测方法二284
一、荧光定量PCR的诞生286
第七节 荧光定量PCR286
第五节 艾滋病病毒的PCR检测286
第六节 PCR用于血型基因检测286
二、荧光定量PCR的原理287
三、荧光定量PCR的临床应用289
四、荧光定量PCR的优点比较289
五、荧光定量PCR的仪器290
六、荧光定量PCR检测HBV、HCV的操作290
第十三章 检验仪器与设备292
第一节 酶标仪292
一、Beer-Lamber定律292
二、垂直光路光度测定实验293
三、垂直光路测定优点的实验探讨294
四、目前酶标仪在国内的应用情况296
五、酶标仪的性能评价297
六、几种常见酶标仪的性能比较298
第二节 血站安全输血全自动检测系统301
一、全自动化加样系统302
二、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305
三、其他全自动化酶免分析系统309
四、酶免检测系统的选择310
第三节 洗板机及其他设备311
第四节 全自动检验系统操作细则312
第五节 仪器保养与维护312
一、洗板机保养维护312
二、Tecan加样器维护312
三、BEPⅢ酶免系统维护313
四、FAME酶免系统维护313
附录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检验科主要仪器一览表313
一、质量术语314
第十四章 质量控制314
第一节 质量控制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314
二、与质量控制相关的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315
三、质量控制的意义316
第二节 采血及其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317
一、采血的质量控制317
二、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318
第三节 全血及血液成分的质量控制319
一、全血质量控制319
二、浓缩红细胞质量控制322
三、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质量控制323
四、洗涤红细胞质量控制323
五、解冻红细胞质量控制324
六、浓缩血小板质量控制325
七、新鲜冰冻血浆质量控制326
八、冷沉淀质量控制327
九、标签328
第四节 原辅材料质量控制328
一、一次性使用塑料采血袋质量控制328
二、一次性医用注射器质量控制330
三、血液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331
第五节 仪器设备质量控制333
一、成分离心机质量控制333
二、储血设备质量控制334
三、压力蒸汽灭菌器质量控制335
四、采血混匀秤质量控制338
五、速冻冰箱质量控制338
二、采血室和成分室的工艺卫生质量检查339
三、净化台(室)质量检查339
第六节 工艺卫生质量检查339
一、采血人员手指的细菌检查339
第十五章 输血检验试剂制造及检定341
第一节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免疫球蛋白结合物制造及检定341
一、定义、组成及用途341
二、制造341
三、成品检定342
四、保存及有效期342
五、使用说明342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制造及检定343
一、定义、组成及用途343
二、制造343
三、成品检定344
四、保存及有效期344
五、使用说明344
二、制造345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制造及检定345
一、定义、组成及用途345
三、成品检定346
四、保存及有效期346
五、使用说明347
第四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制造及检定347
一、定义、组成及用途347
二、制造347
三、成品检定348
四、保存及有效期349
五、使用说明349
第五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免疫印染法诊断试剂盒制造及检定350
一、材料350
二、试剂盒制造350
五、使用说明351
四、保存与有效期351
三、成品检定351
第六节 性病实验室玻片试验用抗原制造及检定352
一、定义、组成及用途352
二、制造353
三、成品检定353
四、保存及有效期354
第七节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剂制造及检定354
一、定义、组成及用途354
二、制造354
三、成品检定355
四、保存及有效期355
五、使用说明355
二、制造356
一、定义、组成及用途356
第八节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制造及检定356
三、成品检定357
四、保存及有效期357
五、使用说明357
第九节 冻干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试剂盒制造及检定358
一、菌种358
二、抗原358
三、红细胞制备358
四、半成品检定359
五、分装和冻干359
六、成品检定359
七、保存与有效期359
八、使用说明360
一、定义、组成及用途361
二、制造361
第十节 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人血清)制造及检定361
三、成品检定362
四、保存及有效期363
五、使用说明364
第十一节 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马血清)制造及检定364
一、定义、组成与用途364
二、制造365
三、成品检定366
四、保存及有效期367
五、使用说明367
第十二节 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制造及检定368
一、定义、组成及用途368
二、制造368
三、成品检定370
五、使用说明371
四、保存及有效期371
第十六章 Tecan全自动加样系统编程373
第一节 简介说明373
第二节 设置373
一、系统要求373
二、加样设备373
三、软件安装374
第三节 位置定义374
一、定义位置375
二、板架377
第四节 定义加样程序383
一、液体参数384
二、清洗模式391
三、一次性加样针模式393
四、组394
五、步骤395
六、命令397
第五节 Method405
一、Main Windows406
二、Sample Source and Operation Mode408
三、Process Option409
四、Automatic Option410
五、POS-ID Option411
六、Database Option411
七、Export Option411
八、Wash/DITI Option412
九、Special Option412
十、Strategy Option413
十一、Barcode Option414
第六节 数据库414
一、主窗口415
二、记录排序416
三、增加记录416
四、选择记录417
五、删除记录417
六、改变状态417
第七节 Rack Files417
第八节 Pipetting420
一、开始加样421
二、Layout of the inbstrument423
三、加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424
第十七章 澳之风TM(AusFineTM)酶标管理软件简介425
第一节 系统的总体介绍425
一、主要功能和特点425
二、安装软件的相关配置425
一、系统安装426
第二节 系统使用编程426
二、使用简介427
三、系统设置427
四、浏览条功能427
五、系统维护427
六、检验员操作431
七、数据查询操作431
八、试验方法编程434
第十八章 AT Win软件的编程438
第一节 AT Win软件的安装438
一、电脑配置438
二、硬件配置438
三、安装AT Win软件439
第二节 AT Win方法的编辑443
一、容器编辑443
二、方法编辑447
第三节 日常工作456
一、启动和初始化456
二、日常工作457
附录465
附录一 进口检验仪器常见英文单词短语翻译465
一、Tecan常见英文单词短语465
二、BEPⅢ常见英文单词、短语468
三、AT/FAME系统常见英文单词、短语471
四、酶标仪常见英文单词、短语472
五、洗板机常见英文单词、短语474
六、常见检验专业术语解释475
附录一 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478
附录三 输血检验操作制度481
附录四 输血检验中的安全问题483
附录五 统计图486